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键词: 数字安防|产业转型|制度创新|高质量发展
2020年3月29日至4月1日,习近平总书记疫情后首次出京访问考察选择浙江,对这个长三角省份在疫情下全国各省经济下行危机时刻展现的韧性表示肯定,并强调统筹推进疫情防控和经济社会发展工作,奋力实现今年经济社会发展目标任务。在此次访问中,值得关注的是总书记对浙江当前和下一时期经济发展重点给于明确指示。指出要加强对国际经济形势的研判分析,及时制定有针对性的政策举措,保持国际供应链畅通,保障各类经贸活动正常开展。要推出招引人才、促进创新的实招硬招,不断深化供给侧结构性改革。要抓住产业数字化、数字产业化赋予的机遇,加快5G网络、数据中心等新型基础设施建设,抓紧布局数字经济、生命健康、新材料等战略性新兴产业、未来产业,大力推进科技创新,着力壮大新增长点、形成发展新动能。要深入推进重要领域和关键环节改革,加大改革力度,完善改革举措,加快取得更多实质性、突破性、系统性成果,为全国改革探索路子、贡献经验。
2020年6月17日至18日,为深入学习贯彻习近平总书记考察浙江重要讲话精神,浙江省委十四届七次全体会议作出相关决策部署。2020年7月9日上午,省长袁家军主持召开浙江省数字经济发展领导小组全体会议,审议通过《浙江省国家数字经济创新发展试验区建设工作方案》等文件,强调深入实施数字经济“一号工程”,全力创建国家数字经济创新发展试验区,抢占数字经济竞争制高点,不断激发高质量发展新动能,为建设“重要窗口”增添澎湃动力。
笔者认为,从国家最高领导人的赴浙讲话到浙江省决策层部署跟进,浙江数字经济发展已在“危中求机”中迅速推进。总结而言,有三点重要信息:一是中美冲突升级和疫情全球蔓延等国际政经变化形势下,保持国际供应链畅通的重要性;二是浙江要抓住产业数字化、数字产业化的数字经济发展基于,加快本地产业布局;三是浙江要深入改革营造政策环境为全国改革探索路子、贡献经验。因此,浙江的未来发展主要在数字经济,数字经济的初级阶段就是传统产业的数字化转型,制造业数字化转型是浙江数字经济发展的重要支撑,在这一过程要打通关键性政策壁垒营造经济发展制度环境,而浙江要作为新时代全面展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优越性的重要窗口。
数字安防看浙江!近年来,随着安防与互联网、物联网、云计算等技术融合,视频监控高清摄像机的出现,安防产业正向数字化、集成化、网络化、智能化、民用化发展,各行业对摄像头的应用需求已经从单纯的安全防范向高清、智能、智慧的远程可视化管理发展。
浙江拥有着海康威视、大华技术、宇视科技、大立科技、中威电子等一批数字化安防企业,并连续多年入围全球安防50强和中国十大安防品牌等榜单,视频监控产品如DVR、NVR、摄像机等长期占据全球市场的前几位,领军企业行业地位持续稳固。在视频监控领域,海康威视、大华技术、宇视科技在全球CCTV以及视频监控设备市场取得中国前三甲和全球前四甲的佳绩。而与此同时,各类专业化的安防产品生产商和集成商,在这片创业热土上不断涌现——从事民用红外热像仪制造的大立科技、从事数字视频光纤传输技术领域的领先者中威电子,从事安防软件和产品研发生产的银江股份、浙大网新、巨峰科技、天视智能,具有安防芯片生产线的士兰微电子,从事生物识别领域研发生产的中正生物、维尔生物,从事安防系统集成和设计施工的建达科技、浙大快威、金程科技……,尤其在疫情期间,部分安防企业通过技术创新和产品服务为国家和全球抗疫行动贡献了自身价值。
2020年3月13日,浙江省委、浙江省人民政府发布《关于以新发展理念引领制造业高质量发展的若干意见》(浙委发〔2020〕6号),文件强调为深入贯彻习近平总书记关于制造强国战略重要论述精神,以新发展理念引领制造业高质量发展,建设全球先进制造业基地,促进经济高质量发展走在前列。
上述6号文提出了引领制造业高质量发展的七方面重点任务。包括建设全球先进制造业基地、增强企业活力、完善制造业创新体系、培育先进制造业集群、推动制造方式转型、完善和优化全球化产业链、优化制造业发展环境。文件是新时期浙江省委、省政府贯穿中央方针政策,结合浙江省产业特征,审时度势,在面临中美贸易冲突及新冠疫情等背景下引领制造业转型升级和高质量发展的谋篇布局。
