被锁死的战略
张孟谈可以自由出没韩、魏军营,从中透露出的一个讯息是,在战争持续的这两年间,赵无恤恐怕从来都没有放弃过联结韩、魏的企图。他不止一次派人去游说两家,而这些游说活动显然也都被韩、魏拒绝了。至于拒绝的原因,也不是因为担心被智瑶发现,恰恰是因为他们觉得赵氏混的还不够惨。
等到赵无恤失去了耐性,产生想投降的念头后,张孟谈作为赵氏中枢,不得已亲自出使韩、魏,这个举动向让韩、魏预感到:赵氏已经无法坚守了,决战时刻即将来临。
这个信号让韩、魏产生了紧迫感,如果不能抓住这个时机,等到赵氏彻底无力支撑的时候,他们的计划也就破产了。在这个紧要关头,为了避免出现最坏的结果,他们当机立断与赵氏订立盟约。这个过程对于赵氏显然也不会很顺利,韩、魏以智瑶多疑恐对自己不利为由,要挟正处于绝对劣势的赵氏,就战后问题展开谈判,向来强盛而倨傲的赵氏,不得不答应他们所提出的条件。
反过来,当智瑶得知韩魏想要造反的时候,他能做什么呢?
范氏、中行氏之乱发展到决胜阶段的时候,胜券在握的赵鞅曾杀掉了曾经是自己同盟,而又可能会威胁到自身安全的范皋夷。如果智瑶仿效赵鞅的做法,杀掉韩虎和魏驹,会发生什么呢?
想要探讨这样的一个问题,我们还需要从韩、魏两家的角度来考虑问题。韩、魏两家主君在随智瑶出征时,不会意识不到自己此行的危险性。作为家国之主亲赴险境,若是不能提前做好预案,安顿好后方以备不虞,显然是不负责任的。
在两家都有充分准备的情况下,假如智瑶一时冲动,杀掉了两家主君,不出意外的话,已经摩拳擦掌备战三年的韩魏大军,定然会在新主的带领下倾巢出动。智瑶哪怕再张狂,也不敢说自己以一敌三就一定能取得胜利。原本作为优势的人质策略,此时反而成为掣肘智瑶的力量,智瑶因为一时在战场上取得的优势,将自己锁死在一个进退两难的局面之中,这恐怕是他事先所未曾预料的。
韩、魏两家战时的举动,或者是临时产生的想法,或者是长期坚持的策略,其最终的结果都是制造了一个疲弱的胜利者,将晋国弱肉强食的动荡政局,彻底锁定在四进三的半决赛之后。
阶层固化与制度革新
摒弃这个历史事件中某一个单独的个人,单就晋国内部的局势来看,在晋国政局中曾经扮演过重要角色的卿族,或多或少都有存活到最后的希望。但相比于悼公时期才开始崛起的新兴贵族,以范氏、中行氏和智氏为代表的旧贵族,在创制革新方面的动力显然有所不足。他们更加依赖旧有秩序带给他们的利益,天然就带有强烈的保守趋向。
为了维护这些既得利益,以及保留作为贵族的优越感,他们从骨子里反对新制度和新生产力对自身优势的削弱。
但对于新兴的贵族,如赵、韩、魏来说,他们在传统的领域并没有什么突出的优势。即便是早年兴盛一时的赵氏,在晋国内部动荡的时期,经历了沉寂的二十年后,其封地人口早已被其他卿族超越。在这些有着深厚资本的巨无霸面前,他们只不过是长胖了的大夫而已。赵武万年在九原追忆随武子,韩起执政初年的忧贫,都是这种局面下的一种表征。为了能够在弱肉强食的竞争环境下得以生存,他们只能突破常规,在制度上进行大刀阔斧的改革。
早在弭兵会盟后不久,吴国公子延陵季子出访列国,在访问晋国时,对赵、韩、魏三家给予了很高的评价,认为三家必得晋国。关于这个论述,历来有说法认为这些可能不是季札的原话,而是在左传成书的战国时代,人们对其原本的说法进行了修正。
对这个判断更靠谱的还是孙武的预言,当时孙武与吴王阖闾有过一段对话,认为晋国必定为赵氏所有。
