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影响力》读书摘抄
《影响力》这本书作者罗伯特.B.西奥迪尼,美国著名社会心理学家,被称为“影响力教父”。这本书通俗易懂,我用了两天半时间浏览了一遍,对照自己在日常生活、工作中的很多事情,细细想真是这样被有形或无形影响的。这本书以后要放在身边,经常看一看,并对照自己的工作、生活做好影响工作的事,避免被别有用心的套路影响了正常的判断。对六个最基本影响他人的原理关键语句摘抄如下:
一、 互惠原理。靠互惠原理,让人有亏欠感,心理上有债务包袱。
1.送人礼品,哪怕别人不喜欢,暗中却把礼物天然具备的亏欠感给释放了出来。
2.一个人靠着硬塞给我们的一些好处,就能触发我们的亏欠感。
3.
互惠原理可触发不对等交换。
4.心理负担说不定比物质损失更难以忍受。仅是为了卸下心理上的债务包袱,就乐意报答恩惠。
5.互惠式让步,妥协,率先让步当作高度有些的顺从技巧,叫做“拒绝--后撤”术,也叫留面子。最初的请求要是极端到了不合情理的地步,便会产生事与愿违的结果,首先会让人认为缺乏诚意。真正的谈判高手会把最初的立场稍作夸张,够他讨价还价,来上一连串的小小让步。先提大要求后提小要求,除了互惠原理发挥作用,还有知觉对比原理。
互惠原理和知觉对比原理在一起,能发出惊人的效果,比如尼克松的“水门事件”。
“拒绝--后撤”的缺点:让人产生怨恨,表现形式:其一,受害者可能会否认达成的口头协议;其二,对请求者产生怀疑,并决定永远不在给此人打交道。
“拒绝--后撤”的作用:(1)在谈判中让人产生责任感,他们对谈判最终结果感到负有更高的责任,同时契约的条款感到负有责任,会更乐意遵守。(2)满意感:对特定安排感到满意的人,更乐意答应类似安排。
二、承诺和一致。人人都有言行一致的愿望,一旦做出艰难的选择,我们大多数人坚信自己做的没错。其中,承诺是关键。商人做小生意都不是贪图利润,而是建立承诺。比如,在接受琐碎请求时,一旦答应,它有可能影响我们的认知,提高我们对更大的类似请求的顺从度。你可以利用小小的承诺操纵一个人的自我形象。
1.奇妙的行为。行为是确定一个人自身信仰、价值观和态度的主要信息源。其中,书面承诺能令其他人信服:写这份东西的人,真心相信自己写下来的事情。人有一种天然的倾向,总认为声明反映了当事人的真实态度。周围的人认为我们什么样,对我们的自我认知起着十分重要的决定作用。比如,仅仅知道有人觉得自己乐善好施,就让人做出了与其一致的行为。内心一致的压力要把我们自我形象调整得与行为一致,像书名声明等(即使是迫不得已写的)。
2.其他顺从专家也深知书面声明的承诺力量。比如安利公司拟定个人目标,而且亲手写出来,建立起对这些目标的承诺感。
定下目标,把它写出来。不管你的目标是什么,关键是你定了这个目标,这样你就有了努力的方向。把东西写下来,有种神奇的力量。
3.个人承诺是预防客户撕毁合同的一种重要心理机制。在书面文字的神奇推动下,他们真的相信了自己写下来的东西。
4.众目睽睽。公开承诺往往具有持久的效力。出于观感上的原因,一个立场越是公开,人就越不愿意对其做出改变。公开承诺把把他们变成了顽固不化的人。比如减肥,公开目标效果更好。额外的努力,书面承诺比口头承诺需要付出更多的努力,为一个承诺付出的努力越多,它对承诺者的影响也就越大。
5.费劲周折才得来的某样东西的人,比轻松得到的人,对这件东西往往更为珍视。像部落,内部最为团结的部落,都有最严格、最戏剧化的成年仪式。
三、社会认同。
我们对社会认同反应方式完全是无意识的、条件反射式的,这样一来,伪造的证据也能愚弄我们。比如托儿就是这样。像个别宗教,把群体的社会认同进行自我宽慰,把幻想当成事实。像冷漠不救助,可能是多元无知(在陌生人里最为突出),或者他们不确定。甚微受害者,你要消除他们的不确定,告诉怎样救助,谁该提供救助。
我们会根据他人的行为来判断自己怎么做才合适,尤其是在我们觉得这些人跟自己相似的时候,不仅成人人,儿童也一样。
不确定性是社会认同原理的左膀右臂。
四、喜好。喜欢的理由:外表魅力,相似性,恭维,接触与合作(熟悉会影响人的喜好,包括选政客,潜意识影响),条件反射和关联(人很容易觉得事物之间只存在单一联系,类似波斯信使,汽车模特,把产品跟名人联系在一起。体育运动和粉丝之间的关系是非常个人化的,把自己投入了进去。我们以个人成就为傲的时候,我们不会沾别人的光,只有威望低时,才会这样。)
五、权威。很多时候,正统的权威说了话,其他本来应该考虑的事情就变得不相关了。权威的象征符号,头衔(比当事人的本质更能影响他人的行为,让有头衔的人在旁人眼里显得更高大。);衣着(像剪裁得体的西装);身份标志(名车等,珠宝装饰等)。如何拒绝:权威的资格,以及这些资格是否跟眼前的主题相关。
像食堂点菜,开始互惠原理建立权威,相结合,增加消费额度。还有对比原理、首要利益原理。
六、稀缺。对失去某种东西的恐惧似乎比对获得同一物品的渴望,更能激发人们的行动力。商业中,管理着对潜在损失比对潜在收益看的更重。
1.和数量有限对应的是“最后期限”战术。2.保住既得利益的愿望,是心理逆反理论的核心。
3.青少年对义务想的比较少,更关注权利。家长企图强压,就会阳奉阴违或公然对抗。要疏导。
4.人们认为受禁的消息更有价值。独家信息最能服人
5.最佳条件:新近变得短缺的东西更宝贵。这也是造成国家动荡的原因之一。管教前后不一的父母,最容易教出反叛心强的孩子。追求有限资源是竞争的重要性,有人竞争时最想要,参与竞争稀缺资源的感觉,有着强大的刺激性;渴望拥有一件众人争抢的东西,几乎是本能的身体反应。
6.如何拒绝:高涨情绪时要提醒自己。我们要问,我们是要占有它,还是它的实用价值:想看它,摸它,听她,喝它,开它等。
七、顺从。在信息量更大的时候,为了追求效率,人们更多想要简单、快捷的反应,有时候更要思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