和老妈一直有争斗的举手,关系特别糟的举高点

冯唐是谁?

度娘说他2013年荣登第八届中国作家富豪榜,70后著名作家,医学博士,留过洋,曾就职的公司都比较牛,现在担任也比较牛的一家公司的高级董事总经理。

反正我和他不熟,资料都是抄来的,他的小说我没看过。但冯唐写的他和母亲拉锯式的战斗颇有意思。

冯唐说自己的母亲总是蒸汽腾腾的样子,每一刻都在沸腾。于是,父亲本着“佛祖在我心头坐,酒肉穿肠过“的信条,与母亲保持相对的和平相处。哥哥靠忍,一次哥哥在家吃完饭,冯唐眼看着哥哥忍的胃疼,实在受不了,吞了2片止疼片。冯唐自己呢,靠躲,能躲尽量躲,上大学不回家,尽量不在一起。后来,哥哥远走,他无处可躲。

一个家庭中,孩子与父亲的关系大致有:好、坏、一般比较平淡这几种。但母亲就不一样了,那可是说来话长,时好时坏,一言难尽,直到最后你可能完全处于上风,直到最后妈妈衰老了,你长大了,这场战斗才可能有终点。

我们每一个长大大孩子,细细想来,终是与母亲的争斗多过父亲。在成长的过程中,与父亲爱憎分明、冷淡自知,但与妈妈那是各种滋味,五味杂陈,既爱又怨,又觉得自己不孝的复杂情感。

前一段时间有这样的新闻,一名留美的北大毕业生写了一封万言信,控诉自己的父母,与父母决裂。

这位北大学子,12年不回家,6年拉黑父母,不与他们来往。在这封信里,他更多的是对自己母亲的怨愤。他说母亲具有拒绝接纳他现状的偏执,以及自身意志肆意控制他的欲望,在几乎每一件事中以不同的形式反复重演。他努力抗争过,但从来没有胜利。在万般痛苦中,他先是选择逃离,最后选择决裂。

许多人把问题归结为这位学生内心太脆弱,白眼狼,不懂养育恩。其实平常日子中的消磨,比拿刀戳你的心还疼,还难熬。

这位男生只是把自己的痛哭放大在网上,现实中还有更多的同样的故事在上演着。

黑泽明被誉为电影天皇,可谓导演界的莎士比亚。而北野武被誉为黑泽明之后日本最著名的导演,有电影新天皇之称。

北野武就与母亲抗争了一生,直到妈妈去世。他和妈妈的关系炙热又彼此灼伤。他一直不喜欢他的母亲。他用尽一生在跟母亲较量,他认为母亲亦是如此。

他问妈妈为何生他,妈妈说:没钱堕胎。

他把棒球手套埋在树下,结果想玩的时候,他挖出来却发现是一堆学习的书籍。

一次他旷课,结果刚回家,妈妈迎面就说:“Hello,how are you?”他默不作声,结果挨了一顿好打。妈妈说:“你没去上课吧?!要说‘I am fine’,混蛋!”

上了大学他后,北野武认为考上大学是凭自己的实力,毫无感谢母亲的心情,反而有点厌烦她。后来他搬出家去住,妈妈说:“想走就走,都读大学了,又不是小孩子。绝对别给我回来,从今天起,我不是你妈,你不是我儿子!” 最后,他以辍学来抗争。

后来北野武出名了,他给了母亲一笔零花钱,母亲却嘲笑他:就这么一点?不过三十万块钱,就一副了不起的样子!他发誓再也不回家。

北野武是男生,如果说男孩叛逆,女孩听话,是不是意味着母女关系会好一些?

张爱玲却嫉恨了母亲一生,在妈妈临死前想见她一面,张爱玲心里的愤恨还未消解,她拒绝去看妈妈。张爱玲与妈妈之间有什么深仇大恨,也许从《张爱玲有多高级,在母亲面前就有多悲凉》这篇文章中,能体察出她伤疼的心。伤她最深的,不是别人,不是世间的情爱和男人,而是她的妈妈。

张爱玲大半生没有走出妈妈的阴影,她怀孕了却堕胎,她说:我不要。在最好的情形下也不想要——又有钱,又有可靠的人带。没有安全感的母女关系让张爱玲拒绝成为母亲。

名人尚且如此,作为普通人我们的故事都淹没在烟火里,无人注意,只是无意间被拿出来当做茶余后的餐点了。

例如一位编辑收到一位高中生的信息:在父母(估计大多数情况是母亲眼中)眼中,我是一无是处。我一直在思考一个问题,到底是什么支撑我活了这么多年呢?又如:2018年的一则新闻。赵雷初中时父亲去世,母亲一人将其抚养长大。妈妈一手养大,一手遮天,控制了他整个人生。从新婚之夜开始,妈妈就穿着睡衣躺到他们的床上,一睡就是三年。

