叶公好龙——存在与逻辑

     如果说维特根斯坦的分析哲学是在寻找世界的逻辑之旅,那么海德格尔的现哲学就是试图发现世界的本源所在。抛开他俩与希特勒的是是非非,单就对智能的贡献而言,都是最底层的思考。只可惜图灵只测试了维特根斯坦,而没能机制化海德格尔。
     社会规范化语言的《逻辑哲学论》侧重规则理性,生活自然化语言的《哲学研究》关注于统计概率;延展抛射化直觉的《存在与时间》更多非逻辑洞察直觉。
     现象学的关键在于意识的意向性。所谓“意识的意向性”,最早是由布伦塔诺提出来的,胡塞尔从他得到启发,了解了我们的意识一定有意向性。换句话说,意识在本质上都是指向意识之外的事物,你不可能有意识而没有意识的对象。我们一般常用的一些词,像知觉与概念、观念与幻想、渴望与欲求,这些在意识里面出现的活动都是指向某物。如果你没有指向一样东西的话,那你意识到什么东西呢?意识也不可能出现了,因此所谓的“意识”就是意识到某个对象。那么“回归事物本身”是指什么呢?就是你要排除各种成见理论或预设,而只就现象本身来看。
    海德格尔认为“此在”是个正在生成的但目前仍然是个尚不是的东西,指的是人的生成过程,换句话说,就是指正在生成、每时每刻都在超越自己的人。但他不是指一般意义上的名词的人,而是生命活动的动态的人。“此在是在世中展开其生存的”,是人在成长过程中呈现其生命价值。

叶公好龙——存在与逻辑_第1张图片

   在不少情境中,直觉是发明的工具,逻辑是证明的工具,直觉和灵感在发现真理方面比逻辑推导更重要得多。 从这个意义上说,目前的人工智能研究多少带有叶公好龙、掩耳盗铃的味道:没有产生直觉的趋势,只是反映状态(逻辑)的局势。

叶公好龙——存在与逻辑_第2张图片


     对事物的清晰认识应该不是就事论事、就物论物,而是通过与其它事物所构建起的参照系所对照出来的。人对事物的认知一般是多参照系融动的,其中包括显、隐坐标系有机的融合作用(藏猫猫、石头剪刀布、图灵测试等游戏里面包含了这些成分)。相比之下,为了便于形式化处理和计算,机器的事物坐标系常是固定显化的。这一动一静,一显一阴,一意一形,区别差异就显而易见了。
     人的智能在于事前的无数据,机器的智能在于事后的有数据,而数据的价值和意义是由人确定的,所以是可变的,所以有机无人的数据是注定无用的。
      智能是一种虚实融合的非物质体,有实构,也有虚构,其中“非存在的有”就是虚构的重要组成成分。就像摄影、体育、科研、生活一样……这种“非存在的有”可以或诱发或唤醒出某种某程度理解之外的理解,并通过认知迁移、旋转变异出意料之外,进而形成一系列新的感、觉、受、动、察、知……
     真实的智能研究既包括非完全信息下的博弈决策也包括完全信息下的直觉洞察(如把所有真实的材料都给你,你能做出敌人会仁川登陆的正确决策吗?),智能最重要的表征是决策的关键点在哪里?重点关注的是什么?如何使用数据、信息和经验。而不是那一堆CNN、RNN、ANN、DL、RL、Bayes、Markov……若达到此目的,就需要静下来扪心自问一下:现有的这些常规方法/参数到底有啥问题?哪些东西可以形式化,哪些东西不可以形式化?如何抓住这些牛鼻子,找到并解决这些关键问题?

叶公好龙——存在与逻辑_第3张图片

中国人 摄

      有些美,会让人窒息,可是极难被感觉、感受、感动到……

叶公好龙——存在与逻辑_第4张图片

韦兆民   摄

    也许一张好的照片里面不仅有故事,还应该有点神性,能够使人产生联觉:画面里面有属于欣赏者独特的旋律和设计者与欣赏者之间的同情共鸣。有人从西方哲学的角度,也谓之:非存在的有。比如说不同的“美”,看不见摸不着,但从有的作品中就能感受到,这种以有限的具体画面诠释出无限的抽象过程就是“非存在的有”,如西方的圣诞老人? ,东方的孙悟空? ,如同好照片里的魂和真正智能的魄!!

叶公好龙——存在与逻辑_第5张图片

解海龙  摄

当然,好的成语里也有这种魂魄!希望我国智能研究领域早日不再:


叶公好龙——存在与逻辑_第6张图片


你可能感兴趣的:(叶公好龙——存在与逻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