浙江省制造业高质量发展思路清晰,并部署了三步走战略目标。第一步是短期,在2020年,制造业在疫情影响下全面恢复并确保实现全年目标,制造业增加值占全省生产总值比重保持在34%以上,制造业高质量发展成为高水平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显著特征。第一步是中期,到2025年,全球先进制造业基地建设取得重要进展,制造业增加值占全省生产总值比重稳定在三分之一以上,数字经济核心产业增加值占生产总值比重、高技术制造业增加值占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比重均提高5个百分点,制造业投资增速高于固定资产投资平均增速,劳动生产率达到35万元/人以上,研发经费占营业收入比重达到2.5%以上,智能化、绿色化、服务化水平全国领先,数字经济、生命健康、新材料等领域产业基础能力和创新能力明显提升,形成若干世界级先进制造业集群和标志性产业链,形成一批世界一流企业、单项冠军企业和行业标准、国际品牌,形成国际一流的制造业生态,建成国内领先、有国际影响力的制造强省。第三步是长期,到2035年,高水平建设具有国际竞争力的数字经济、生命健康、新材料创新高地,持续领跑制造形态变革,基本建成全球先进制造业基地。进一步分析6号文,不难看出数字安防作为浙江省委、省政府谋划布局的新兴产业之一,也是制造业数字化转型的重点产业。
(一)战略问题一:如何培育先进制造业集群
浙江数字安防产业高质量发展首先面临培育先进制造业集群的问题。这涉及先进制造的各项资源如何有效配置?虽然在杭州滨江等区域有着数字安防几大龙头总部基地的聚集,但是否已经具备“先进制造业集群”的特色,有效配置国内上下游各项资源,从制造提升到智造(先进制造),这显然需要进一步对于包括原材料、技术等的资源整合。根据6号文的要求,要加快培育数字安防产业在内的世界级先进制造业集群。强调对标国际先进水平,重点培育数字安防、汽车及零部件、绿色化工、现代纺织和服装等万亿级先进制造业集群和数字产业、高端装备、生物医药、新材料等战略性新兴产业集群。
6号文还强调统筹引领性研发机构、产业创新联盟、“万亩千亿”新产业平台、大项目好项目、龙头企业和单项(隐形)冠军、产业链生态等培育发展,梯度推进新型工业化产业示范基地卓越提升,提升集群核心优势。加强和创新集群治理,构建“一集群一机构”的新型集群发展促进机构体系、开放协同的公共服务体系和精准有效的政策支撑体系。
为贯彻落实我省制造业高质量发展大会的精神和有关部署,浙江省智能制造专家委员会在下一步的工作中将聚焦创建世界先进制造业集群这一目标,以培育“415”产业集群为主要任务,充分发挥智能制造专家的智慧和力量。浙智专委还组建了数字安防产业集群专家指导组推动浙江省数字安防产业集群发展成为具有国际竞争力的先进制造业集群。2020年7月30日至31日,浙智专委数字安防产业集群专家指导组赴江山启动工作,实地调研江山数字消防产业发展现状。同时,浙江省安全技术防范行业协会也正积极整合政府、产业、研究机构资源,与浙江大学非传统安全研究团队积极合作,共同筹建浙江省数字安防与非传统安全研究院,发挥产业智库功能,为产业发展中的重大战略发展问题开展研究与咨询,并中国(杭州)数字安防大会、非传统安全国际论坛等为智产研搭建交流合作平台,共推产业发展。
(二)战略问题二:如何完善和优化全球化产业链
当前,中美贸易和高科技领域冲突升级,尤其是2018年以来美国以所谓“国家安全”为由针对我高新技术企业的全产业链封杀。华为智能安防(机器视觉)、海康威视、大华科技等都在美国启动的一系列制裁措施中面临考验。一方面是美欧市场短期萎缩;另一方面是整个产业链涉及的原材料、制造工艺、专利技术等的卡脖子问题。因此,6号文强调在构筑开放共赢、内外联动、扎根浙江的产业链全球布局。坚持立足浙江发展浙江、跳出浙江发展浙江,以“在浙江制造”与“同浙江制造”相结合来提升浙江制造品牌。支持龙头骨干企业全球布局,共建科创平台,加强“一带一路”国际产能合作,强化重要资源、技术、产品多元化供应和互利合作。引导和支持“走出去”企业将研发设计、高端制造、管理总部等环节留在浙江,推动海外企业本地化,加强境内产业园与境外经贸合作区的产业链合作,实现“走出去”和“引进来”相互促进。
在6号文关于“培育十大标志性产业链”中,要求着眼全球产业分工协作和产业链重构,制定专项实施方案,重点打造数字安防、炼化一体化与新材料、节能与新能源汽车、现代纺织、集成电路、智能计算、网络通信、智能装备、智能家居、生物医药等标志性产业链。数字安防作为提及的第一大标志性产业链,应聚焦关键核心技术和短板技术,实施产业链协同创新工程。更加注重产业链安全和韧性,完善监测评估机制,实施一批重大强链补链项目,深化全球精准合作,推动重大项目纳入有关专项和产业基金支持计划。
