魔兽,那些一起战斗的青春

10天前跟两个同事在魔兽的首映日看完了电影,除了电影制作本身带来的震撼效果之外,其实更多的是还是对那段青春的回忆,好吧,没玩过游戏的就看到这里吧,否则后面你可能有的看不懂了。

看电影之前,就看到网上很多帖子说看魔兽的一般是三种人,一种是魔兽的玩家,一种是魔兽玩家拉去看电影的媳妇或老公,最后一种是不知道什么是魔兽,就是单纯去看电影的,特别是在电影上映之后,这种论断就更多了。

在后两种人的眼里,他们很难理解,为什么我们对一个游戏如此着迷?甚至到痴迷的程度。其实原因很简单,那是的一段青春。

魔兽刚兴起的时候,我还在读高中,只是隐隐约约知道有这个游戏,但是穷学生一枚,点卡消费不起,再加上学业的压力,对于这款神作并未真的去玩。真正开始游戏的时候,大概已经在在读研的时候了,那个时候已经进入“80年代”。

很多资深玩家估计会说,你已经错过了魔兽的高峰和辉煌,当然,抛却魔兽运营的问题,来说说一个“80后”的体会。

1.关于升级。魔兽的人物升级跟好多网游一样,基本都是做任务完成的,但魔兽的任务却是一大亮点。在那个没有任务插件的年代,完成一个任务,基本都是靠着不断的任务分析和提示,已经朋友间的摸索进行的,在完成一个主线任务的同时,几乎经历了一个电影的过程,那种清晰的任务情节设定,以及游戏世界观的理解,几乎贯穿了整个游戏,也把枯燥的升级,变成了一个有乐趣的过程。

2.关于副本。区别于《传奇》之类的游戏,魔兽的副本模式,为每个进行副本的团队提供了独立的游戏空间,而每个人在副本的重要程度几乎都决定了是否能够打通(碾压除外),也就是团队的力量。

3.关于团队。这也是我最欣赏魔兽的一点设计。我没有体会过40人团的盛况,但25人团已经让我记忆深刻。组建一个团队,从团长的喊人就处处充满着策略,团队的人员组成直接体现团长的战术水平,不同的副本需要T的数量不同,除了必须抗压的主T之外,能否找到可以切DPS的副T,也是考验团长的能力和水平。DPS的数量和质量,特别是职业的选择和输出能力的判断,决定了副本了通关可能;多种治疗的选择,还是某个BOSS的针对性设计,也在考量团长的整体眼光,甚至好的团长,还能找到足够的替补,毕竟好多替补都是要“染进度”的。

4.关于指挥。指挥不等于团长,除了碾压本之外,一个好的指挥至少等于半个团队的战力,特别是在开荒的时候,能够发现并且研究出打法,在第一时间做出来判断,太难了。

5.关于战场。这是我最喜欢的地方,区别于副本,这里不光是可以秀操作的地方,而且可以参与40人团的地方,这是最考研团队指挥能力和组织能力的地方。

你可能感兴趣的:(魔兽,那些一起战斗的青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