像赵雷这样的故事其实生活中多的是,只是没有这么严重罢了。我曾经的同学,他的家就是父亲的妈妈,自己的奶奶掌控,一直控制全家整整数十年,后来悉数传给自己的大儿媳,连孙子的婚事她都要插手。

当妈的是一个家的灵魂,尽管她可能是家庭主妇,尽管她可能出身卑微,但这丝毫不影响她在一个家庭中的巨大影响力。

尽管一提起母亲,需多人可能会深吸一口气,内心久久不能平静,也不知道该如何准确评价。但这世界上,歌颂母亲的文章多过歌颂父亲的,莫言写过,贾平凹写过,许许多多的人都写过,都写得感人至深。

当妈的也不想这样,但这不是他们说了能算的。当妈的天职就是唠叨,尽可能掌控一切。

女人爱唠叨,当妈的事多,这是天理,也是她们的本能。从母系社会传下来的基因,一直影响着人类社会。从科学角度讲,也是这样的。女人左右脑连接的线路比男人粗,左脑和右脑之间信息传导比男人快。相当于女人左右脑是高速公路连接,男人的是普通的乡道,条件差一点的可能是羊肠小道。右脑管理情绪、左脑管理语言。人右脑接受到了情绪信号,立马传给左脑,于是突突开讲。所以,男人和女人吵架,男人自己有一千个理由,可两句下来,自己一毫理都没占上。因为你情绪和语言不能同步,总是慢半拍,最后只能生闷气,憋出一句:不讲理。

弗洛姆说:母爱是爱的原型,父爱只是一种契约式、合同式的爱,算不得真正的爱。当妈的不论何时,她对孩子的爱是原生的。但当妈的都有一张利嘴,有时候语言刻薄的让你觉得自己不是亲生的。

我们这一生,与母亲吵了,生气了,和解了,再吵再和解,然而最终那个让你最牵挂的人还是妈妈,那个让你止不住流着泪说:我爱你的,还是妈妈。

不管我们曾经桀骜不驯,最终我们都是妈妈的小孩子。

冯唐后来开始尝试与母亲建立新型关系。最终他想,既然老爸都能坚持六十年,就替老爸用顺势疗法在坚持治疗老妈。

北野武终于理解了妈妈,他懂得了妈妈那一如既往的爱。北野武在《我用尽一生与母亲较量,最终满盘皆输》的文章最后写到:车窗外的灯光模糊了,这场最后的较量,我明明该有九分九的胜算,却在最终回合翻盘。满盘皆输。

张爱玲最终还是输了,她想念妈妈,她请求妈妈原谅她。母亲去世后,她经常一个人自言自语:我一定会去找妈妈赔罪的,请她为我留一条门缝!

现实生活中的赵雷最终还是没有走出母亲的掌控,他与妻子离婚了。他说:我只有这一个妈,只要有我的地方,就是能让母亲依靠的家。离婚调解员单独问赵雷:婚后,您和妻子的夫妻生活怎么办?赵雷说:新婚之夜是在宾馆里度过的,此后就基本没有了,所以一直也没有孩子。

也许赵雷与自己、与生活、与妈妈也有和解的那一天。他现在只是顺从,没有和解,他终于有一天会和自己的母亲翻脸闹翻的。因为他终有醒来的时候。

其实到最后,所有的孩子都与母亲和解了。尽管这样,但我们都要经历一场。

洪兰教授曾说过:母亲是家庭的灵魂,母亲焦虑,全家焦虑。当你教育一个男童,教育的只是一个男童。当你教育一个女童,你教育的是整个家庭和下一代。

对于是否与老妈之间有摩擦,我专门在朋友圈里进行讨论。一个朋友回复:我们穷人家的孩子总感觉到母爱温馨而伟大,不打也不骂。有的回复:我从来不与老妈较量。有的说:我是个好孩子。但这不能代替你与妈妈一直是和平相处的。也许你所谓的和平相处实际上是以孝而不顺的方式展示,外在表现为不反抗,内心却不愿意听从。

无怪乎网络上竟然有父母皆祸害的小组.。讲得过你的时候和你讲道理,讲不过你的时候和你讲伦理。

也许作为一个当妈的,自己也尽可能不要那么强势,因为相爱相杀,最终都是遍体鳞伤。所谓好了,伤疤还会在的。

你可能感兴趣的:(和老妈一直有争斗的举手,关系特别糟的举高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