◎作者 | 豆腐乳儿
◎来源| 非凡油条(ffyoutiao)已获授权
东南沿海制造业集聚
改革开放以前,全国各地经济发展是“一盘棋”布局,计划经济下政治因素是制造业布局的主导因素,尤其是冷战时期为了备战,搞三线建设,部分制造业被转移到西北、西南地区,总体来看,制造业大致均衡地分散在全国各地。
改革开放的过程,则是逐渐融入全球化的过程。在这一过程中,市场经济逐渐发展,市场因素成为影响制造业分布的重要因素。
改革开放初期,东南沿海能够最先发展起来,一大原因就是距离海外市场近,在这里投资加工工业,产品运输方便。
比如说最早开放的广东,香港轻工业转移到珠三角,形成了“前店后厂”的加工贸易模式,即由香港方面负责承接国际订单,提供原材料、机器设备、产品设计及样品,控制产品质量、开拓国际市场及产品销售及售后服务,扮演“店”的角色;而珠三角负责产品的加工、制造及装配,扮演“厂”的角色。
所以在改革开放后制造业向东南沿海集中,形成了沿海的产业集聚。
产业集聚是市场经济下,生产要素集中的结果,而且在一段时间内是自我促进的。同行业工业企业的集聚发展有利于加强企业间信息的交流与合作,共同利用基础设施,共享劳动力市场,产生正的外部溢出效应;相近工业行业内企业的积聚发展有利于产业链上下游的畅通与供应链整合,降低中间产品的运输费用和能源消耗,降低生产成本,取得规模效益,提高生产效益与利润水平。
也正因如此,产业集聚程度与地区经济发展之间具有较强的正相关性,制造产业的集聚会进一步导致各地区工业经济发展的不平衡,集聚地区的工业产值和技术创新能力将会快速增加。
这对产业集聚地区自然是好事,会让产业集聚地区不断积累人才、技术等,形成越来越完整的产业链,制造业不断发展。但与之相对的,落后地区的制造业则会不断衰退,人才流失,技术跟不上。
改革开放后,中国逐渐融入全球化体系中,特别是加入世贸组织之后,出口加工型工业在东南沿海集聚,这个趋势愈发明显。毕竟中国这几十年的高速发展是融入全球化体系的结果,制造业分布自然受到国外市场和资本的影响。
制造业东南沿海集聚的格局,在2004年达到了顶点。这一年中国工业增加值份额前五的省级行政区的工业增加值份额之和,占据总的中国工业增加值份额的一半以上。而这五个省级行政区是广东、山东、江苏、浙江、上海,都在东部沿海地区。
☉数据来源:中国工业集聚趋势及其影响因素
2005年之前,中国的工业不断向以广东、江苏、山东、上海和浙江为代表的东南沿海地区集聚。这是因为东南沿海地区生产的工业品方便对外出口,也能向中国内地销售。而中西部地区生产的工业品则没有这种便利,对外出口极不方便,因而大多数厂商更愿意将工厂建立在东南沿海地区,于是制造业就在东南沿海高度集聚了。
制造业转移
但显然制造业不可能无限集聚,不然制造业的大规模转移就不可能实现了。事实上,制造业和科技一样,最终的发展方向都是逐渐扩散,哪怕人为设置各种壁垒都无法阻挡其渗透。
2005年后,中国工业产业集聚程度下降,中国工业经济出现了扩散趋势。中国工业增加值份额前五的省级行政区的工业增加值份额之和,在2005年之后的大趋势是下行的,说明制造业正在向内地扩散。
☉数据来源:中国工业集聚趋势及其影响因素
而且,在工业增加值份额排名前五的省级行政区里,自从2007年之后,河南就取代了上海,并于2011年超过浙江排名第四。
影响最近十多年中国制造业扩散的是很多因素。比如随着基础和设施建设的不断开展,很多内地地区交通运输条件逐步改善,这就能够吸引制造业迁移,增强该区域的工业集聚程度。
而对于制造业的基层员工来说,他们向往更好的生活,所以更倾向于去往工资水平高的地区就业,促进了当地的工业发展,使工业向工资水平高的地区集聚。而在当地消费水平也不断提高的时候,他们的生活压力也在逐渐增大,促使他们离开消费水平高的地区,对当地的制造业集聚水平有负面影响。
