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认识自己不容易。古人说,自知者明。但是,现实中很少有人能够做到。
印象很深的一句话,不记得哪位哲人说过,要研究外国文化,必须先从研究自身文化做起。这从另一方面说明,许多研究外国文化的学者,在投入外国文学的瀚海书库里的时候,往往反而忽略了对自己周围本土文化的研究。从这个角度去分析,我们要想更好地认识周围的世界,恐怕需要从认识真正的自己开始。
认识自己不容易。首先,从主观上说,大多数人在忙碌的生活和工作鍊条上没有或者很少反思、反观自己,没有主观上的愿望和习惯。也就是说,大多数人是随波逐流,从俗的,没有认识那个真正的自己,不知道“我是谁?”
其次,从客观上说,两个认知的悖论又造成了人往往难以客观认识自己。第一个是基本认知错误理论[Fundamental Cognitive Error]。这个理论是说,经过大量的实证研究,我们实际上对于我们已经习惯的一些做法和认识,往往根本是无意识的、茫然的,而我们往往以为我们已经认识了。认知科学家在一个超市门口,放置了四组从左到右女式尼龙长筒袜,随机让来超市购物的顾客选择自己喜欢的长筒袜。实际上袜子的质量、色泽等一系列评价指标是完全一致的,也就是袜子完全一样。但是顾客的选择确是选择右边的一组的比例要高不少。当科学家询问为什么选择这一组的时候,有的顾客说是色泽,有的说是钩针。也就是说,他们根本就不知道自己其实为什么会选择这一组喜欢的袜子。生活中这样的现象也比比皆是,有些人做出了选择,其实深层次也不知道为什么如此选择。有的说是凭直觉,实际上,在面对未知的情况下,有时直觉是错误的。第二个是天真现实主义[Naive Realism]。这个话题有很多争论,我说简单一点。就是客观物质世界的每一件真实客体,都是一幅全景全息图,而我们所能感知到的只是其中一小部分。如果认为你得到的,感觉到的,就是事物的全部,是全景全息,那就错了。而我们在现实中为什么会有争论?就是我认为我是正确,我是绝对真理,我看到的是事物的全面;而对方呢?也认为自己看到的是事物的全面,是绝对正确的。两个针锋相对的绝对正确,谁能说服谁呢?实际上,都是事物全景全息的一部分。有的人为什么刚愎自见,从认知心理上来说就是犯了这个错误。他们不知道再正确的真理,其实也只是全景全息的一部分,是无限接近于。
再其次,是人的自我认知膨胀效应[The Above Average Effect]。就是每个人在自我评价的时候,都认为自己在平均水平之上。有大量的认知实证研究文章说明,有一种过分自信的自我认知膨胀效应,导致了在认识客观世界的时候,我们每个人都倾向于认为自己是正确的。这种效应,让我们自我膨胀,不能正确地认识自己。
由此看来,从主观和客观两个方面,我们都很难说能够做到自知者明,尤其是在面对混沌和复杂局面的时候。认不清自己,就不能很好地反思自己的不足,也不能很好地定位自己在天地人伦和事业中的位置,也就更难以确定自己真正的方向,就是搞清“我要到哪里去?”这个问题。
我认清自己了吗?年过50,自己回顾过去人生,显然没有做到认识自己。
一路走来,跌跌撞撞,有成功的喜悦,更多的是犯下错误后的自我懊悔。有时候想,如果有机会能够重来一次,或许有些事会做得更好些,或许少得罪些人,或许是干得更漂亮。但世事如棋,人生不是棋局。人生是一条从出生就注定了的单行线,只有往前,没有退后。棋局可以复盘推倒重来,人生走过了就是过了,你懵懂也好,明白也好。如果这样想下去,就进入了哲学的思辨区,越想越复杂。
如此想来,还是简单些,人生就是当下,我就是当下舞台上的角色,家庭里是儿子、女婿、丈夫、父亲、哥哥;工作上是屁股决定脑袋,位置在哪里,位置需要我是谁,我就是谁。那就是既要抬头看天,又要不跌跤,就需要先把自己定位找准了,看清楚自己当下活在那里。
只有定准位置,才能够真正看清自己和自己的周围。才能在眺望远山和望天的时候,能够始终站稳在地上,活在当下。这是人生的基点。
认识自己,还不足以走向新生,还必须要纠正自己。自己改正自己说起来容易,做起来难,更难的是坚持。如前文所说,由于一些主客观的认知局限,我们往往难以正确认知自己。由于主观或者客观认识不到,所以即使有错误也难以改正。有时,认识到了,出于面子,或者是害怕影响权威而不肯认错或者改正错误的例子比比皆是。恼羞成怒者也不乏其例。
二,古人在自知者明之后还有一句,就是“自胜者强”。都说江山易改,本性难移,但是能改能移者就是生活和事业的强者。
清朝中兴三杰之首的曾国藩字“涤生”,就是荡涤自己过去的错误和不足,从而奔向新生的意思。曾国藩有句话“以前种种譬如昨日死,今后种种譬如今日生!”
