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融科技的“负能量”

金融科技的“负能量”_第1张图片
图片发自App

科技改变不了金融的本质,它只是个工具而已,不能以科技之名掩盖本质。任何美好的事物,用之过度,必然走向极端走向极端,金融科技同样如此。
文/杰作家

前期写了很多关于金融科技的文章,如《金融科技“赋能”的观念变革》等,主要聚焦于其带来的新变化,而且是以正向的、好的方面为主。

但其实大家都知道,科学技术是把双刃剑。

从整个人类发展史看,每一次科技进步,都会推动历史前进一大步,生产力得到大幅提升,比如农耕时代的犁,工业时代的蒸汽机、电,信息化时代的电脑,直到最近的互联网、人工智能等。

“物极必反”,科技也是如此,在发挥进步功能的同时,在某些人手里也经常表现出负面性,有时会造成严重后果。特别是20世纪科技大发展,产生了许多威胁人类生存与尊严的重大问题,如所熟知的原子核技术、基因技术等。

金融科技同样存在这样的问题,而且更加严重,因为人工智能、大数据等技术正逐步代替人的独有的思考能力,挑战人的伦理。当然,机器最终替代人类可能还很遥远,还是回到现实,说说对金融业的影响。

从技术角度看,金融科技的“无界化”特征,让金融机构面临较高的技术风险。

金融业是一个高风险行业。随着互联网金融业务的发展,金融机构原有的稳固的内部网络,不得不打通与互联网等外部网络的接口,线上、线下、无线、远程、设备之间相互访问、交互行为日益增多,业务关系变得极其复杂。

所以金融科技并未改变金融的风险属性,相反,相伴生的技术、数据、信息等风险更为突出。首先是技术风险本来就有“看不见、摸不着、易漫延、难控制”等特征,线上业务一旦出现风险,空间范围和受众数量相比传统金融要翻好几个量级,社会影响非常严重。其次,互联网金融客户多为长尾客户,风险识别能力不高,损失承受能力有限,风险的防范和化解难度也更大。

在这种情况下,金融机构既要保证内部网络安全,又要高效地服务外部客户,就需要重新重视一些新的安全领域,并采取创新的举措,比如交易主体身份识别、交易过程商业机密、电子通信安全等 。

以前因为金融机构内部网络与外部网络实行物理隔离,风险压力并不那么明显。现在随着系统、网络日益融合,只有采用更有效的安全架构、综合应用各类安全技术手段,特别是部署专业化的网络安全防护工具,对非授权访问进行实时监测和阻断,才能有效预防技术风险。

这对传统金融机构是个新挑战,必须从信息安全、运行安全两个方面发力,积极转变观念,只靠防是不行的,必须抛弃传统的防控思维,全面向主动管理模式转变,在不断与风险的对抗中提升能力、确保安全。

“没有网络安全就没有国家安全,没有信息化就没有现代化”。国家层面非常重视网络安全,将网络空间安全纳入国家安全战略,并颁布了《网络安全法》,对信息安全管理统筹规划、信息系统安全可控力度、信息系统稳定运行能力、业务连续性管理水平等方面均提出了新要求,信息安全和技术风险管理面临新任务,监管也将更加严苛。目前,《网络安全等级保护办法》已重新修订,这是一个信号。

从业务角度看,金融科技的“虚拟”特征,让金融机构与客户之间的“距离”既近、又远。

金融业是一个服务行业。在Bank 1.0时代,银行完全依赖物理网点,与客户面对面交流,并办理业务作。进入Bank 2.0时代,在互联网浪潮推动下,商业银行推出网上银行,客户开始在线办理查询、转账等基础类银行业务,自助办理业务设备增多,但大多还是在网点办理。到了Bank 3.0时代,移动金融快速发展,银行终于脱离了物理网点的束缚,为客户提供“无处不在”的金融服务,目前国内主流银行都处于这个阶段。