但是这种负面影响不是很大,毕竟消费高的地方工资也高,高工资的吸引力相对更强,以至于消费水平对集聚程度的负向影响作用不太显著。
对制造业员工去向影响更大的负面因素是房价水平,一个省份房价的上涨可能会致使该省份工业集聚程度下降。房价的上涨,企业员工的生活成本也会上升,员工迫于生活压力而离开房价高的省份。
即使为了给工业降成本,吸引工业企业,地方政府还往往划出大片工业用地,工厂的地价可以压低。但是,哪怕工厂地价低了,居住用地不足仍然会提高员工居住成本,进而推高人力成本,最终还会让工厂的总成本上升。
2005年之前制造业集聚程度高的东南沿海省市,房价水平相对其他省份增长速度更快,当集聚到一定程度,集聚带来的好处不足以弥补各种成本的快速上升,制造业就会从该地区迁出,有的流向集聚程度相对较低的中西部地区,有的则流向海外。
而像广东省也在2006年之后,传统制造业行业与一些重化工行业向外转移明显,2008年金融危机加速了这一过程,2016年之后,江苏取代广东成为工业增加值份额排名第一的省级行政区。
制造业向中西部转移是经济发展带来的大趋势,而在大趋势中,河南抓住了机会,挤进了工业增加值份额排名前五的省级行政区。
河南的努力
说到河南抓住机会引进制造业,就不得不提引进富士康时郑州的动作。
引进富士康给富士康开了很多优惠条件暂且不说,郑州还把富士康产业链上的小伙伴们一并引入,这不仅方便了富士康,也有利于郑州自己打造高新技术产业链。为此,郑州给了外地迁来的配套企业大量搬迁补贴。这对于来自深圳的近百家富士康上游配套企业搬迁是十分重要的,这些企业多半是小规模经营,资金储备不足,给了补贴,它们才能顺利搬到郑州。
制造业的转移,也和本地市场有关系,越接近本地市场的地区越容易实现产业的集聚。郑州对富士康和周边企业的市场布点和销售提供支持,把部分重点产品加入到“家电下乡”的名录。这变相帮富士康打开了中低端产品市场,开拓了内销新局面,让富士康不至于过于依赖苹果,也对河南市场产生了依赖。
而富士康也有大量的出口代工,由于其代工产品产值高,很适合空运,郑州在内地远离海洋并不是劣势。富士康来了之后,郑州的出口就很大程度上依赖空运了,郑州航空港经济综合实验区建立起来。
在当时郑州引进富士康也是穷则思变。
尽管在东南沿海想要“腾笼换鸟”的地区看来,富士康已经算是落后产能血汗工厂了,但是对于郑州来说,富士康当时就是先进技术的代表。不说别的,就说员工薪酬,当年富士康郑州厂区的员工入职薪资不低于每月1800 元,月平均收入一般在2500元至3000元以上,并且周一至周五加班按1.5倍计算,周六和周日按2倍计算,法定节假日加班按3倍支付加班费用,工资每月按时发放到个人。
而当时郑州市酒店业一般员工的每月工资约为1500元-2000元左右,五险一金是没有的。以至于郑州某食品加工厂的人就说:
“富士康工人都2000多元的月工资了,我们要是低了,招人就不好招了。”
山东省内除了体制内,高端岗位确实相对较少,这应该是因为山东省内高端服务业不够发达。但不管怎么说,山东的制造业还是有声有色,工业增加值份额稳居前三,山东人就业条件比起同时人口大省的河南还是好很多的。
相比之下,河南的制造业早年并不突出,反倒是在1999-2017年间,粮食作物播种面积从903.2万公顷扩大到了1091.5万公顷,增长了188.2万公顷。1999年到2018年,河南粮食产量从4253.3万吨增长到6648.9万吨。
☉数据来源:国家统计局
河南常年的定位就是农业大省,保障粮食生产。有了这样的任务,河南还能想办法承接下来东南沿海转以来的制造业,真的很不容易了。做大郑州,基于类似的思路:河南只能在本身工业基础好、政治资源多的省会大力发展工业和服务业,尽量吸纳省内劳动力。起码他们不用离开河南去打工了——2018年河南省际净外出人口增量比2017年减少31万人。
