好妙的工具箱

王爱丽  焦点网络高级一期  洛阳(18.9.27)持续原创分享第493天(春雪原创分享第627天)坚持读书打卡218天

一口气儿听了韦志中网校工具箱3.0版的1——3讲,3——5讲,3——7讲,时长近六个小时,我的整体感受是——妙!

“火箭技术”、“戴高帽”、“内外圈”、“盖章技术”、“屏风技术”……让人耳目一新。看似游戏的各种体验技术,让参与团体成长活动的所有人员,在轻松中感受团体活动技术背后的各种理论技术的魅力。

真心佩服韦志中校长的睿智。“要在理念上下功夫。”说的多好啊!这句话说的是学习理念,生活理念。说要把你头脑中闪现出的妙着捕捉住,然后明确、完善、应用。

他之所以这么说,是因为他的工具箱里所有的技术,所有的工具,都是他在某种特定情境下产生了想法,然后立马付诸行动形成的。或做成道具,或形成一种新的活动方案。有的是借鉴改良别人的,比如“披风技术”;有的纯粹属于原创的,比如“石头的技术”。

不仅这样,“本会团体”的创立,几十本心理学专著的诞生,都是这位思维活跃的,一心一意做心理学的研究和实践的心理学大咖成长思维,或者说发展思维的结果。

记得早年,老师们在听专家的讲座时,常有这样的感受:这种方法我也用过,那种方法我也想过。专家是什么?除了扎实的理论基础外,更多的是把自己的一些经验和教训进行归纳、总结,提炼、改良,最终形成体系。

今天和孩子们一起学习茨威格的《列夫托尔斯泰》时,让同学们边读书,边在脑海中勾画画面。老师叫停时,各自回忆脑海中的画面特点,用一个词,一个短语说出自己的感受,感悟这样的感受是怎么得来的。学生不仅把握了茨威格笔下托尔斯泰的特征,还深刻的感受到茨威格生动、鲜活的语言特色。课堂上,看着孩子们阅读、分享兴趣高涨。我觉得这样的学习方法,对于这样一群基础一般,有一部分基础特别差的孩子来讲,也是一种很不错的方法。

如果能够把工作中的奇思妙想,或有成效的方式方法积累起来,是不是也可以形成一套“工具”,建立起自己的“工具箱”呢?

工具箱的工具,妙!

韦老师的勇于实践、乐于创新的品质,绝!

你可能感兴趣的:(好妙的工具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