就是因为能够不断改正自己的错误和不足,让曾国藩一介书生在不断尝试和改错中,成就了人生三不朽的、古今无人能同时匹敌的伟业。
曾国藩从儒学大师倭仁那里学来每天用记日记的方法来反省自己。问题是这样的方法,可能许多人都知道,但是认真躬行实践每天记载自己的不足和错误,第二天力求改正的就不多了。据记载,曾国藩日记即使在和太平天国作战的生死关头,也几乎没有中断。
而据说,向曾国藩推荐此法修身的倭仁大师,自己就没有如曾国藩一样坚持终生记载日记反省和改过。这从另一个侧面也说明了,为什么曾国藩成就“人生三不朽”,而倭仁没有。
哈佛商学院的三位教授最近发表一篇研究,在工作结束后短暂的反省能够提高员工的工作表现。[Reflecting on Work Improves Job Performance],[Professor Francesa Gino, Gary Pisano and their colleges shows that taking time to reflect on work improves job performance in the long run.]他们把实验对象分为三组,一组在每天下班前拿出10分钟反思当天的失误和不足,并且第二天力求避免;第二组,每天下班前,用10分钟与同事分享当天的工作,包括不足或者失误;第三组就是控制组,就是执行班组长的指令,一直到同样时间下班,没有反思和分享。通过足够时间的观察,每天拿出说10分钟对当天工作进行反省的员工,工作表现都有大幅度提升。其实,分享也是反省的另一种方式,通过分享过程,发现别人的长处,找出自己的不足。
在现代生活快速节奏下,社会集体换上了转型时期焦虑症,是时代病,我也叫它因为快速发展而导致的病症[Hurrysickness]。
现在社会各阶层,无一不中招。试想一想,无论在哪个阶层,钱多钱少,处于一帆风顺还是深处低谷,高官显贵还是下里巴人,大家都有一种焦虑。这种焦虑,让人动辄脾气爆发,不能控制;让人不知道什么时候能够做到优雅和从容,更是让幸福感飞得无影无踪。在这种社会集体心理焦虑大环境下,个人如果想做到反思,就必须能够主动慢下来,需要看淡荣辱进退,谈何容易?如我现在,身处闲职,无欲无求,能做到躬身反思,本来无一物,何处惹尘埃吗?我自思定力尚浅,不足以让自己做到真正的反思。也就只好退而求其次,勉励自己,努力克制。
既然,反思、正视自己是改正错误和不足,让自己提升和改变的开始。那么,就用儒家内省和慎独的功夫来勉为其难,希望开始是自己强迫自己,后来变成习惯。比如,每天临睡前用一段时间反思当天工作和生活,说错话了吗?办什么糗事了吗?得罪人了吗?懒了吗?卫生习惯改好了吗?浪费光阴了吗?当天有收获吗?第二天如何做?别人指出我的错误了吗?我难堪了吗?能不能从不舒服和难堪得地方改起?发现什么修身的好方法了吗?
