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四当这样

    

    前几天在中国青年报上看到了几篇关于大四的文章,基本上都是指责大学课程设置不合理,大四名存实亡之类的观点和评论。

       教育改革,大四也同样需要改革。纵观很多大学的课程安排,大四也确有名存实亡之嫌。大四一年,基本上没有专业课,选修课也很少有人去上。除了找工作,就是毕业论文,而毕业论文的水平和真实性,也是值得怀疑的。所以,这样算起来,大四就只有找工作这一门课了。如果仅仅为了找工作而增加一年的本科时间,不论从学校还是学生来讲,都是得不偿失的。如果这样,大学又何必开设四年,还不如三年毕业,然后自己找工作,这样即节约了教育成本,又能早日投身社会实践。收着同样多的学费,却没有专业知识和能力的长进,大四岂能不名存实亡

       反思自己,观周围的同学也确实如此。大四课程基本上没有了,一开学大家都忙着找工作。找工作是一个不断学习和提高且漫长而艰辛的过程,从中我们确实可以学到不少东西,然而这似乎与学校又有何关系呢?对于已找到工作的同学,他们似乎大四的任务就完成了,每天基本上都是上网打游戏,专业知识完全抛之脑后。大学教育就这样与学生告别了。

       由此看来,大四课程的设置是极其不合理的。现行教育与社会需求的矛盾,最主要的一点就体现在社会实践能力方面,在学校学的知识无法应用于实际的社会生产,无法将知识转化为生产力。那么大学教育以社会需求为向导的话,有一点必须做的就是培养学生的社会实践能力。那么大四就是一个绝佳的时期。我个人认为大四的课程应该做以下事情:

        一、开设就业和创业指导课。这是培养学生就业能力的基础。不仅仅是就业,学校也应该在创业方面给学生做一些辅导。带动一部分学生创业。

        二、学校应该拿出一部分资金,鼓励一部分的学生做实际项目或是创业。既然大四的实际课程少了,那么教育投资也就少了,而学校所收取的学费却是不变的,那么这部分资金自当取之于民、用之于民了。

        三、开展实习活动。由于很多问题,学生很难通过自己找到合适的公司实习,那么学校利用其社会地位和优势,更容易与公司协商洽谈,为学生安排合适的实习机会。

        四、毕业论文应来源于实践。在校做毕业论文由于缺乏实践平台和实际的项目,论文题目往往是空洞而无实际意义的,不容易真正引起学生的兴趣,导致了毕业生论文质量不高甚至是弄虚作假的情况发生。因此大四的毕业论文应安排于实习之中。而且课题也应当更加开放和宽泛,给学生自由发挥和创新的空间

       新任教育部长提出的学校以社会需求为向导的教改革,大四的课程设置也应当迈出改革的一大步了。

你可能感兴趣的:(大四当这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