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文摘要:
本文是在学习张亮(互联网运营大牛)的付费课程《有效打造你的个人品牌》后,对写作运营的思考。希望你有所收获。
注重客观数据的收集,加强数据导向和反馈,是正确评价自己的关键,希望我抓住数据评价的理念,充分利用自己可得的数据来指导自己的写作行为。
另外,文末有武志红老师的心理学,请注意查收。
上一篇文章中,我们讨论了个人写作品牌的“持续输出,巧妙借力”问题,详见《打造个人的写作品牌:第三步》。
今天接着分解张亮(畅销书《从零开始做运营》的作者)的精品课《有效打造你的个人品牌》的最后一步:收集反馈,加强迭代。
这一步的核心理念是:加强数据的运营意识。需要做到两点:一是“重视数据”;二是“提出假设并验证”。不过,这两点只是手段,更重要的是通过反馈,来进行自我调整和优化,迭代自己的个人品牌。
用反馈指导品牌迭代的具体实操步骤有:
(1)利用好公开数据和手头已有数据,找到数据中的变化和不寻常之处,试着分析原因。
(2)提出假设,拿出对应的方案。
(3)通过不断验证假设,不断优化方案。
下面,我将按照上述三个步骤将自己的困惑和思考呈现给大家。
/ 01 /数据初体验
在写过一段时间的童鞋们,可能也有过以下感受。
(1)投稿的时间不同,结果会有很大不同
7点前投稿被接受的可能性很大。比如,我写的这个系列,第一篇和第二篇,有着同样的问题——文中提到了某个公众号,但第二篇却因这个问题被拒稿。是不是因为编辑们刚刚起床,心气儿比较顺,这就不得而知了。
不过,类似的情况却发生过多次。
(2)长期有规律的发文,更容易吸粉
写到某一个阶段,关注我的人突然有规律的增多,每天至少30人。起初以为这是偶然事件,没在意,持续好久后,自我感觉良好的认为:这是写作到一定时间后,理所当然的结果。甚至还天真的想过:是不是被放在了推荐作者栏里。但在某一天停更了一篇后,这种情况就结束了,现在每天新增关注不到10人。O(╥﹏╥)o
(3)关注度高的某些专栏不值得去投
有些专栏关注度很高,但每投必中,我甚至猜想,这些专栏根本就没有审稿人,默认状态就是接受任何稿件。这种专栏之所以这么多人关注,大家只是为了投稿方便。时间久了,谁还会看,这不就成了“垃圾场”!你怎么舍得将自己辛辛苦苦写的文章投到那种地方。
相反,有些关注度低的专栏反而因为严格的审稿制度和态度,具有较强的粘性,值得我们格外关注。
/ 02 /数据运营意识
的日活跃用户为230万(数据来自网络,2017年4月),活跃度越高,文章被看到的机会越多,码字的童鞋们要高兴了。
官方版块共计79个,可以说是包罗万象。我专注于家庭教育,所以重点关注表1中的几个专栏。
表中“关注度”是按照关注人数进行排序,容易理解;“竞争度”是基于这样的考虑:看的人多写的人少,说明竞争程度小;反之,看得人少写的人却很多,说明竞争程度大。我们最好选择“关注度”和“竞争度”都靠前的专栏,比如“心理”专栏,这样更容易“于万军群中杀出一条血路”。
表中还反应出另一个信息:“教育”和“婚姻育儿”两个专栏的竞争最激烈,尤其是“婚姻育儿”专栏,10个关注专栏的人中,平均竟然有1.6篇文章,而且关注该专栏的总人数相对来说还最少。也就是说,相较于其它领域,大家都爱在家庭教育领域中发表自己的观点,想脱颖而出就会更难。
这么一分析,不禁吓出一身冷汗。
看来我应该拓展自己的思路,死守一个领域只会让我逐渐失去竞争力,我应该努力拓展其它维度,比如心理学,然后通过不断的“读书”增加输入,让自己有更多的“想法”,才能更好的滋养我最终的目标:“教育”和“婚姻育儿”。
/ 03 /助你一程
便于你分析自己的写作格局,我帮你列出了“关注度”排名前19的官方专栏,详见表2。
综合分析表2的数据,我为你列出了排名前十的专栏(排名分先后):心理、哲思、短篇小说、读书、美食、旅行•在路上、奇思妙想、谈写作、历史、散文、想法。供你参考。
看来,如果我要想让自己的写作更具吸引力,还应该学会讲故事,就是“短篇小说”的能力。
希望本系列的文章对你有帮助,通过分析,我已经勾勒出了自己需要改进的地方,希望这些文章对你也有帮助。
回顾这些文章可点击下面链接。
《打造个人的写作品牌:第一步》
《打造个人的写作品牌:第二步》
《打造个人的写作品牌:第三步》
#心理学知识24#
成为你自己01│内部动机和外部动机:这是人们做事的两个基本动机,但有的人属于前者,有的人属于后者。外部动机也称为表现型人格,他们更看重外部的对自我的评价,做事情动力也源自于外部,是否能得到他人的认可,很在乎他人的感受,都是这种特质的表现。内部动机也称为进取型人格,他们做事的动力源自于内心,一件事情是否值得去做只是因为这么做让他们自己感到很开心。可以说,我们应该争取做内部动机的人,也就是要努力成为一个进取型性格的人。
心理学故事:一群孩子在老人门前嬉闹,几天过去了,老人难以忍受。于是,他给了每个孩子25美分,并且对孩子们说:“你们让这个变得很热闹,我觉得自己年轻了不少,这点钱表示谢意。”——孩子们第二天又来了,老人给了孩子们15美分。孩子们觉得还能接受。——但第三天,老人只给了孩子们5美分。孩子们勃然大怒:“一天才5美分,知不知道我们有多辛苦”,他们发誓再也不为老人玩了。
——来自《武志红的心理学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