记得小学读过一篇小猴子下山的文章,大意是:一只小猴子下山想给猴妈妈找点吃的,它来到半山腰看到一片桃子林,于是非常兴奋地摘好几个大红大红的蜜桃,走一半路程后又看到一片玉米地,于是就丢掉手上的桃子去拌玉米棒,看到西瓜后又丢掉玉米,后来又看到一块西瓜地,丢掉手上的玉米,当它准备去偷西瓜的时候,被瓜农看见了,吓得一溜烟跑回山上去了,那时候天也渐渐变黑,小猴子累了半天结果还是空手而归。
10天前,大脑发热购买了4本书,由于工作很忙一直都没有时间翻看。一次偶然的机会,我突然想起那些书籍,可惜已经是距离买书第四天了,于是我就反复问自己当初为什么要购买这本书。
在苦思冥想中才知道,我购买每一本书的目的。这本书是为了学习如何阅读的,那本书是为了提高自己思考能力的等等。知道目的后无论如何也得抽时间阅读了吧。可是事情并没有想象那么简单。
从第五天开始,我拿第一本书看,不知不觉忘记了最初的目的,随着思维的不断发散,头脑开始有了各种各样的目的,比如看到序言的时候,我就想研究一下作者写这本书的目的,然后通过这个目的我想我应该可以获得什么样的启示。于是这样我就磨磨唧唧又耽搁了2天。
想有大块时间研究作者的意图,没那么简单,因为作者是美国人,又是二战时期写这本书的,我还想着把那个时期的美国历史背景搞清楚,看看到底是什么原因让作者有这样的意图。于是越想越偏离了主目标——作者是什么原因才导致他写这本书的。结果到现在却又想开始了解一下美国二战社会背景。了解社会背景还得想了解作者前后两次修改本书的背景,因为第一版在1940年写的,目前这本是在1972年写的。这前后30年美国又到底发生什么事情了?
我第一个目标还没有完成,后面就发生了一系列连锁反应,最后都忘记不知道该干什么了。打住,不能再想着要去研究作者写作目的了,照这样下去,作者的意图没有搞清楚,美国的历史都摸透了。
于是我就继续往前看,看到目录的时候,我又开始想研究一下这本书的目录,看看这本书的思维结构到底是什么样的,看我是否能通过目录来建立构建思维框架?想彻底了解本书的目录得知道作者写作大纲吧,故得上网查查相关资料。
十多天过去了,这本书还没有开始翻开第一章。看一本书的目标在后面的思考中反反复复变来变去,一会儿想获得这个信息于是就换主题目标,一会儿有这个想法于是又把前面的想法抛掷脑后开始研究这个信息,到最后居然什么事情都没有完成。
为什么小猴子下山忙活一天结果还是空着肚子回家呢?为什么几本书我折腾了十来天结果还是没有开始看好一本书呢?
小猴子之所以空手而归在于它太过于贪心,想什么都要得到,可是它就那么大的能力,没办法在有限的时间内将看到的所有好吃的东西都搬回家去。
我之所以空手而归,在于专注力太差了总喜欢心猿意马,忘记最初的目标——看完那本书,而不是想着如何研究目录或者美国历史的。如果我想研究目录的话,可以去买一本专门讲解目录的书本啊或者购买一本二战中的美国历史啊。可是
我想现实生活中很多人也有同样的经历。大家刚开始的初衷是为了达到这个目标的,结果看到有一个更好的东西,于是忘记当初的想法开始追赶临时决定的目标。当初下定的目标变得很不值钱了。在这种看似有目标其实没有目标的浮躁心态下,把自己累得筋疲力尽结果还是什么都没有得到。
那么如何突破这种恶性循环呢?
当我及时发现这个毛病后,我仔细反思自己的行为,于是把自己的思路重新整理了一下。最后决定还是回归当初购买本书的目的,后面不管有什么想法,先记下了。等把这个目标完成以后再回过头来解决第二个目标,如此反复下去,一本书通过不同的侧重点就可以来回看好几遍了。
当我们在看书的过程中,不断冒出的想法或者新的目标时记下了等确实没有想法后,等把书中所记载的所有目标都实现后,这本书的价值就远远超过刚开始购买时要达到的价值目标了,同样也会超乎作者想要达到的效果。
这样下去,看一本书相当于看了好几本书,而且印象特别深刻。别人看一本书看一遍也只能实现一个目标,看十几遍同样还是那个目标,而我们看一本书有不同从侧重点就会获得不同的效果。
当把这本书彻底看完后,我们原先的目标已经实现了,还获得额外的“收入”何乐而不为呢?这样不仅解决了恶性循环的毛病还建立良性循环,这种态度不仅可以用在读书上,用在工作上同样会有不一样的效果。
如果我们一上来就好几个目标,齐头并进,这样的话不仅实现不了原先目标还会变得焦头烂额。
最后一点就是,要么我们不树立目标仅仅是为了娱乐,那另当别论。要么确定好目标后不要轻易被途中的“野花野草”乱了方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