人近中年,诸事繁杂,辐辏交集,让人疲于应付。如何解脱呢?看到一则故事寓言:说的是一艘船海上航行,遇到风暴极端天气,颠簸摇晃。富于航海经验的船长,立即让船员把底舱灌满水,让船体下沉。新船员不解,问船长何故。船长解释,只有负重才能稳定,才能扛住风浪,才能找准方向。也是,从这个角度来看,人能负重,才能够承担责任,才能够称其为人,才能演好自己的角色。人生不就是如此吗!如此想来,心态也就平和了许多。
知道了自己的位置,知道了自己的不足要改正,这是说的现在和以往。那么,未来呢?老题目就是“我要到哪里去?”这个问题很难回答清楚。
有的同事说,当一天和尚撞一天钟吧!我觉得有些偏颇。不是说这种混日子的心态,而是说大家不理解,其实当一天和尚撞一天钟,要先干好也不容易。有次去北京潭柘寺,有座古钟,据说和尚每天都要撞钟。撞钟有标准,要钟声传响十里。我试了试,用大力撞去,只是闷响。可见,当个和尚,要想撞钟每天钟响十里,也是非常高的标准。
三,活得滋润,让平静的生活活色生香,让周围因此而明亮
既然不愿混日子,那么就得有目标和方向。
但是人到中年,仍然如身世浮萍,飘摇不定,不知道自己的方向在哪里。2009年去杭州,在会议间歇期间,去附近的富春江拜访严子陵钓台。严子陵是汉光武帝刘秀的同窗好友,青年时期一同求学游历,结下深厚友谊。刘秀当上皇帝之后,思念同学严子陵,就让官员把同学请到皇宫。据说,两人同榻抵足而眠三昼夜,可见相谈甚欢。后来,严子陵拒绝了留在朝廷的机会,回到富春江做了隐居神仙。当然,有皇帝同学,当地郡县官吏岂敢怠慢,相信一定如陶弘景那样快活,隐然为山中宰相。
泛舟在富春江的时候,我想起了国宝“富春山居图”,也看到了一簇簇浮萍在江水里荡漾。当时,一下子悟道:人生不就像富春江水里的浮萍吗?一阵风吹来,或者上游来水,浮萍只能随波逐流,不能决定自己走向哪里。浮萍所能做到的,就是漂浮到哪里,就在那里当作自己的家,随遇而安,接受阳光滋润,吸收养分、新陈代谢,繁荣成长,开出花朵,让一片水面因此而一下子亮起来。而当形势有变,又一阵风或雨吹来,随着波动,又要开始下一个目的地。人生如果能够,像严子陵那样知道自己想要什么,不图虚名;人生要能像富春江里的浮萍那样,随遇而安,却又利用有限的资源,一样让自己明亮起来,活的一样滋润。是啊,在哪里,在何种境遇下,都一样活的滋润,是不是才应该人生的目标呢!
活的滋润,首先要活出自己。
第一不能图虚名,知道自己真正想要的是什么。比方说前面提到的严子陵。如果听从老同学刘秀的挽留,羡慕富贵,在朝廷里做官。可能有很多种结局,比如因为和皇帝的关系,很多趋炎附势之徒巴结,形成一股势力,让在位权臣感到威胁;然后给皇上进谗言,最后遭陷害;这样最后与皇帝的同学情谊也保不住。也可能自己谨小慎微,见到皇上战战兢兢,明哲保身,最后也会让皇帝味同嚼蜡。实际上,富贵于我如浮云,做个山中神仙,得到善终,也是一个不错的选择。
第二,不能太在意别人如何看待自己,不能活在别人的眼光里。想想以前,总是刻意地考虑影响,按照惯例,主要还是怕别人把自己当作另类。比如说饮酒。实际上自己有鼻炎不能饮酒,再加上性格上有酒后指点江山的毛病,在一般情况下自己是很希望能够多与人交流而少喝酒或者不饮酒的。可是,坐到酒桌上,怕别人说自己不热情,有时劝别人喝,自己也没少喝;有时架不住劝,怕人说自己不给人面子,说不喝最后还是喝了不少。导致又是酒后失言,或者自己身体如大病一场,第二天后悔。可是再下一次遇到酒桌,又如此发生。现在想想,见上级不喝不好,希望给上级留下点印象;见平级不喝不好,因为要联络感情;接待下级,不喝不好,怕人家说架子大。什么时候能脱俗呢?这是一种典型的小干部综合症。现在好了,中央有八项规定,禁止公款宴请接待,我举双手赞成。时光已经过半,人生半百,再不活出自己就晚了,就没有时间了。
第三,我就是我,我是独一无二的。要有这种自信,我不是装在套子里的人。即使以前,我在套子里,现在也到了露出庐山真面目的时候了。“大人者,不失其赤子之心耶!”保持童真,保持真实,保持俗人所说的傻气,也就是实在本分,做那个真实的自己。只有每天不装了,才能让自己从容,才不会赶场,才不会手忙脚乱、疲于应付人情世故,才能真正活的滋润。
活的滋润,其次要活在当下。
人生志当高远,有浩然天地之气,才不愧为天地大丈夫。左丘明说人生三不朽,立德立功立言;张载说要为天地立心,为生民请命,为往世继绝学,为万世开太平。还是喜欢儒家大学所说的内圣外王的八步骤,格物,致知,诚意,正心,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通过自修,从生活的点滴开始严格要求自己,一步一步达到治国平天下的大目标。
