刘项原来不读书啊!
乌角道人
公元前206年12月某天,项羽军团进入咸阳,这一天距项梁和项羽在公元前209年9月在吴县(江苏省苏州市)刺杀郡守、扯旗造反仅相距三年零四个月。
可惜项梁已死了很久,他不能分享侄儿胜利的喜悦。
项羽对这个垮台的帝国怀有深仇大恨,他在进入咸阳后公报私仇,实施了“三光政策”。
人员基本杀光。他诛杀了被关在监狱中的秦降王嬴子婴及故秦帝国大臣,并在咸阳再一次实施屠城暴行(屠咸阳,杀秦降王子婴)。
财宝美女基本抢光。咸阳城及秦王宫中的一切珍宝、财富、美女被项羽军团洗劫一空(收其财宝、妇女)。
宫殿房屋基本烧光。据说,这场被项羽点燃的大火直烧了三个月方才熄灭。那座被杜牧倾心描绘的“覆压三百余里,隔离天日……五步一楼,十步一阁;廊腰缦回,檐牙高啄”的,传说中宏伟壮丽、美轮美奂的秦王宫殿“阿房宫”就此变成一堆焦土。
楚汉剧照
秦帝国已然消亡,项羽拥有天下最强大的武装兵团,坐庄天下,成功地由造反派变成了执政者。他应当思考的是如何稳定时局、安定人心,把工作重心由破坏变为建设。
而从项羽进入咸阳后表演的杀降、屠城、抢劫、大规模放火破坏等节目来看,他的确是个有暴力倾向、目光短浅、不懂政治、不知所谓的家伙。
我们也要对项羽的高级参谋范增老师说声遗憾,事实证明,这个被誉为“好奇计”的老先生眼光和政治段位有限。
四百二十九年后(公元223年),刘季的后裔,蜀汉帝国的开国皇帝刘备在即将伸腿断气的时候,曾经语重心长地告诫他的傻儿子:可干可不干的好事一定要干,可干可不干的坏事一定不要干(《三国志•蜀书•先主传》:勿以恶小而为之,勿以善小而不为)。
我认为,这十四个字意味深长,绝不仅仅是“人之将死,其言也善”的普通遗嘱,它蕴含着一个政治老人一生的经验总结,那就是:多种花,少栽刺。尽量争取人心!
可惜以项羽的年龄(时年二十七岁)和智商,他不可能有这么深刻的领悟。他只图一己一时之快,无意义地在秦人心中埋下仇恨的种子。
现在,故秦王国的居民们无比怀念那个废除秦朝苛法,虽然抢劫但见好就收的刘季。
刘季来了只要钱,项羽来了不只是要钱而且要命。
刘邦多少还是比项羽受欢迎点
杀完了,烧完了,抢完了!该干的事情都干完了!
一切似乎都结束了,曾经繁华的咸阳城已成鬼域!项羽现在意兴阑珊。是该回去的时候了。
项羽打点行李,整顿队伍,带着他的财宝、美女、雄壮的队伍准备东返——回家!
这时,有一个读书人站出来阻止项羽,他的建议是,请项羽趁势建都关中,因为这里山川险要,被四座要塞(萧关、武关、函谷关、散关)拱卫,而且土地肥沃,经济发达,在此建都,正是掌控天下的根本。
提建议的这个读书人到底叫什么名字,谁也说不清楚。扬雄先生在《法言》中说这人姓蔡,班固先生在《汉书》中又说这人姓韩,司马迁先生最是偷懒,含糊称之为“说者”。
固然后来史家对提建议这人的名字很含糊,然而一致认为这人提出的观点很不含糊,极有见地。
国都是国家的政治、经济、文化中心,建都何处往往令历朝开山老祖大费思量,归纳起来,选择建都所在通常要从四处着眼:
一是有险可据,易守难攻,国都好比国家的大脑,必须确保万全,规避一枪爆头的危险;
二是要交通便利,非如此不能政令四达,制内御外;
三是要土地肥沃,经济发达,经济基础决定上层建筑,国家统治集团的正常运转也是需要物质保证的;
四是风水堪舆,这玩艺玄之又玄,属于唯心主义的范畴,但历代帝王显然都没好好学过马克思主义辩证法,不大讲历史唯物主义,风水如何的确是他们考虑建都地的重要因素。
举个例子,据说中国历史上政治成就最高的半仙诸葛亮先生曾经看过吴国都城建业(今南京市)的风水,他老先生给下的批语是“钟山龙盘、石头虎踞,是帝王之宅”。于是后来有东晋,南朝的宋、齐、梁、陈,南唐,明,太平天国,中华民国先后按诸葛半仙的建议在南京建都。
最新研究结果表明,诸葛亮其实是一个大忽悠,他皮里阳秋,糊弄吴王,他看出南京作为国都的风水存在大问题,应当是“帝王之阴宅”。事实上,以上包括东吴在内的十个倒霉王朝大都国运不久,而明朝是特例,侄儿朱允炆惨被叔叔朱棣篡位失国,明朝迁都北京。
群雄并起的年代
闲话少叙。综合以上诸要点,我们得出结论,定都关中的建议放眼长远,立足当前,高屋建瓴。
然而项羽显然不这么认为,他拒不采纳这建议,坚持要回家。
项羽的理由是,俺现在发达了,就要回家显摆,不然好比穿着LOUIS VUITTON的品牌男装,顶着LOTOS的高档眼镜,戴着ROLEX的手表却行走在夜晚,无人欣赏,无人喝彩,有啥意思?(富贵不归故乡,如衣绣夜行,谁知之者!)
建议提完了,不被采纳。事情应当到此为止了。
然而建议人很郁闷,他的智慧得不到应有的尊重。这个聪明人办了一件极其愚蠢的事情。
他对外发出牢骚感叹:有人说楚国人智商低级,如同穿了衣服,戴着帽子的猕猴,看来果然如此!(人言楚人沐猴而冠耳,果然。)
他成功地为我们制造了一个成语“沐猴而冠”,他为制造这成语付出了惨痛的代价。
铁腕领导项羽对这评价很不高兴,他采取了极严厉的手段:以这可怜的书生为原材料,煮成了一锅原汁肉汤。
道不行,乘桴浮于海。在这一点上,这儒生真应当向祖师爷孔丘先生好好学习,他老人家是个精于世故、明哲保身的老滑头,他的意见是,合理化建议如果不被领导采纳,就弃之而去,大家互不相扰,各玩各的,不须也不值牢骚。
五年后的公元前202年,变成了汉高祖的刘季听从智囊娄敬和张良的建议,最终决定建都关中,营建长安城,用实际行动验证了这建议的正确性。
最后的胜者只可能有一个人
人间薄凉,各有沧桑
乌角道人|湖北省作家协会会员
铁路职工,本名李康
爱沽酒,间读史
闲散散,懒洋洋
生无异象,世居襄阳
少无大志,安享小康
闲说古人,不问沧桑
十米阳台,干净情怀
图片来自网络
ID :shimiyangtai