70陌生化与诗语 ——关于俄国形式主义(下)

例二:句子的破格改变了人们观察经验对象的角度和方式,强制着人们试着换一种角度观察事物。这里的例子中,动态行为“垂帘”显示出它作为事物而具有的静态一面,“安静”便被赋予动词性质,从而产生一种崭新的审美经验。

例三:这是一种违反语言常规与日常经验的语言句法,其一旦进入诗的特定语言程序,就增加了诗的意味。全诗都是名词的排列,全然没有完整的句法结构,然而正是因为省略,留下了无数驰骋想象的空白,激活了我们自身的生活经验。省略动词,纯粹用名词创造意象,绘制了一幅静态的山水画,极具画面感,并突出了特有的苍凉风格,给人强烈的视觉冲击力。正是在这死寂的世界上,沦落天涯的“断肠人”才能酝酿出无尽的愁思,唤起情感的动荡。

3.语法

例一:诗语语义的陌生化,是建立在我们通常所讲的语言的张力上,语言的张力愈大,其艺术魅力就愈大。此诗由于个别词汇和语式的反常在语义上发生了重大倾斜。“四月是最残酷的一月”,从语法上讲,没有反常之处,只是“最残酷”这一定语在诗的语义上发生了背离日常生活的意向。在日常语义中,四月是充满生机的活泼的暮春时节,它带来希望与生命。然而,在诗人眼中,它则唤起对死亡的记忆,复活的生机同样是垂死的,生与死在四月里挣扎着。显然,这种诗性的语义是在另一个存在空间里绵延。

4.隐喻ppt中的例一:在诗语中,要使隐喻成立,本体与喻体必须是分属于两种不同领域的事物,两者的差别越大,隐喻的张力也越强。隐喻永远遵循一条原则说的是一件事,而意味着另一件事。也因此,诗的隐喻便成了一种在我们的经验世界模式中无法充分还原的表达形式,成了诗语“陌生化”的最佳载体。

在“人群中这些面孔幽灵一般显现,湿漉漉的黑色枝条上的许多花瓣”中,将车站上旅客拥挤着的面孔与黑色枝条上鲜艳的花瓣两个意象拼接,于是那些湿漉漉的花瓣便将一束束暗示之光投向幽暗中匆匆逝去的面孔上,从而使我们意识到生命的美丽、脆弱与短暂。隐喻往往捕捉这样一些瞬间性的、深隐的、模糊的感觉,来揭示事物之间复杂的深刻的联系。这就使诗语带上了令我们感到新奇与陌生的意味。

隐喻是保证诗语生命力的根本手段之一,而“陌生化”就是要求诗人对世界永远保持一种新鲜与奇特,不断复活事物的意义,创造事物间崭新的关系。

一个语词被人们反复使用,它的意义便趋于固定。一个意象被人们反复感受,感官就失去了对它的敏感。一个意象组合被人们反复描述,意象组合之间的张力便消失,隐喻也就失去了生命力。隐喻一旦被接受,就会在接受过程中被不断限定,最终融进日常语言而蜕化成约定俗成的表达,而人的感性生命也在这中间被省略了,再也激不起人们想象的激情了。

【无戒365训练营第70天】

你可能感兴趣的:(70陌生化与诗语 ——关于俄国形式主义(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