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5. 视觉笔记 | 再读《精进》

三月份的时候,梦想早读会读了采铜老师的一本书叫做《精进》,这次,梦想早读会再把它拿出来重读,我也重温了一次这本书的内容。

这本书确实是一本值得反复读的好书,而每一次读也会有很多不同的感受。跟着早读会的脚步,过去两天读了头两章,这篇文章主要也是让自己重新的复盘下所学的内容。

第一章《我们应该怎么样对待时间》

第一章讲的是,我们应该怎么样对待时间,时间管理是一个好多人都在讲的话题,但很多时候我们还是不能做好时间的管理。第一章讲到的三个问题能很好的让我们在2017快要结束之前再次拿出来问问自己。书中讲到我们应该用未来的视角去看看自己可以在每个阶段哪出什么样的成绩来给自己交待,而不是盲目地努力。而书中提到的另一个很重要的概念是长半衰期,所谓的长半衰期是指,做某件事所所带来的收益随着时间衰减的速度,半衰期长的事件,其影响会持续较久。我们同时也应该少做短半衰期的事,不要只盯着“高大上”的事,一些不重要不紧急的事,只要对你有长期的益处,仍旧可以去做。那为什么我们的时候一直不够用呢?书中提到,我们应该做到“工作要快,但生活要慢”,平衡生活与工作的节奏,我们也需要有一项爱好,让自己持续在进入“心流“的状态,事业与生活的秘诀,就是处理好时间的“快”与“慢”。

第一章《我们应该怎么样对待时间》

第二章《如何作出比好更好的选择》

讲完了时间,我们来看看怎么样做出更好的选择,这也是影响着我们现代人的又一大难题。很多人做选择的时候,通常会采用“满意原则”而不是“最优原则”,一个成熟的人,他的标准来自他的内心,而大多数人,却受环境所左右。 这句话真的讲到心窝里去,很多时候做的选择是选择那个满意的,却不是最优的,很多时候我们都在降低自己的标准,却忘记了只有更高的标准,才会有更好的选择。而一个人的标准,也就是他的整个格局。我们需要做的就是,在现有格局上,向上走一步。 另一个影响我们选择的是,我们很多时候容易走入两难困境是因为给自己设置了一个隐含假设的牢笼,在我们的选择里,只有A和B,却没有考虑过,我们最根本的目标是什么,有没有其它的可能性,我们只有识别出隐含假设中的不合理性,并对其进行较正,形成新的更灵活的思维框架,才能在此基本上思考出“可能选项”并进行尝试。

很多时候我们会因为选择太多而痛苦,因为人是贪婪的。那我们选择太多的时候应该怎么办呢?书中提到,我们首先要从源头梳理起,也叫重新定义问题,就是你从这件事中要得到什么。第二步就是,基于重新定义的问题,找出所有的可能性。第三步就是在这些可能性里筛选。第四步就是列出表格,依次对每个选择进行打分。这就是维度分析法。当然,我们也可以用SWOT分析法进行权衡。当然,选择也是随着时间的发展需要进行较正的,这样才能做出建设性的改变。

第二章《如何作出比好更好的选择》

--end--

你可能感兴趣的:(45. 视觉笔记 | 再读《精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