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是母亲的生日。
跟往年一样我们又选了一个周日,提前给她庆祝了。这么多年了,父母的生日都是这样随机不定。
只是个仪式而已。大家都这么说,父母也同意。
毕竟大家都忙,能凑在一起不容易。
生日还是在村北头那家饭店,母亲说他家炒的蒸的煮的都是自己地里产的,吃着放心。
“他家地里也能产鱼产海螺?”我指着盘子问。其实我想跟她说,连餐桌上摆的那叵箩馒头都不是他家自己蒸的,味道比母亲做的差了十万八千里。孙悟空一个跟头的距离。
“我不跟你犟,你打小就是个犟弯眼!”上了年纪的母亲在儿女面前说话居然没了底气,很多时候面对小事小非也是避重就轻,虚晃一枪。
人多,自然就分了好几桌,男士们觥筹交错,谈论着政治经济民生,女士们啦着家常,话题不外乎老人孩子房子。戴着寿星帽的母亲在人群中显得有些滑稽,她吃的很少,更多的是招呼别人吃。她一直在笑。这一天她是最开心的。
下午陆续送走客人后,哥哥们也走了。母亲对我说,你爱吃茄子,跟我一起去菜园里摘吧。
父亲在村东头整理了一小块菜园,整整齐齐地种了各色蔬菜。
每次回家他都提前准备好,并尽力地让我多带一些。很多时候觉得繁琐,总觉得不如花钱去买一些来得便捷,但后来慢慢感觉到接受给予其实就是最好的回报,尤其是父母的给予。
秋日的阳光很温暖,一点一滴洒在母亲微微驼了的后背上。我看着她跟父亲打理的整整齐齐的菜地,看见母亲花白的头发在其间俯仰,忽然觉得自己像逃离了土地的孩子,逃离了对曾养育你的一方水土,满心羞愧。
我们早习惯了城市生活,而从城市群落里生长出来的文化,是永远不会对土地的馈赠存一份感恩之心,更不懂得敬畏。
没有感恩,就不会去回赠,包括土地和人,我想我是不孝的。
从园里回来,已经下午两点多了。站在天井里,母亲指了指楼上试探性问我要不要上去睡会儿?
我知道她的意思,偶尔回趟家,她很希望我能陪她说说话的。
母亲年纪大,人缘又好,是村里人家鸡零狗碎各种矛盾的协调人,村里人有什么事都喜欢跟她说说,所以村里发生的一切她都清清楚楚。
我就坐在她对面,听她讲,其实全然不知道她讲的张三是谁,阿四又是哪个。
每次都是讲起来没完,甚至到了我姥姥活着的时候了(姥姥已经去世三十多年)。我拿手机看了一下时间,她立刻察觉到了,说:我困了,想睡一会儿,你们要走就早点动身,天黑了路上不安全。
我应了一声,内心终究是很纠结的。可是,我也终究是要去安排好我自己的生活。
我们像一棵大树上落进泥土里的种子,慢慢地发芽,独立成长,慢慢地盖过大树,而大树渐渐地无声枯萎,这大概就是母亲的,是我的,也是你们的人生。
我走的时候,看到母亲在炕上睡的很熟,甚至打起了微弱的鼾声。我悄末声儿的收拾了一下,掩门离开的时候,听见她说:路上开车要慢点,到了家给我回个电话。
……
每一次离开,都像一场逃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