孙武的预言中,赵、韩、魏都采取了大亩制,其中又以赵氏的二百四十步为最优。而传统贵族对此或者无动于衷,如范氏和中行氏,或者只是做出小规模的调整,如智氏,他们都将大部分的财富集中在主家,造成了国富民穷的局面。从这方面来看,这三家的竞争力显然是不如新贵集团。
除此之外,赵氏在铁之战中临时起意,突破制度限制,使得地位低于士人的工商业者和庶人,乃至于农奴仆役都可以从军立功,并凭借战功得以入仕或者获得自由的身份。这些措施虽然没有完全推广开来,但在一定程度上也扩大了兵员规模,促进了军功爵制的发展,也提高了底层民众的生产积极性。这些政策在新兴贵族内部能够得到一定的应用,但在旧贵族势力范围内,由于阶层利益固化,反而存在很大的阻力。赵氏能够从政治、军事、经济等方面都有所改革,显然会是国际观察家心目中最佳的人选。
战略的主动选择
但早年的国际观察家,对于晋国局势的预测,大都是以齐国田氏为样板,认为晋国政局演变的最终局面必然是一家独有。晋国内部同样有这样的认识,如智跞制约赵氏时,其根本的担忧就是害怕赵氏独占而危及自己的生存。
智氏和韩、魏两家显然是利益共同体,智瑶联合韩、魏攻打赵氏,是有着深厚的群众基础的。但这些国际观察家,以及国内深处局内的势力,显然都忽略了晋国环境的独特性。与齐国土地平坦,有利于土地集中的地理环境不同,晋国地处多山区域,地形错综复杂,各家族封地犬牙交错,又被山川河流分割在互不联结的区块内,很容易出现割据的局面,反而是土地完全集中在某一家族手中的情况很难出现。
在这场博弈之中,不仅仅智瑶,恐怕连赵无恤都做出了错误的预判。仿效齐国的田氏,一家独大独占晋国,恐怕是智氏和赵氏共同的梦想,同时也是韩、魏两家共同的噩梦。韩、魏作为弱者,吞并另外的两个强家,夺取晋国政权的希望,对他们来说太渺茫。从务实的角度来看,让各个家族保持均势,维持割据共存的总体态势,显然是更有利的选择。任何想要打破这种均势的努力,都会受到两家的有力阻击。
在这样一个语境之下,战术上聪明睿智显然是不合时宜了,晋国再也不是仅凭拳头硬就笑道最后的时代,反而是强者向弱者的战略靠拢的时代。智瑶虽然跟韩、魏忧虑同源,但却并没有坚持与韩、魏同舟共济,反而是侵夺范氏、中行氏的土地,又在战场上对赵氏取得绝对优势,试图取代赵氏的位置。他的这种做法,无异于是在试图打破均衡局面,将赵无恤推向了韩、魏的统一战线之上。原本与智氏休戚与共的韩、魏两家,也由此变成了赵氏的同盟。
因此,晋阳之战从表面上看,是智瑶和赵无恤的对决,但若是从深层次剖析,就会发现,这其实是智氏、赵氏的独存战略,与韩、魏两家共存战略的对决。在这场战略的对决中,韩魏两家虽然处于劣势,但他们的战略却更符合各家的共同利益。处于强势的两家,谁能够放弃原有战略,主动向共存的战略靠拢,谁就能取得最后的胜利。
也就是说,在这场棋局中,存在着一个最优的策略,处在其中的个人因为受制于各种因素的约束,并没有选择策略的自由,反而是这个最优解在等待能够执行他的人。战前实力相差悬殊的四卿,在战后变成了势均力敌的三国,便是这种策略最终选择的结果。
智瑶万般全才,与商纣王一样,都是近乎完人的领袖,是一个传统意义上的英雄,但却并不适合这个新的时代。
落伍必然出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