某个不负责任的公众号征稿

朱棣后来对建文旧臣家眷做出的事

皇权的博弈

作为明十三陵中的长陵,可谓是十分气派,它是千古一帝——朱棣的陵墓,公元1409年,在北京考察时朱棣选择万寿山作为自己的陵墓,之后的十二位皇帝都葬于此,只有景泰帝被草草葬在别处,建文帝——朱棣的夺权对象,更是可怜,甚至杳无音讯,尸骨无存,更别提皇家气派的祭祖仪式了,如果从开国皇帝,朱元璋的角度来看,无论如何,朱棣都入不了皇陵。而朱棣深知自己名不正言不顺,销毁生母的信息,认皇后做母亲不在话下,为了维护自己的统治,对亲侄儿痛下杀手,建文旧臣不能幸免,甚至他们的妻儿,都难逃毒手。

建文帝智囊团:齐泰,黄子澄,铁铉,景清,方孝孺等等,这些人忠肝义胆,无奈回来没有好下场。他们的妻女更是下场凄惨。

铁铉的妻女被发配教坊司,长女曾赋诗一首:“教坊落籍洗铅华,一片春心对落花。旧曲听来空有恨,故园归去却无家。云鬟半开临青镜,雨泪频弹湿绛纱。安得江洲司马在,樽前重为赋琵琶。”以表明自己家破人亡的忧苦心境,次女亦云:“春来雨露深如海,假得刘郎胜阮郎。”相传朱棣看到这两首诗后,动了恻隐之心,将其赦免发放回家。而鲁迅先生考证此为伪作,是明人范昌期之诗移花接木。正是封建社会臣子歌功颂德的有力见证。

明时教坊司规定,罪人的妻女并非静候嫖客,而是要转营,在每座兵营都待几天,遭受更大的侮辱,朱棣多次批语:“着锦衣卫抬去上元县门外,着狗吃了,钦此。”抑或有罪臣的妻女生下女儿儿子,亦批复:“依由它,小的长到大,便是摇钱陶树儿。”使他们世世代代不得自由。

在这样的治下,在这样的地狱,一首诗就能够超生的么?

8、15

书到用时方恨少,写的还是很一般。

你可能感兴趣的:(某个不负责任的公众号征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