要使得全球产业链上下联动不出现脱节,需要有全球化视野,全产业链思维,集聚和梳理安防企业在技术工业、原材料、核心人才等的薄弱点,谋划数字安防产业形成集科研开发、制造生产、集成应用、运维服务等各环节为一体的完整产业链体系,并使产业链配套企业的创新及专利形成有益互补。必须看到,这是一个全球化的时代,即使面临短期的国际冲突和宏观环境变动,全球化国际合作依然是大势所趋,没有一家企业可完全靠自身解决所有的核心技术、原材料和人才等问题,这即不经济也无效率。如何在国际政治冲突环境下在经济领域依然能内外联动,确保产业链核心方面掌控在手是需要企业、政府、社会第三方共同考量的战略性难题。抓核心放次要,赶紧补足短缺链条是正途。而在市场方面,要进一步加强“一带一路”国际产能合作和市场拓展,以填补在美欧市场紧缩带来的国际份额缺失。
(三)战略问题三:如何营造“一件事”集成改革的制度环境
浙江历来是地方政府创新和社会治理改革的前沿阵地。“最多跑一次”正是在浙江首创,引领了中国地方政府管理现代化改革的步伐。浙江也是利用其数字技术在经济领域最早普及线上支付的地方,扫码乘坐地铁、公交畅通无阻。浙江在此次疫情期间更是首创提出使用“绿色健康码”的省份,应用数字技术推动了大人流的监测管控。这些举措背后是浙江地方政府在治理理念上与时俱进的变革和创新。随着新一轮科技革命和产业变革加速突破,浙江数字经济将迎来新一轮爆发式增长。如何抢抓万物互联的时代机遇、后疫情时期数字经济加速发展的历史机遇、推动经济复苏重要窗口期的政策机遇、国家数字经济创新发展试验区建设的战略机遇,积极应对数字产业链短板、民营企业数字化转型不快等新挑战,善于危中寻机、化危为机,以技术推动、产业带动,更需要面对的是在制度层面如何实现推进政府、经济、社会一体化的数字化转型,形成数字赋能制度变革驱动和保障高质量发展的浙江方案。
正如袁家军省长在推进数字经济领导小组会议时强调,要聚焦目标任务,以数字经济新型生产关系为基础,落实数字经济五年倍增计划,协同推进一批政策试点、设施试点、应用试点、专项工程试点,加快建设国家数字经济创新发展试验区。加快推进数字新基建,推进5G基站建设与“一件事”集成改革,深化“1+N”工业互联网平台体系建设,做大做强大数据中心,谋划建设超算中心,助力数字经济高质量发展。加快推进民营企业数字化,着力推进企业智能化改造,提高贸易数字化水平,促进数字经济军民融合发展,不断释放经济潜力。加快推进生活数字化,实施数字生活新服务行动,大力发展消费新业态和新零售,加快建设移动支付之省。加快推进数字产业化,聚焦软件、数字安防、集成电路等领域,打造一批标志性产业链,做大做强特色产业集群,大力发展数字金融,谋划布局未来产业,以产业链为抓手打通国内循环。
在制度层面,浙江势必要进一步加快提升数字化治理能力,聚焦“掌上办事之省”“掌上办公之省”目标,深入推进政府数字化转型,加快“城市大脑”建设,提升社会治理智慧化水平。同时,加强数据开放和安全,主动融入和推进数字长三角建设,统筹做好公共数据开放应用、地方立法和信息安全防护等工作,确保数字经济“列车”既稳又快。
当然,制度环境的建设不是政府一家之事。党的十九大报告提出,“打造共建共治共享的社会治理格局。加强社会治理制度建设,完善党委领导、政府负责、社会协同、公众参与、法治保障的社会治理体制,提高社会治理社会化、法治化、智能化、专业化水平”。推进多元利益相关方共治是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的重要体现,是数字时代安防产业发展的必要前提。这迫切需要进一步解放思想,协调解决各关键环节制度障碍,为浙江数字经济高质量发展提供有力保障。
作者:周章贵 博士
国际安保行为守则协会(ICoCA)观察员,OSS国际协作中心秘书长,浙江大学非传统安全与和平发展研究中心海外安全与安保研究团队负责人,浙江省数字安防与非传统安全研究院执行副院长,CGE高级研究员,持联合国安全与安保部(UNDSS)外勤安全高级证书,塔里木大学非传统安全与民族发展研究院特聘教授,中国—上海合作组织国际司法交流合作培训基地非传统安全研修中心主任,阳光时代律师事务所顾问。
往期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