但时代发展的脚步从未停滞,现今商业银行叩响了全面数字化革新的Bank 4.0时代,推动渠道变革、改变客户与银行交互方式,网点也从传统办理业务向营销的职能转变,从粗放式、关系式的营销向精准化、数字化营销转变,这都是金融科技惹的祸。

从整个金融服务发展历程看,每次技术的进步,都使金融机构与客户的接触机会变少,与“真人”的距离变得越来越远。但是金融科技有其不同之处,基于大数据所打造的的“客户画像”,好像又让金融机构能够随时触摸到“真人”,仿佛又变得很近,只不过是个“虚拟人”、“数字人”罢了。

利用大数据为用户构建“画像”,俗称打标签。各行各业当前都很重视用户收据的收集,比如年龄等基本数据,行为数据等,都在利用自己掌握的数据、从某个纬度为用户“画像”,然后有针对性的推销自己的产品或服务。

金融机构也不例外,但目前主要还是停留在根据各类数据,寻找客户营销线索,然后再去了解客户、推介金融产品。有些更进一步,根据客户以前的购买金融产品,然后推介相关的金融产品。

比起金融科技类公司做的还很不够,还没有真正的发挥其掌握的数据的价值。如国内应用最为广泛的可能是P2P网贷,根据客户交易数据等自动评级、放贷,只是经过非理性发展后,目前处于被整治期。

通俗点讲,金融机构的目标是了解客户、满足客户、服务客户。了解客户既要了解客户的已知需求,还要了解客户的潜在的需求,这个以前靠面对面交流,现在可以加上大数据的支撑。至于满足客户、服务客户,也就是现在利用技术所做的事情,丰富获得渠道,提高流程效率,即为客户提供便捷性。

了解客户才是银行服务的关键环节根本,也是大数据应用价值所在。但怎样利用大数据分析,我们还存在误区,需要重新认识。

前期看过TED一个视频《如何利用大数据做出正确的判断》,大体意思是:人们做决定时要做两件事,首先是把问题一点点分析透彻,然后是把所有的点放回在一起、得出结论。大数据只擅长第一步,专家的头脑擅长第二步。举例亚马逊仅靠数据决定做《阿尔法屋》,而netflix公司用数据和头脑决定《纸牌屋》,大获成功;2009年谷歌预测流感爆发也以失败告终。

很认同演讲者的看法。大数据分析也符合正态分布,当用数据做决定时,我们往往得出合理的结论,而不是最优的结论。数据可以帮你理解点滴,但决定并不在数据之中,面对数据你需要冒点风险,因为最终不是数据、而是风险,让你获得正态分布右边的少数。

在与客户越来越远、越来越依靠数据决策的今天,尤其要重视这一点。

从业务和技术融合的角度看,要禁住金融科技诱惑,不做“唯技术论”者。

现今人们太迷恋科技了,所谓的“唯科技主义者”,简直是对科技顶礼膜拜,用“科学产品”武装自己,反倒像宗教了,而科学要的是独立自主的精神,要的是理性看待世界。

科技改变不了金融的本质,它只是个工具而已,不能以科技之名掩盖本质。任何美好的事物,用之过度,必然走向极端走向极端,金融科技同样如此。

金融机构要更好的了解客户,必须摆脱“唯技术论”,仅仅靠大数据等技术是不行的。原因很简单,人是一个高级复杂动物,科技只能对的某一方面进行描述,而且是最为死板、顽固不化、机械化的那种,不足以表达完整的一个人。

科学之上,还有哲学、情感、宗教、伦理等元素,这些才是有血有肉、人之为人的东西。因此,在应用科技服务客户的时候,数据只能作为一个补充,还是要从一个活生生的、丰富多彩的人的角度思考,设计产品和服务。

不过,现在科技好像无所不能,要统治一切,所以有人问“科技想要什么”。假若哪一天科技真发展到代替人类的情感、伦理,那还真是可怕。

你可能感兴趣的:(金融科技的“负能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