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应对言论攻击?
无论是恶意的言论攻击,还是道德婊式的言论攻击,它们和谣言有一个共同的特点,就是“传播的生命力”很强大。
“广州一名17岁青年在连续玩《王者荣耀》40小时后中风”
“杭州一13岁男孩在父母阻止他玩游戏后,从4楼跳下摔断了腿”
“小学生为玩《王者》,花掉了家里4万元的所有积蓄”
“肯德基养殖3条腿的鸡”
“感冒药胶囊是皮鞋做的”
“池塘养殖给鱼喂养避孕药”
“可乐会杀精”
无论是谣言,还是言论攻击,经常会把企业经营多年的品牌毁于一旦。
那么作为公关经理,我们应该怎么应对这样的言论攻击?这和应对谣言的方法如出一辙。
相信大多数人是这么回击的:
“我们对这种事感到遗憾,但是游戏是无罪的(技术是无罪的)”
“一派胡言,没有丝毫的法律依据”
这样的回击基本上没有任何的攻击力可言,因为回击信息不具备“生命力”
你认为哪一句能得到更广泛的传播,和更容易被人记住:是“一派胡言,没有丝毫法律依据”,还是“小学生玩游戏,花掉家里仅有的4万元积蓄”?
我们都知道,是后者。
比起“没有法律依据”,“花掉4万元”这个说法它更具备生动的细节,具备语言的视觉化。人们无法记住“没有法律依据”,是因为它的抽象,和很难会有场景的想象力。
人类大脑有一个特点:选择性记忆。大脑会选择性地记忆那些“容易被记忆的信息”。
尴尬的是,像“没有法律依据” “我们会保留法律追究的责任”的回击,造成的传播能力和引发大众的记忆的能力,远远比不上“可乐会杀精”“花掉4万积蓄”。
那么优秀的公关们,都是怎么做的?
创造有粘性的信息:
意外、具体形象、可信、情感、故事。
2013年的时候,央视记者发现肯德基的食用冰块比马桶脏。
意外:我们经常食用的冰块,居然那么脏!
具体形象:“冰块脏”很难有直观的感受,但是“比马桶还脏”非常形象而有冲击力。
可信:让他人相信。央视记者的探访
情感:让别人关心和在乎。肯德基坑害的是忠诚的消费者啊!我们都是消费者,也是受害者!
故事:激发行动。我们要抵制肯德基,不能再让外国品牌坑害中国人。
大众在强有力攻击《王者荣耀》时:
意外:学生玩40个小时游戏后中风、为了玩游戏跳楼摔断腿......
具体形象:中风、摔断腿、偷父母4万元......
可信:人民网......
情感:这事就发现在我们的孩子中。
故事:抵制《王者荣耀》、要求开发防止沉迷系统......
当外界都要传播谣言:麦当劳汉堡的肉是蚯蚓做的。麦当劳的CEO克罗克出来辟谣:我们可负担不起蚯蚓的成本。一磅牛肉1.5美元,而1磅蚯蚓是6美元。你们要小心,在汉堡中掺杂了牛肉。
所以,像具备这样“粘性”的信息回击,才能打败谣言,打败他人的言论攻击。
我们所做的,不只有沉默,应当策略性地进行回击。那么,我们应该如何用有“粘性”的信息进行回击呢?
一、实验验证
用实验验证产品的质量,以回击谣言或言论攻击,这是最常用的方法。
美国钢铁大王安德鲁卡耐基,建成了世界上第一座纯钢铁的大桥,横跨密西西比河两岸。他是第一个建造这么长的桥的人。然而,在卡耐基健完这座桥以后,他的竞争对手一直在散播谣言,说这桥不牢固。
于是卡耐基用实验去验证这个谣言,你不是说不牢靠人不能过吗?那我就让大象走过去,这就是著名的“大象过桥”事件。
二、戏剧化的类比
用荒谬的戏剧化的类比,证明他人攻击言论的荒谬。
在人民网报道后,《王者荣耀》的制作人李旻发文,其中有一段如下:
“作为父母,对孩子都有天然的护犊之心。特别是面对那种小时候吃过苦的孩子,当好日子来了以后,会特别心疼。所以,看看到关于《王者荣耀》的负面新闻时,和漫画、电视剧、电影、武侠小说一样啊。就是因为有人沉迷,就都来怪游戏,我们觉得有些委屈。”
这段表述,就是在表达,沉迷是普遍现象。如果就因为这样抵制游戏、抵制《王者》,那么漫画、电视剧、电影、小说都得被抵制。明显抵制其它所有让人沉迷的东西的结论是荒谬的,那么把罪责归于游戏本身、归于腾讯,也是荒谬的。
更有人声援,其类比同样精彩:
“今天王者荣耀让小学生沉迷,玩瘾附体,伤害了很多青少年,我们要求它防沉迷。明天,中国股市让很多散户沉迷,赌瘾发作,让很多散户套牢、炒股甚至有跳楼的,是不是也要让A股开发一套防沉迷系统呢?想到这里,我不禁陷入了森森的思考。
难怪每天只让我们玩4个小时。”
这就是“类比”带来的效果:假设你的攻击言论、谣言是真的,在这些前提条件下,还能推导出哪些荒谬的结论。以证明别人攻击你的依据,同样荒谬。
三、改变回击的对象
二战的时候,美国四处被散播着种族歧视的谣言。
美国政府一开始总是公开宣言“请大家不要相信谣言,事实绝不是这样的”,而这种信息的传播能力是很弱的。
后来,美国政府改变了对应谣言的策略。改而宣传:纳粹德国派遣间谍在我国散播种族歧视的言论,来削弱我们的战斗力,千万不要让他们得逞。
自此,没有人再主动传播谣言,因为人人还怕被当成纳粹的间谍。
那么,腾讯的公关经理,回击指责的媒体,可以改成回击大众,尤其是沉迷游戏孩子的父母。可以这么说:
生活中能让人沉迷的事情数不胜数,自制力不行的人,不沉迷于游戏,也会沉迷于其它事情。要解决沉迷这个历史难题,不是仅仅从游戏开始。孩子的父母要付出责任,而不是把孩子沉迷的责任推给游戏,推给腾讯这家公司。家长没有尽到应尽的责任,没有起到陪伴、教导的作用,因为自己的懒惰不去教导孩子,一有问题,便把责任推得一干二净。这真的对吗?
攻击的媒体只是发声源,传播的是大众。如果大众不再主动进行负面传播,那么无论是攻击的言论,还是谣言,自然都会无疾而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