如果,没有脚踏实地的一步步,再高的目标也只能是无源之水,一枕黄粱。“一屋不扫,何以扫天下?”正如前面所说,人生如浮萍,很多事情都要受到环境的约束。如果只看到远山,只想着山顶的风光,一定会忽略脚边道旁的风景。每天卧薪尝胆,头悬梁锥刺骨,刻骨铭心地只为山顶的风光,一定会让自己的当下生活如苦行僧一样索然寡味。况且,风一吹,雨一来,漂浮到另一处地方,看山的角度变了,山顶的风光也就变了。如果还是刻意追求原来山顶的风光,可望而不可及,可能的结果是远山达不到,近景也没有注意到,不知不觉就老了,两手空空,什么也没有得到。还不如,把当下生活滋润得活色生香,有模有样;同时,抬抬头,望望星空,留一段独处的时间,思一思山顶的风光;然后,收拾行囊,再出发。
有时候,发现走错了路,也不打紧。就当是多欣赏了一处风景,如果不是误打误撞,一味按照既定线路走下去,哪里有机会欣赏到这段路的风景呢?人的成长,就是在不断的尝试和纠错的过程中;人生的精彩,也许就在于其前面风景的不可预料,才更加丰富多彩。活在当下,对也好错也好,成功也好失败也好,都让自己的心态涵养的活泼泼,生机无限。
也许,人生的答案,不在于能否看到山顶的极致景观,就在于平实的生活,周遭沿途的风景。只是,往往被匆匆赶路朝圣的人忽略罢了。
活的滋润,就要起码活出自己,活在当下。这是一个基础。人从出生开始,就笃定了自己的命运,无论贫富贵贱,概莫能外。贵为秦皇汉武,倾举国之力,求取长生不老仙丹,所遇者不过都是些沽世盗名的术士骗子。人生的轨迹,都是由出生、成长、到死亡。与无限的天地宇宙相比,人生之短暂,实在是太过渺小。一位佛教的活佛曾经说过,“人生就是在浩瀚无际的宇宙中划出一道光芒!”。从这个角度去理解,人生要想活的滋润,就需要有些精彩,填些滋味在里头。否则,等到行将老去的时候,用什么人生轨迹上的五味杂陈来回味呢?
活的滋润,就要让自己和周围活出幸福。
幸福是一种感觉,不等同于金钱和财富,也不等同于成功和事业。幸福这种感觉,类似于经济学上的效用。效用可以衡量吗?一定程度上也是感觉。
一个经济学教师经常给学生解释效用的例子就是吃饭。当你饥饿难耐时,你最需要得到一碗你最喜欢的牛肉面来解决肚皮,在你最需要的时候得到的这碗面,效用最高。当你刚吃完第一碗面,又来一碗同样质量的牛肉面,你仍然需要,因为你还没有吃饱,此时效用也较高。但比第一碗,满意度也就是效用要低。当你吃第三碗时,效用更加降低。当来到第五碗的时候,你肚皮撑得快破了,你一点也不想再看一眼牛肉面,此时这碗牛肉面对你没有任何诱惑力,边际效用为零。
同样,一定额度保证基本生活需要的金钱对于幸福感还是非常重要的基础,否则汲汲皇皇,为挣钱疲于奔命,一定影响幸福感。但是有一条经济学上的金钱曲线,大致是在满足基本需求稍高一点的额度内,人的幸福感最高;随着金钱越来越多,人的幸福感反而下降。因为随着附着财富和地位的上升,很多其它因素困扰接踵而来,让你成为赚钱奴隶,或者机器,反而享受不到物质财富带来的幸福。
在中国文化中,福字的写法很有意义,表示了中国文化对于幸福的理解。福左边的偏旁部首为礻,出自于古代祭台的意思,表示有所祈求于天。向苍天祈求什么呢?在福字的另一偏旁,是一口田的意思,也就是能够长期保有让家庭吃饱饭的口粮的田地,就是幸福。土地在农耕社会是最主要的生产资料,有了多的土地,不仅能够养家糊口,还代表社会地位。而中国文化对于幸福的理解,不是土地多多益善,而是能够养家糊口就行了。从这里理解,传统文化对于幸福的理解,不是物质财富越多就越幸福,而是够用就行。
那么,从引申的含义去联想,是让人摆脱物质财富的束缚,去追求自己真正的幸福。古人造字时不知道幸福是什么,但是用了否定法,因为故人从无数例子知道,仅仅占有大量财富的人并不幸福。那么,怎么追求这种幸福的感觉呢?对于我来说,如果能够让家庭幸福,如果能够保持身体健康,如果能够多做些好事,成人之美,如果能够顺便实现人生第三次转身,如果能够不断实现愿望清单上的条目,也许幸福就在过程其中吧!
孔子说,“五十以学易,可以庶几乎无患矣!”不是想效仿孔子开始研究易经,而是想说人生就当从此开始。从现在开始,先好好过好到60岁退休前这一程风光。
认识自己从现在开始,改变自己从现在开始。活的滋润,活在当下,活出自己,活出精彩,活出幸福,也从现在开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