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说,名言不一定是真理吧

文/一粟姑娘

你说,名言不一定是真理吧_第1张图片
图片摘自花瓣网


❤️

高中时期,我们乐衷于写各种任务驱动型作文,老师总是喜欢念有这样句子的作文:

索尔仁尼琴曾说,总盯着过去,你会瞎掉一只眼;然而忘掉历史,你会双目失明。

或者是尼采,苏格拉底、柏拉图、亚里士多德,甚至是陀思妥耶夫斯基的名言。

仿佛越是从名人口中说出的句子,越有说服力。就好像他们的话是根定海神针,放到了作文里,就成为了真理,成为了证明自己的观点的最有力的证据。

❤️

我想起了高中的一件很好笑的事。

记得我和班上一位男同学争抢一个东西,我对他说:君子成人之美嘛。

他想了想,令我咋舌的是,他回应道:君子不夺人之所爱。

这让我发现,既然都是''正确''的名句,那似乎这是矛盾的。假若前一句君子成人之美是真理,那么,他应该让我。但是后面那一句不夺人之所爱,我就应该让给他了。

像这样的还有很多,我在知乎里看到:如果你是素食主义者,可以说“君子之与禽兽也,见其生,不忍见其死”。而你热心屠宰行业,可以说“仗义每多屠狗辈,负心尽是读书人。”

你被人打了一拳,还了两拳,可以安慰自己说“一饭之恩必偿,睚眦之怨必报”。要是你借了别人二百块,到期就是不还,可以辩解“言必信,行必果,硁硁然小人哉。”

❤️

这些都不是我想说的,最令我怀疑的一个矛盾体是对文人的评价。

我们都知道,''胸藏文墨怀若谷, 腹有诗书气自华”是描写文人墨客才华横溢的句子。

但是,''十有九人堪白眼,百无一用是书生”。同样都是千古名句,同样都是描写读书人,却呈现出两个截然不同的观点。

这些都指向了一个问题,名人说的话一定都是真理吗?

我想应该不是。

❤️

为此,我总结了几点缘由。

一、名言的运用,来自作者对名言的理解
你说,名言不一定是真理吧_第2张图片
图片摘自花瓣网
❤️

上面有个例子是,''万般皆下品,唯有读书高''VS''百无一用是书生'',如果一个懂得运用书中所学,加以创新,能够运用到实际情况中来,他当然相信读书的作用,所以腹有诗书气自华。

如果他只是死读书,不会用大脑去吸收并且利用,并不会出现三毛说的''读书多了,容颜自然改变'',而是越读越傻,越读越认为读书无用。

二、名言是高度概括,深得人心的句子
你说,名言不一定是真理吧_第3张图片
图片摘自花瓣网
❤️

《习惯说》里有句话非常有名:“一室之不治,何以天下家国为?”从此引申出一句''一屋不扫,何以扫天下?''

就荀况《劝学篇》里说“故不积跬步,无以至千里,不积小流,无以成江海。''

可以看出,这是中国的主流观点。很显然,这个观点是符合儒家的哲学思想的,这点从荀子的相似言论就可以知道。

儒学将这一思想和理念高度概括起来,著书立说,被广泛接受。

三、反映的是一种风气和特定情况下的制度
你说,名言不一定是真理吧_第4张图片
图片发自App
❤️

就上面的例子,在西方,面对爱因斯坦,我们能说:“你连你的头发,胡子都“理不顺”,你还妄想“理顺”时间,空间,物质,能量之间的关系?你做梦吧!”还有,牛顿也是个邋遢,糊涂,闹不清什么场合该穿什么衣服的人,不过人家偏偏弄明白了“苹果为什么会掉到地下”。

所以,中国儒学已经渗透到骨子里。而名言呢,是名家处于特定一种环境下产生的。我们离不开这个环境而凭空捏造句子,它们一定是因为人们的需要才会一直存在。

四、是作者与名人所讲的话产生共鸣
你说,名言不一定是真理吧_第5张图片
图片发自App
❤️

《看见》里有一段话:无论如何,你看到的总是自己。死在路上的甲虫,它是像你一样为了生存而奋斗的生命,像你一样喜欢阳光,像你一样懂得害怕和痛苦。

我们运用他们的话,不仅仅是用来说明某个道理,还是在寻找另外一个人在某个方面与自己的共鸣,在这个点上,是不谋而合的。如果你坚信人要往高处走,就不会相信走的越高,摔的越重。如果你相信''念念不忘,必有回响'',就不会在意所谓命运学说。

❤️

有些时候,你会发现,他们说的是不是真理已经不重要了,非要追究的话,也是哲学家的问题。我们所要做的,就是在阅读的时候,这些名言金句带给我们的思考,和前进的力量。

同时,随着阅历的增长,它们给我们带来的思考是不同的。

提出来这个问题,不是叫我们随意去质疑名言的正确性,认知层面不同,是和知识积淀有关的。取其精华之处,细细品尝,也别有风味。

你可能感兴趣的:(你说,名言不一定是真理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