俊朗的裴楷身后拥有一个怎样的家族?
《世说新语·容止》:
裴令公目王安丰:“眼烂烂如岩下电。”
译文:
中书令裴楷评论安丰侯王戎说:“他目光灼灼射人,像岩下闪电。”
01 为什么裴楷一夜之间迁徙八次才获免?
裴楷出身著名世族“河东裴氏”,年少时就有名于世,擅谈《老子》、《易经》。
最初,裴楷被钟会推荐给司马昭,任相国掾。为定科郎时,与贾充等共同制定《晋律》。
历任吏部郎、散骑常侍、侍中等职,他虽与外戚杨骏结亲,但素来轻视杨骏,在杨骏执政后,他以闲职避祸。杨骏被杀后,裴楷被牵连收押,经侍中傅祗救护得以免祸。
经太保卫瓘及汝南王司马亮推荐,受封临海侯,再迁北军中候,因畏惧楚王司马玮而不敢上任。
他担忧时局混乱,便请求外出,但还未上任,又遭遇司马玮矫诏杀卫瓘等人,裴楷单车奔往岳父王浑家,一夜之间迁徙八次才获免。
司马玮伏诛后,任中书令,加侍中,与张华、王戎等共掌机要。
裴楷晚年因病请求逊位,尚未获准,便于元康元年逝世,年五十五,谥号“元”。
袁宏在《名士传》中以裴楷等人为“中朝名士”。
02 独一无二的名门望族。
在中国两千年的封建社会里,有一个独一无二的望世家族,这就是河东裴氏家族。
河东裴氏是中国封建社会史上盛名久著的一大世家。其始祖为赢秦始祖非子之后,非子之支孙封乡,因以为氏。
周僖王时,六世孙陵封为解邑君,乃去“邑”从“衣”,以“裴”为姓。后裴氏分为三支,分居河东、燕京、西凉等地。
为什么说门阀政治中的爵位与官位几乎是相辅相成的?
一、独特的封建家教。
在《裴氏世谱》的《列传》、《列女传》中,我们看到了这样几个例子:裴炎在弘文馆就读时,“每逢休假,他生或出游,炎读书不废。”裴休“童时与兄俦、弟俅偕隐济源别墅,昼讲经,夜著书,终年不出户。”
而裴植的母亲夏侯氏管教子女,“小有罪过,必束带伏阁,经五、三日乃引见之,督以严训。”
正是由于裴氏子弟的勤奋好学与家人的严格管教,才使裴氏“将相蝉联出,公侯奕叶长。”另外,裴氏家族还通过灌输“忠君报国,光宗耀祖”的思想,给子孙以潜移默化的教育。
我们从《裴氏世谱》中绘制的“裴氏祖庙”图中可以看出,他们在祖庙的门口立有“气众山河”、“忠孚华夏”两个牌坊,在牌坊里立有世系碑、宰相碑、状元碑三块石碑。
把裴门子弟中功高德彰者的列传、优秀的诗赋文章、皇帝下的诏命、历代名人为裴氏写的赠答诗、墓志、碑文、表启等录入《裴氏世谱》,以此来教育和激励裴门后人。
二、得益于封建门阀制度。
自东汉初年,我国就逐渐形成了所谓的“衣冠望族”或“姓族”。
魏晋以后,门阀制度得以完全确立。虽然到了隋朝,建立了科举制度,但非氏族姓氏的仍难被录取。
这对于是关中郡姓的裴氏,无疑是十分有利的。就拿唐朝宰相裴耀卿来说,不难看出在我国封建社会里,门阀高低对仕途的影响是何等重要。
从纵向而言,其曾祖父裴正为隋散骑常使,祖父裴昚为隋淮南司户参军,父亲裴守真为唐宁州刺史,裴耀卿的儿子裴伯言为唐刑部尚书,孙子裴行立为唐桂州都督,其上下几代皆为官;从横向而言,裴耀卿兄弟七人,老大裴子余为冀州刺史,老二裴耀卿为左丞相,老三裴叔卿为济州司马,老四裴季卿为湖州司士参军,老五裴幼卿为洛阳尉,老六耀卿为中书令,老七春卿为太子中允,其兄弟七人均出仕,且有二人为宰相。
