炼丹那点事儿13——趣谈南、汉、藏传佛教和道教各自修什么

炼丹那点事儿12——扎针灸和内气功,各自能治什么病

上一节后头,有个名叫flower_2f2a的读者评论说:“我是习练太极拳多年,得气冲穴道,自动启动而感受各种冲关的涌动”。

今天也正好讲到《道窍谈.后天集解》“潜虚曰:循环灌注,久久纯熟。气满三田,上下交泰。所谓常使气冲关节透,自然精满谷神存也”。

陆潜虚,也就是我之前介绍过的,玄肤论的作者陆西星(转河车兼治疗不孕不育——道家东派创始人陆西星《玄肤论》解1 )。这里是李涵虚引用到他的话了。

看吧,两位道长都有个虚字儿,还有一个虚字辈儿的道长我们也比较熟悉,就是《笑傲江湖》里头的冲虚道长。

记得以前提过,中国的道教和南传佛教的教义都是走“空”的路数的。

之所以被称作南传佛教是因为,该教义最早由古印度阿育王(印度的秦始皇)派遣的传教士,从印度最南方出海,登录斯里兰卡设立国教,后来渐至流传到东南亚的越南、泰国、缅甸、老挝、柬埔寨及我国云南省傣族地区。本来也有北部教区,后来都流失掉了。

最早进入我们中国的其实也是南传佛教,只不过是从印度北方,途经西域,到达的中国北方。

但是,一种新的佛教教义在那个历史阶段突然蓬勃兴盛起来,在广大西域地区迅速接手了南传佛教的教区,所以,又沿着天山山麓,前后脚的落户到了中国。

佛教的新教徒,把自己的教义称作大乘佛法,旧教义叫做小乘佛法。大汉朝对佛教真诚的展开了怀抱,大小通吃。

现在区分两种不同教义的佛教,约定俗成的按照其教区的地理范畴命名为:南传佛教和北传佛教。

修行方法上,南传佛教主要是修“空”——和道教有相似之处,北传佛教更强调“菩萨心肠”,所以除了自称为大乘外,还自称为“菩萨乘”。

西藏的藏传佛教,也属于北传佛教,但是因为与传统的北传佛教依然很大区别,所以又细分为汉传佛教和藏传佛教。相对汉传佛教的“菩萨乘”,藏传佛教自称“金刚乘”,说是大乘佛法里面的“快班”和“天才班”。

在戒律这块儿,南传佛教最原始也最严格,汉传佛教为了行“菩萨方便”,有时候要和世俗融于一体,戒律就有些调整,而“天才班”的金刚乘调整的幅度就更大一些,因为考虑到对天才的培养是需要一套特殊方法的。

中国汉文化区域,以前把藏传佛教称作为喇嘛教,一直到民国才开始有了藏传佛教的提法。

总结下,汉传佛教认为南传佛教的只求“弃世”,而不关注“救世”,藏传佛教认为汉传佛教虽然“救世”,但是救的太慢。

但是南传佛教的“空”毕竟和道教的“虚”是不一样的。

前者认为沦落到这个世界从头到尾都是痛苦,只有用虚无的眼光看穿看透世上的花红柳绿,彻底否定它的意义,或者说它存在的意义就是让你认识到它的存在就是痛苦本身,只有看空这一切,才能脱离苦海。

后者却并没有从一开始就否认这个世界,道教的理念是要与大自然和谐共处的,因此,道教的虚更多的是体现一种淡然和潇洒,所谓“我挥一挥衣袖,不带走一片云彩”,云彩虽然好漂亮,“但我不能放歌”,我认为本来这个世界就是这样的一种存在,“你漂亮,我潇洒”,我们和谐共存。

“常使气冲关节透,自然精满谷神存也”。字面理解就可以了,没什么好解释的,flower_2f2a这位读者的评论也很到位的描述了。

唯一一个需要解释的词,是“谷神”,出自《道德经》“谷神不死,是谓玄牝。玄牝之门,是谓天地根”。目前这个词的含义还没有被破解,有各种猜测,用在修行上,我觉得倒不如干脆去掉“”字,就好理解了:“常使气冲关节透,自然精满神存也”。炼丹那点事儿14——后天修炼的若干重点和通道 

你可能感兴趣的:(炼丹那点事儿13——趣谈南、汉、藏传佛教和道教各自修什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