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北京航空博物馆的“洞厅”里,停放着上百架来自多国的各种各样的飞机,其中有一架很不起眼的飞机,却让人们驻足流连,这架飞机就是送我们敬爱的周恩来总理最后一程的国产运-五型飞机。
下图:“文、革”时期的周恩来总理
公元1976年1月8日9时57分,周恩来总理逝世。按照他生前的遗愿,他的骨灰将洒在他青年时代生活和战斗过的地方。
1976年1月15日20时15分至16日0时45分,这架飞机(见下图)由胥从焕机组驾驶,执行周总理骨灰播撒任务。飞机自北京东郊通县机场起飞,经过密云水库时,将总理一部分骨灰撒在水库和万里长城上,在飞经天津上空时,将总理骨灰撒在他青年时代学习和从事革命活动的地方。最后,飞机飞到黄河边北镇上空,将总理的最后部分骨灰播撒在象征伟大中华民族的黄河沃土上。
航线:北京通县机场---塘河口---密云水库以东10公里的山头---天津---山东北镇(原滨县)---通县机场
下图:国产运-五型飞机---送周总理最后一程的飞机
运-五飞机简介:
运-五飞机是南昌飞机制造公司根据前苏联设计的安-2型飞机仿制的多用途运输机。1957年12月7日首次试飞成功,是新中国生产并装备部队的第一种运输机。最大航程1800千米,实用升限4500米,最大载重1500千克/10人。机长:12.688米,机高:5.38米,上翼展:18.176米,下翼展:14.236米,飞机总重5250千克。
下图:周总理乘坐过的伊尔-18型飞机
伊尔-18型飞机是前苏联伊留申设计局研制的渦桨式中程运输机,1957年7月首次试飞,1959年4月投入使用。机长:35.90米,机高:10.16米,翼展:37.40米,全重:61500千克。
1965年6月,周总理和陈毅副总理率领的中国代表团乘坐伊尔-18型飞机,出访非洲和参加第二次亚非会议。
下图、伊尔-18型飞机 侧面
下图、 1954年周恩来总理参加日内瓦会议,在机场与欢送人员挥手告别。
里-2飞机
里-2飞机是前苏联生产的近程活塞式运输机,由里森诺夫领导设计,参照美国生产的DC-3型飞机仿制而成,1940年6月投入使用。最大航程2500千米,实用升限5600米,可载乘客14人,机组成员5人。
机长:19.647米 机高:5.135米 翼展:21.813米 全重:11280kg
下图、这架里-2飞机是周恩来总理乘坐过的飞机
下图照片及文字
右上图:1956年11月17日,中国民航派出伊尔-14型632号、626号飞机,执行周恩来总理访问越南、柬埔寨和缅甸等三国的专机任务,这是中国民航首次担负国家领导人出访的专机任务。图为周恩来向欢送人员挥手告别。
右下图:周总理及苏联驻华代办出席在西郊机场举行的飞机交接仪式
下图:伊尔-14型飞机
1957年8月2日,苏联政府赠送给周恩来总理一架伊尔-14飞机作为专机,这是中国民航史上的第一架、也是唯一的一架不执行航班任务的专机。
伊尔-14是前苏联伊留申设计局在伊尔-12型运输机基础上改进设计的,1950年7月首次试飞,1954年投入使用。 机长:21.31米 机高:7.8米 翼展:31.7米 全重:17500kg
附件:
周恩来纪念馆,位于江苏省淮安市北门外桃花垠。自1988年3月兴建,1992年1月16日落成。邓小平题写馆名,江泽民、李鹏、李先念、杨尚昆等同志为纪念馆题词。周恩来纪念馆是为纪念中华人民共和国开国总理周恩来而建立的一座大型纪念馆,是一座展现周恩来一代伟人风采的巍巍丰碑。1998年为纪念周恩来诞辰100周年,又增建了仿北京中南海的西花厅和周恩来铜像广场。
整个馆区由两组气势恢宏的纪念性建筑群、一个纪念岛、三个人工湖和环湖四周的绿地所组成。馆区总面积35万平方米,其中70%为水面,建筑面积1.5万平方米。在纪念馆南北800米长的中轴线上依次有瞻仰台、纪念馆主馆、附馆、周恩来铜像和仿北京中南海西花厅等纪念性建筑。此外,还有岚山诗碑、海棠林、海棠路、樱花路、五龙亭、怀恩亭、西厅观鱼等景点。周恩来纪念馆馆区平面图呈等腰梯形,俯瞰全景,纪念岛和三个人工湖构成汉字忠字形。它是由中国工程院院士、东南大学教授齐康总设计。设计曾获国家设计大奖,工程质量获国家建筑最高奖——特别鲁班奖。
下图:周恩来纪念馆主馆
有关史料
周总理骨灰播散过程
1976年1月8日9时57分,敬爱的周总理和我们永别了。就在这一天,邓颖超同志向党中央提出了总理生前的请求:骨灰不要保留,要撒掉。
1976年1月12日,邓大姐对总理生前的两位警卫高振普和张树迎说:“恩来同志(周总理去世后,邓大姐就不称呼总理了)不保留骨灰的请求,毛主席、党中央已批准。你们俩跟随恩来同志工作多年,已向中央请示并得到批准,由你们2人执行撒骨灰的任务,这是你们俩为恩来同志办的最后一件事……”
总理骨灰撒放的地点,是邓大姐根据总理生前的遗愿,与中央有关领导反复商量后确定的,极具象征意义。第一个地点是长城,这是中华民族的象征,是我们民族的灵魂,周总理曾提议将长城作为我国的国徽和国歌歌词的重要组成部分,以此激励民心、凝聚民心;第二个地点是北京密云水库,这是总理多次以普通劳动者的身份与劳动人民一起劳动的地方,在这里他与人民群众结下了深情厚谊,这里也倾注着他对首都建设的心血和对首都人民的关爱;第三个地点是天津海河,这是总理参加革命的发祥地,他在这里认定了自己终生不渝的奋斗目标,他也是在这里播下了爱的种子;第四个地点是黄河入海口(原垦利县,现在的滨州),黄河是中华民族的母亲河,她为中华民族哺育了无数的仁人志士,最后又无私地融入浩瀚的大海。总理正是从这里走向世界,走向全人类。总理也要从这里走向他魂牵梦萦的台湾岛,去看看那里的台湾朋友……我们眼含着泪水,按照预定的地点将总理的骨灰撒出,那晶莹洁白的骨灰在风中飘啊、飘啊,他是多么眷恋着他的祖国、眷恋着他的人民、眷恋着他的未竟之业……
在山东滨州黄河入海口,我们撒下了最后一包骨灰。整个过程经历了近4个半小时的飞行,中间没有停留,没有惊动任何人,更没有搞什么仪式,完成了总理生前的遗愿和邓大姐的重托。
本文节选自《目击台海风云》
北京航空博物馆交通:
驾车:八达岭高速第12出口(即小汤山出口)右转向东9千米处顺沙路北侧,看到路旁标志,前行约1000米即到。
公共汽车:乘643、945路公交车直达“航空博物馆”。
请看下集:北京:航博实拍-毛泽东专机
原题:(原创) 送周总理最后一程的飞机
2011-04-29 12:16 发表
2018.12.31 阅读(1166)| 评论(5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