三、亲缘关系。
亲缘关系,特别是婚姻关系。
在我国历史上,尤其是在政治上占有举足轻重的地位。
从《裴氏世谱》中我们可以看出,在唐高祖时,宰相裴寂就把自己的女儿嫁与高祖的儿子赵王李元景为妃,他的儿子裴律师又娶高祖的女儿、太宗的妹妹临海公主为妻。
在唐王室中,中宗女宜城公主、睿宗女霍国公主、肃宗女大宁公主、代宗女永清公主、宪宗女陈留公主,特别是玄宗把自己的六个女儿,即新平公主、齐国公主、永宁公主、蔡国公主、常芬公主、兴信公主嫁入了裴门。裴氏与皇家联姻尚且如此,与其它官僚士族的联姻就更紧密了。
杜甫律诗《丽人行》,张祜七绝《虢国夫人》,张萱的名画《虢国夫人游春图》,把虢国夫人姐妹们的雍容华丽、娴雅优美、骄奢淫佚表现的淋漓尽致。
人们通常认为虢国夫人之所以能如此奢华骄横,是由于她有一个玄宗宠幸的妹妹杨玉环,还有一个做宰相的堂哥杨国忠,其实,她更有一个强大的裴氏家族作后台,因为她也是裴门的媳妇。
再看西晋时的裴頠,他最早的发迹是由于其姨夫尚书令贾充的保荐,诏命承袭了父亲的爵位,遂于太康二年出任太子中庶子,最后升到了宰相。
四、世袭制。
《礼记·礼运篇》中说,“大人世及以为礼”。意思是子孙继位,认为是当然的。
自大禹传位于启开始,世袭制便产生了。
不过,历代封建王朝的世袭大都是王位、爵位,很少有世袭官职的。
在《裴氏世谱》中,经常能见到“未冠推荫”、“以荫仕累迁”的字眼。
西晋的裴秀,袭父爵为清阳亭侯,后官至司空;唐朝的裴法师,袭爵闻喜公,后官至左金吾大将军;五代的裴羽,袭爵一品子,后官至散骑常使;清朝的裴宗锡,袭二品荫生,后官至巡抚。
由此可见,爵位与官位几乎是相辅相成的。
裴茂和他的儿子裴潜、孙子裴秀、曾孙裴頠,先后为东汉、魏、西晋的宰相;裴仁基和他的儿子裴行俭、孙子裴贞隐,先后为唐朝的礼部尚书;裴思贤和他的儿子裴遵、孙子裴果、曾孙裴孝仁,先后为南北朝时的刺史。
清朝的裴率度和其子宗锡都任过知府、按察使、布政使、巡抚、都察院御史、侍郎等职。
祖孙几代同为一官职,这也算裴氏家族一道奇特的风景吧。
03 裴氏家族经久不衰的盛况。
裴氏自周僖王时,有个叫陵的被封为解邑君,他姓氏定为“裴”姓,到《裴氏世谱》最后一次续修的清光绪六年,前后经历了2500多年。
在这上下二千多年里,裴氏代有人才出。
特别是自汉至宋,裴氏家族将相辈出,仕宦者如林,独领风骚千余年。
在汉代,裴氏出宰相3人;三国时的魏,有宰相1人;晋时,有宰相7人;北魏时,有宰相9人;北齐时,有宰相1人;唐代时,裴氏出宰相多达33人;以后,逐渐势弱,后梁时,有宰相1人;后晋时,有宰相1人;宋时,有宰相3人。
在裴氏最盛的唐朝,裴氏更是权倾朝野近三百年。除了33位宰相,他还有尚书38人,侍郎27人,大将军31人,裴氏还有18人娶了皇帝的女儿为妻。
无怪乎,柳宗元曰:
惟裴氏之卿,世服大僚,
观唐宰相世系,独先裴氏列史。
欧阳修曰:
表唐宰相世系,以裴为首,宰相至十有七人,岂不盛哉!
顾炎武也说:
观裴氏之兴,唐存亡之亦略可见矣。
阅读链接:
《一起来读世说新语》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