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师的承诺

老师的承诺_第1张图片
图片发自App


      上初中时,除语文学科以外,我的其它学科均名列前茅,只是语文不太差而已。每当理科考试的时候,我总是得意洋洋。那些理科的压轴大题,在我眼里似乎并不算什么。因为我总能以多种方法来解读,那看似最难的题目。于是更不愿意做那些抄起来令人手疼的语文试题。

      到了初三,我更是放纵自己。那语文练习册懒得去做了。这时教我们语文的是渠立忠老师。他是老三届的学生,虽然考上大学,却做一名乡村老师,现在看来他学识渊博,幽默风趣。渠老师不修边幅,讲到激情之处,他就挽起裤管,将脚放在讲台上。前排的女生,都捂着嘴笑,我们后面的男生也跟着附和起来。只是那时我们觉得好笑而已。

        有一次老师检查作业。其他同学都把练习册放在课桌上,等待老师的检查,似乎满怀期待。而只有我把双手放在课桌内,不敢把练习册拿出来。因为它清洁如新。除了写上名字之外,再也没有其他内容了。在无奈之下,我还是把“珍藏”的练习册拿给老师看了。静静的等待,等待老师的“宣判”。“不做也可以!只要你能够把我提出的问题,掌握好就可以了,阅读题能说出解题思路,就算你过关了”。老师还真的从练习上找出几个问题来提问我,虽然在答题时没能对答如流,但是思路基本上正确。就这样老师放过了我。只是临走前留下一句话:“以后练习册可以不做了,但等我检查时必须回答出来”。

        听到这话,我惊出了一身冷汗。因为做练习册,不会时还可以抄答案。只要原原本本抄出来,老师基本上是不会计较的。我现在怎么办才好呢?只好学完一课,我就认认真真去看练习册,并研究的答题思路,以备不时之需。就这样,我练习册是不做了,但是任务却没有减轻。现在想来,这不是最原始的,最朴素的,让孩子学会探究与思考吗?

      我那时的作文,总是东拼西凑。因为总要吸取练习册的教训。免得老师再出什么“幺蛾子”。可是好运并没有垂青我,没过几天,老师就拿了一本《全国优秀作文选》放在我的课桌上。那时的《全国优秀作文选》两块钱一本,是月刊。一年下来要24块钱。 也许只有班级里面的“贵族”才能订阅的,但那时“贵族”似乎并没有出现。我就知道“天下没有免费的午餐”。果不其然,老师提出了新的要求:把文章中的好句子全部给我整理下来,并会背。我想,不能便宜了老师。“那我写的作文你要在作文课上给同学们读”。“好小子,行啊“!哪怕你文章中有一个好句子,我也读”。我那时,只想满足自己的虚荣心罢了。并没有非得让老师读的意思。可后来,在每次作文讲评课上,老师总把我作文上的好句子与同学分享。于是就有了:大山,从不相信懦弱者的泪水!纪律就像一条河的两岸,如果没有河岸的束缚,那么河水就会肆意漫流,毫无动力。这些儿时的经典美句,我至今依然记得。

    半个学期的积累,我的作文似乎有些得心应手了,在作文时,一些好的句子在大脑的,不自觉的流淌出来。1995年,由李鹏总理题写的“让精神世界更美好”作文大赛在全国中小学拉开了帷幕,我有幸被老师推荐参加这次比赛。我写的《敢为天下先》一文居然在全国获得个人优秀奖。那时在我们学校简直是个小轰动,因为在我之前,从来没人在全国作文比赛获奖。从那时起,我就对作文有了兴趣。现在想来,老师对我的承诺不就是督促我学会素材积累吗?

      毕业后没两年,渠老师就退休了。与渠老师的相见总是寥寥无几,甚是惭愧啊!有一次,回村参加邻居的婚礼偶遇渠老师,“你可要好好教语文,你是唯一继承我衣钵的学生”。我默默的点了头,放心吧!老师!我一定铭记你对我的教诲,把老师的承诺延续下去。

      也许多年以后,我会像渠老师一样,离开这些这群可爱的孩子,但老师的承诺仍在。

你可能感兴趣的:(老师的承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