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联欲推二维码支付,将剑指微信和支付宝?

网联欲推二维码支付,将剑指微信和支付宝?_第1张图片

据最新消息:网联将在本月举行第一期股东大会,召集股东共同商讨标准制定,讨论有关费率收取等重点事宜。

虽然网联作为“第三方支付版银联“逐渐走向接轨,但是难以忽视的信息是,网联成员还会继续就二维码技术标准,规范统一接口的事宜展开讨论。

3月底,网联上线测试运行,完成第一次跨行结算。首笔交易由财付通平台发起,通过微信红包的形式,中行和招行提供收付款服务。

经过一个月的试运行,网联萌发了二维码标准的想法,将与银联开展第一轮博弈,支付界必然又是硝烟一片。

二维码或成第一战

倘若网联的二维码技术标准可以真正上线,那么这将与银联二维码直接形成竞争关系。目前,银联二维码已经有28家银行支持,在前不久的“2017年中国移动金融发展大会“上,工银信息科技部副总张颖也透露将支持银联二维码信息。有工行的参与,银联二维码更具实力。

但同时也暴露了银联二维码的短板——支持银联的全是“清一色”银行系。虽然在去年11月银联对所有非金融机构发布了《关于商请合作推进银联卡二维码支付产品及相关标准规范的函》,邀请非银支付平台加入银联阵营。但截至目前,银联二维码阵营中还没有第三方支付机构的加入。

至于网联二维码,从网联的股东架构分析,网络清算有限公司注册资本20亿元,44家股东中,有38家为第三方支付机构。一旦网联二维码上线,这必定将成为共通的支持标准,支付宝和微信的二维码很大程度上也将实现与网联二维码互认互扫。

未来,国内二维码支付格局或将从支付宝与微信的对决升级为银行系与非银支付系的较量,网联与银联标准的较量。

不断壮大的网联

网联是由央行牵头设立的线上支付统一清算平台,该平台的成立是为了改变第三支付机构直连银行引发的多方关系混乱、监管漏洞、安全无保障等问题。

网联的核心业务逻辑,主要有两点:一是“断直连”,在原有的第三方支付与银行的二元关系中,引入支付清算的统一中枢;二是统一上收第三方支付体系沉淀的巨量客户备付金。

其实,移动互联网时代的背景下,交易的发起和完成已经没有了时间和地点的限制,对于支付而言,线上和线下的界限非常模糊。所谓的“线上支付清算”明显是一个伪命题,也许只是为了削弱“银联”而采取的定位,网联终将不断壮大。

备战调整的银联

银联目前也在对内部组织结构进行调整。据透露,银联正在调整市场、产品、研发三大业务线。新设机构合作部、商业服务事业部、金融与民生事业部、设计推广工作团队、科技事业部、大数据部等职能部门协作运营。

新的组织结构将对原有的会员机构,商家,持卡人服务职能重组,采用事业部运作方式,更有利于垂直商业场景打造。成立云闪付的专项团队,表明银联在加速支付业务的移动化迁移;成立商业服务事业部,目的是为了给各行业提供综合支付解决方案。至于科技事业部和数据部,则是要把磅礴的数据运用起来,催生基于支付而衍生的新商业模式和新技术孵化。

银行与第三方支付

在网联渐渐改变支付格局的时代背景下,银行机构也是蠢蠢欲动,不甘寂寞。

3月底,建设银行与蚂蚁金服达成战略合作,将实现二维码支付的互认互通,技术上由聚合支付提供支持和对接服务,而并非采用同一二维码内核。这无异于“打脸”志在终结“直连模式”的网联。

巧合的是,工行张颖也在2017中国移动金融发展大会透露,除了银联二维码,工行还将支持微信支付,预计1〜2个月上线。

建行合作支付宝,工行链接微信。由此可见,在网联和银联的竞争格局下,银行也有自己的计划。

对于商业银行,账户分类管理最大的作用是把银行和互联网公司竞争条件拉平,互联网公司利用账户切入市场,大规模进入金融领域,而现在银行则通过账户新规,反响利用,将服务输出给到互联网金融平台。

可以预见的是,在帐户分类管理的有利政策下,互联网公司不断向金融领域迈进,银行和第三方支付的合作会不断增加。机遇与困境共存,网联和银联之间竞合的博弈游戏刚刚开始,二维码首当其冲。

你可能感兴趣的:(网联欲推二维码支付,将剑指微信和支付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