也许真的只有身在农村,才能更加真切的知道“经济基础决定上层建筑”这句话的内涵吧。
【一】
自我记事起,家里的生活就不算富裕,很少吃的到肉和水果,回想起幼时记忆,最清晰的居然是爸爸第一次带回来荔枝的场景。
从小我不哭不闹,妈妈说我还在肚子里的时候就特别乖,她干活的时候,休息的时候,我都在她的肚子里乖乖不动。出生以后,也不苦恼,自己玩自己的,累了睡,饿了吃。六个月的时候学会了坐,妈妈在我四周放着枕头,把我自己放里面就去干活了,我自己玩着玩着就睡着了,妈妈和我说,我小时候真乖,都不用她多操心。
有了妹妹以后,好像就开始不一样了,因为我是姐姐,生来有一种关怀幼小的思想,于是晚上睡觉妹妹挨着妈妈,上学我牵着妹妹的手把家门钥匙挂在脖子上,放学妈妈接走妹妹我自己回家,有什么好吃的我不争抢都让给妹妹,有什么委屈自己憋着怕给爸妈添乱,好久好久都这个样子,所以我现在都不怎么会表达,受了委屈也不会说出来,所以我越懂事,心里抗压能力越强。
也许这都不是什么坏事,我因为这些更懂得关怀别人,更懂得隐忍,更懂得克制,尽管少了一些天真烂漫,也少了一些自由的勇气。
【二】
记忆中的我小时候很少犯错,但还是有一次,惹爸爸生气,爸爸拎着棍子满院子追我,我躲在爷爷的身后不敢出来,至于为了什么已经不知道了,但那种恐惧感却留在了心里。
我上幼儿园的时候妹妹还小,妈妈每天骑着自行车,把我送到幼儿园再戴着妹妹回家,有一次把我放在教室门口,妈妈和我说就在幼儿园等我放学,会和妹妹在幼儿园里玩,我一转身,妈妈骑着车戴着妹妹离开的背影,和我扳着门框痛哭、老师抱我进教室的画面总是挥之不去。
我上小学的时候,妹妹上幼儿园,每次放学我都要拐到幼儿园里拉着妹妹一起回家。有一次我到幼儿园门口,老师说妹妹已经被妈妈接走了。我自己走到家门口,大门紧闭,那把冰冷的大锁突然刺痛了我心里不知道哪个地方,坐在门口哇哇大哭起来,妈妈回来还笑话我,可她不知道,这件事情我至今都忘不掉。
我和妹妹都上高中的时候,我经常回家,妹妹两周一次,妈妈总是喜欢在我回家以后,和我唠叨妹妹,妹妹为什么不回家,妹妹吃的好不好,妹妹的生活费是不是不够,妹妹学习辛苦回来得好好补补……虽然心里不舒服,但因为我是姐姐,我不能和妹妹吃醋。
【三】
我十二岁的时候,弟弟出生了。
对于这个新生命的到来,我似乎没什么感觉,既不喜悦,也不难过。只是记得,他出生的那天,我上吐下泻,但是所有人都去了医院,我自己一个人虚脱的躺在家里的床上,脑袋放空。
弟弟刚学会走路的时候,摸着墙在屋子里绕圈,他的小脏手在墙上留了一圈印记。妈妈会看着弟弟的可爱模样笑起来。
可随之而来的,便是生活的压力和思想上的重担。我们为了生活斤斤计较,为了减少爸妈的负担过早的成熟,不敢过多的要求,只能默默懂事起来。
每次回到家,边写作业还边要帮忙,跑里跑外,作业写成几重奏。放假在家,便要早起做饭,收拾家里打扫卫生,忙着一日三餐,我甚至清楚记得我第一次做饭的场景。渐渐长大以后,走到外面去,接触了更多不一样的新文化新思想,可真的鼓足勇气想要迈出这一步,又被经济束缚住了手脚,因为这些成长经历,自己眼界浅,知识杂,甚至缺少了勇气一搏。种种困难比起来,自己真的差好多。
最近有一篇关于贫穷的文章走红,我也看过。也许我不像她那般豁达,将一切苦难视作进阶,我只知道,因为贫穷,我失去了很多,不是物质上的,而是精神的匮乏。
我接触过城市里的同学,接触过经济富足的同学,我羡慕他们,不是因为他们多有钱,而是因为他们有条件去选择自己喜欢的东西,他们有勇气做出自己喜欢的选择,甚至他们有权利和机会去自己规划人生和未来。
我不敢,这20年来的生活和习惯,将我牢牢的拴住,每挣脱一次便更入骨几分。
可我也愿意相信,我自己可以改变这一切,一点一点的改变自己,一点一滴的蜕变。
我不爱钱,可我爱更好的生活,更宽阔的视野,更多元自主的选择,我不爱钱,可我爱父母生活的安逸,家人顺遂的人生,更爱自己付出与帮助的责任感。
我不爱钱,我更爱钱。不爱的是凭空而来不劳而获,爱的是咬紧牙关拼命奋斗。
至少,会不一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