在经济上,河南也是有回报的。今年初第四次全国经济普查结果公布,2018年全国GDP总量及各省市GDP数据进行了大修订。其中不少北方省级行政区的GDP总量下调,但是河南的GDP却没有被下调,反而上调了3.9%。这说明河南近年来经济发展质量也是不错的。
未来的制造业集聚
当然,在疫情发生之后,连今年的GDP增速都不是很重要的东西了,今年就没有提出全年经济增速具体目标。
未来要面临的挑战将会更加复杂。
疫情何时结束尚未有定论,反倒在全球范围内愈演愈烈,导致全球产业链遭到破坏,全球化遇到了危机。而美国仍然在加速中美脱钩,在经济和科技领域中国有可能面临更加严重的“逆全球化”挑战。
过去几十年中国经济发展得益于对外开放和随之而来的出口增长。如果全球化出现回潮,国内制造业分布也会受其影响。
而东南沿海的制造业也到了产业升级的时候,要向高端制造业和服务业迈进,被淘汰的较为低端的制造业是有机会流向内地的,而不是被其他国家抢走。这就需要进一步促进我国东南沿海地区工业经济向中西部地区的有序梯度转移。
在这方面,推进经济结构的战略性调整和增长方式的根本性转变是我国各地区经济发展的中心战略,东南沿海地区要为长远发展谋划,为发展高附加值产业腾出空间,积极有序的向中西部地区转移资源密集型、劳动密集型产业,促进中西部省份工业经济的集聚发展。
最后,“房住不炒”仍然很重要,对于制造业的发展来说,房价升高对产业集聚具有严重的副作用,不仅挤出实体经济的资金,还造成产业工人的流失,房地产价格泡沫化对实体经济有着很大的危害。
即便是向高端服务业迈进的一线城市,居住用地价格高,也会抬升员工生活成本。而对于第三产业来说,它们多是轻资产行业,像厂房、机械等资产它们是没有的,它们最大的资产就是员工的能力。然而在城市居住用地较少、房价乃至房租逐渐升高的情况下,有能力的员工也可能逃离某座城市去居住成本更低的地方,第三产业企业就只能付出更大的人工成本以保证招得到可以用的员工。
假如这轮股市行情真的能够发展成慢牛,让股市真正的有序发展,让人们意识到股市是比楼市更好的投资市场,并通过二级市场融资促进实体经济发展,那对于中国未来经济发展将会是一件好事。所以哪怕今天股市回调,我也觉得问题不大,还唯恐这轮行情走得太快,又重现以前急涨急跌的疯牛行情。
只不过,我还是更倾向于即使出现牛市,也很难控制它成为一轮慢牛——以前的A股牛市行情,基本都是疯狂的状态。
参考文献
张云霞. 广东制造业产业集聚程度变动趋势的实证研究[J]. 商场现代化, 2011, 000(002):138-140.
周明, 王剑武, 葛世龙. 制造业集聚程度变动趋势实证研究——以20个制造业为例[J]. 科学学与科学技术管理, 2008, 029(007):138-142.
衣保中,周贺.中国工业集聚趋势及其影响因素[J].当代经济研究,2020(4):92-99.
李世杰, 邢韵龄. 公共政策交互性与地区工业集聚——来自中国省级面板数据的证据[J]. 经济与管理评论, 2019, 035(001):P.134-147.
积极主动应对外部环境变化-中国社会科学网 http://ex.cssn.cn/gd/gd_rwhd/gd_ktsb_1651/gjrlmygttsrjzd/202006/t20200622_5146140.shtml
接下来A股市场怎么走,是很多人关心的问题。有一点我很确定,趋势一旦形成,短期内便很难改变,7月份大概率还是继续上攻。当然,本轮更多只是结构性行情,而非全面牛市,投资者在操作上还是要集中下注、做好随时抽离的准备,六个字:狠一点,快一点。
但还没有上车A股的朋友,建议不要盲目追高,可以看看其他市场的机会,适当把握。
明晚19:30,智谷邀请了艾德证券首席研究员,跟大家深度剖析,接下来的港股市场,都有哪些不可错过的投资机会。扫描下方海报二维码,预约直播,带你上车。
也可以识别下方二维码,添加小助手预约直播提醒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