春晚的变

年总是一来又晃悠悠地走,淡在心头。

亲情号不懂关联没,你大概还记得今年春晚疯狂加了又删购物车的操作吧。



我们说说春晚。再久远一点大概都忘了吧。

2015年的春晚,腾讯的红包开始满天飞舞,抢到了0.88的你真的比拿到长辈的压岁钱还要心欢;

2016年的春晚,集齐五个大概能分三位数了吧,然而马云爸爸就是不给敬业福;

2017年的春晚,辛苦买了五福却气死了抠门的马云爸爸;

2018年的春晚,最深的套路转战了淘宝。

好像记得的早已不是春晚了。

而是春晚的附属品。

剥离一层一层的年岁,你应该想知道,那些没有附属品的故事,那些烙印在一代代人脑海里的佳节记忆,因何而生,因何而变,因何而挥之不去。



谁也没想到,1983年一台年终晚会会为日后一个国家的百姓度过最盛大节日提供一个模板。以现在的眼光看,那是一台“土”到雷人的晚会:摄像机找不到焦点,一段并不精彩的相声都能杀掉20分钟,而晚会现场则更像是李谷一的个人演唱会——她在晚会上演唱了7首歌。

一个600平米的演播室,所有的工作人员加起来不到60人。一台完全以欢歌笑语为核心的晚会,就此开创了一个新时代。

年夜饭的菜换了又换,看春晚的有人来有人去,每一年的向往划了又写,可不变的是,那晚的八点钟,总会记得把电视打开,记得调换成中央一台。



20世纪80年代,春晚最流行的还是主旋律歌曲。中央电视台作为国家传媒机构,面临的最大任务便是如何体现党和国家的各项方针政策,做到上情下达。央视春晚从这个意义上来说也蕴藏了些许政治功能。

从90年前的台上台下联欢到90年后的回顾总结庆典,从无意识进入到有意识制作,春晚的定位的转换则使它具有了国家主流文化意识,引领着国家文化的潮流指向。作品的政治性慢慢地过渡向以人性与生活为核心,而经济与技术的发展,为晚会创作者提供了经济和技术保障。

想起春晚的结束曲《难忘今宵》,从那个时代走来,已经陪伴我们走过了二十多年的岁月。

每一次盛筵将散,深情告别时,熟悉的旋律总是会响起。“青山在,人未老”,李谷一老师时年已经七十多岁了,还坚持于陪我们度良宵。

音律舒缓、悠扬,词意亲切、邃远。它已然成为一种符号和观众心目中的情结。难忘今宵,难忘的不仅仅是眼前的一场场春晚,也是一年又一年的幸福美满。


2006年。记得那时的自己看到红灯笼会踮起脚尖跳跳蹦蹦,会喜欢拿着手持的烟花画出憧憬的蓝图。

但应该不记得了,爸爸妈妈总是喜欢一边看着春晚,一边拿着手机。短信拜年在那一年的春节开始爆火。

没有群发的年岁,春晚的记忆和最真挚的祝福紧紧地牵在一起。当我们来不及一条一条回复群发的祝福时,那些记忆也回到了时光匆匆里。


2015年,惊喜把春晚带到了网络直播中;

2016年,东西南北中全民大联欢,春晚分会场的设立让年的味道香香浓浓。

这么多年来,春晚总是有一个熟悉的身影。

也许现在观众的口味越来越刁钻,又或许他的节目也不再那么好笑了,很多人会说:切,又是照搬网上的段子,一整年的流行语,无聊。

的确,2018年的《我爱诗词》,冯巩说起了中华民族的传统文化,赛诗斗诗拈来即是,几个人物也各具性格,一个古怪精灵,一个憨中见智,一个装疯卖傻,一个自作聪明。他尽力了,却反响平平。

可他,三十二年了,从意气风发到两鬓花白,他一直都在,自嘲是“钉子户”,年复一年地打磨自己的艺术作品。还有那句“我想死你们啦”的段子,也是春晚多年来最熟悉的乡音。

还记得今年的告白气球的神奇光效吗。科技在发展,舞台在升级,激光矩阵、粒子跟踪系统、无人机、全息影像等新鲜的事物也走进了春晚,大放异彩;

还记得鹿晗,张艺兴,陈伟霆,郑恺,tfboys这些熟悉的名字吗。怀念本山大叔的天真无邪,多少年来,数不尽的春晚人离开了舞台,而越来越多的年轻面孔来了,春晚是艺术家们的成长史,更是中国文化艺术更新换代、“长江后浪推前浪”的写照。

春晚,我想赋予它新时代的意义,叫传承。


抢着微信红包却也记得把电视打开,就像每个除夕都要吃年夜饭那样自然。节目总是没那么重要,但又不能从此刻消失。

云和夕阳来了又往,村庄变成高楼房,红包都变成数字的模样,你还没有忘。

其实你记得的不是春晚,是多少年都不会改变的情怀。是年。

你可能感兴趣的:(春晚的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