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己才是救世主

  2016年我在贫困村做第一书记时,动力沟通年会上见到中国关心下一代工作委员会专家委员会副秘书长梅建教授,当他看到我创办的村级刊物《鹿角瞭望》,尝试着把动力沟通理论运用到扶贫工作中去时,微笑着赞许道:“能够把心理学知识和技能运用到基层、扶贫工作一线,这种做法让我感到心理学还有些用处……!”这么一位国内著名的心理学家,用这样的语言评价心理学,谦虚、真诚之外,包含着多少对科研成果推广运用的期待啊!

自己才是救世主_第1张图片
图片发自App

    近几年不少学科百家争鸣百花齐放,只要国家有号召有支持政策的事情,社会上马上就会雨后春笋般冒出很多机构、专家,而且还会有令人眼花缭乱的证书,鱼目混珠乱象丛生。就拿心理学为例,随处可见专业书籍,书店里随处可见的专柜,一本本雪片般飞来的专著,一个个所谓的“导师”语不惊人死不休的“雷语”,一旦举办几场讲座,和某机构建立商业合作关系,便不择手段地区迎合社会需要、迎合唯利是图的商家、迎合昧着良心的金钱,东拼西凑出专著,挖空心思编造案例,不负责任地给人指导培训,千方百计卖课程……唯独缺少心理工作者应有的职业操守、助人情怀。

  助人自助的心理学是助人成长的科学,是通过专业引导、指导让工作对象更了解自己,认识自我、提升自我、创造和享受真实生活、解除桎梏心灵枷锁的崇高工作,绝不是玄而又玄给人处方、治疗疑难杂症的神秘学问,在求助者面前,心理工作者能做的只是陪伴、倾听、热情、具体化,给求助者提供心理支持,和求助一起理清世界的真相,所有的成长和变化,都是求助者自己完成的。那些居高临下指手画脚的人生导师,要求别人如何做、给人兜售模板的所谓专家,只不过是把自己的经历过滤后,把漏洞打个补丁弥合,然后给人展示其完美。任何人任何家庭都会有问题,每个人每个家庭每个团体的问题都有其独特的模样,心理健康干预,没有一成不变的良方。

自己才是救世主_第2张图片
图片发自App


  所以中国本土化的心理学理论“动力沟通”提倡陪伴➕关照➕语言拆解,注重觉察和呈现,引导人们反审认知,带着凝视、环视的眼睛,觉察世界、感受世界的变化,同时把觉察到的信息呈现出来,让沟通对象见证、验证、弥补,试图看清事件和事务的真实面目。高高山顶立,深深海底行,不做井中之蛙,不做高高在上端坐在佛塔之上不接地气的雕塑,用生活面对生活,在活生生的生活背景中解决问题。

      一位做课程传播的企业老总坦言:我们需要的不是研究成果,我们需要的是卖点,是能带来利润的讲师!不管讲师动不动专业知识、不管ta能否理解课程内容,经过我们包装、培训,把经过设计的有感染力的课程烂熟于心,让别人相信,愿意拿出钱来购买,我们的目标就达成了!——不知道市场和专业监管机构如何发挥作用的,有些公司四处兜售专业课程,没有资质和专业水准的人可以传播所谓的“最新成果”,科学领域何时成了人人可以摆摊儿的菜市场了?倒是专业人士申办机构需要自己去接洽主管部门,去相关机关备案……

自己才是救世主_第3张图片
图片发自App


  无论心理学和是其他应用科学,无论是家庭教育理论还是管理科学,都只是揭示事物发展的规律,而且是一般意义的规律。根据规律,明确任务、了解某阶段可能出现的问题,提供面对问题的预案。绝没有无所不能所向披靡的专业“圣经”。心理健康、家庭教育尤其如此!保持心理健康、创设家庭教育的优良环境,需要从容淡定,需要循序渐进,需要按照规律的节拍,而不是也不能心急火燎病急乱投医,平时不烧香临时抱佛脚,等发现问题妄图通过大师、专家一剂猛药一蹴而就,那样只是试验,只是冒险,只是一厢情愿。

自己才是救世主_第4张图片
图片发自App


    所以对待任何书籍、课程、理论、大师,都需要坚持不盲从,不上当,不被雷人的豪言壮语唬住。动力沟通理论中有个观点,所有说出来的话、写出来的文章、总结出来的经验教训都是理性的,都是假象。——因为说、写、演讲的过程都是在创造的过程,都有过滤和增删,都带着作者、演讲者自己的心理烙印,是其自身心理活动的产物,所以耳听眼见都未必为实。那些专业书籍是怎么写出来的,那些公开的课程是怎么推出来的?那些通过商业操作吹得神乎其神的专家是怎么样成网红的?……一批批在台上表演的大师不断倒下,我们就不能从中得出一些教训吗?有些畅销书和课程,距离真正的科学结论、距离生活真相很有很远,距离你自己的生活和生命更远!

  聪明合格的家长,不会以好学上进的样子去追课,去寻找真经,而应该把心放在家里、关注在孩子身上,孩子才是真老师,和孩子多接触、对孩子的发展变化多观察,和孩子及家人共同面对问题,才是最佳途径,生活本身才是真正的大师。那些疲于奔命试图自己成为专家大师的人,只能给身边人传递焦虑、不安、缺乏信心和信任。

自己才是救世主_第5张图片
图片发自App


  我们的生活时刻在变化,社会和生命日新月异,面对变化多端的世界,谁也不能照本宣科,谁都会有疑惑、出问题,这并不可怕,我们就是在解决问题中成长、适应现实的。觉察、呈现、反审认知,对自己和周围出现的问题,带着觉察的慧眼,带着反审的调节器,努力让生活更加美好。

你可能感兴趣的:(自己才是救世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