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学神话的破灭

来自:张之沧,《科学哲学导论》第十二章 科学与真理

 

在本世纪初,爱因斯坦的相对论动摇牛顿的经典物理学之前,至少从弗兰西斯•培根开始,人们就普遍持有科学等同于真理的观念。尤其是牛顿的理论经受住了科学史上三次重大的检验(即关于地球形状的测定证实了牛顿所谓的“地球不是正球体”的预言;哈雷彗星的出现证实了牛顿的论断:彗星并不是神秘的天体,它同样遵循力学规律;海王星的发现再一次显示了牛顿引力理论的真理性)之后,科学戴着牛顿这位“新上帝”的王冠,几乎完全垄断真理,凌驾于一切认识形式和知识形态之上。这正如科学史家J.D.贝纳尔所描述的,自从牛顿的力学和物理学获得巨大的成功之后,“人们开始把牛顿的方法十分不恰当地应用于整个自然科学中去,甚至应用到神学和伦理学中去。……科学第一次变成了一种重要的文化因素;甚至对政治也产生了影响。十八世纪变成了一个理性的世纪,虔诚而保守的牛顿成为法国大革命的先驱。……牛顿已经做了那么多工作,才华不及他的人似乎就不值得去做什么事了。”这就是说,牛顿和科学一起被神化了。

但是,由于科学自身包含着经验与理论、真理与谬误既对立又统一的矛盾本性,在科学的发展演变过程中,总是不断地暴露自身的缺陷,不断地进行自身否定,从而也不断地完善自身。这样,到了本世纪初,当爱因斯坦的相对论问世,打破了牛顿及其理论的神圣权威,成为科学史上第一个“牛顿的征服者”之后,科学等同于真理的信念,也便随之发生动摇。

在科学哲学领域至少从逻辑实证主义开始,或者说至少从逻辑原子主义者罗素和维特根斯坦开始,对主要是来自归纳方法的经验科学的必然真理性就发生怀疑。这时科学哲学中,以“实证原则”作为科学划界标准和检验理论的方法的的实证主义开始衰败,与之相反,怀疑主义、相对主义、不可知主义、工具主义和预设主义开始滋生和蔓延。具体地说,在老实证主义那里,科学作为被经验证实的、完全无误的知识等同于真理。而在罗素和维斯根斯坦那里,就已经认识到只有逻辑推理才能提供必然真理,而在经验科学中,由于经验事实只有重复性,没有必然性,不能从过去的重复中预知未来,归纳法不是一种提供可靠知识的方法,因此现代所谓的“自然规律是自然现象的一种解释”,并把它作为整个世界观的基础的看法,实际上是一种错觉。正是这种错觉,使今天的“人们站在自然规律之前犹之站在神圣不可侵犯的东西面前,正如古代人之站在上帝和命运面前一样。”

逻辑经验主义者卡尔纳普发展了罗素、维特根斯坦的经验科学或然性的思想,提出了两重真理观,认为真理根据其性质上的差异可以划分为两类:经验真理逻辑真理。而一切科学都是表述经验事实的,都是经验事实逻辑系统化的语言系统或命题系统,因此一切科学都是经验科学。与经验科学相对应的是经验真理。所谓经验真理就是根据经验证实原则已经被经验证实的经验命题或事实命题。而一切经验命题都是来自对经验事实的归纳,所谓归纳就是由过去推知未来,由个别推知一般的逻辑方法。用这种方法所获得的真理,当然只能是或然的,不能是必然的。经验事实不能证实科学,之多只能确证科学。科学知识不是完全无误的必然真理,而只是或然真理或概率真理。

你可能感兴趣的:(科学哲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