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16岁怀揣150元“巨款”来到上海,睡桥洞的农村少年,再到2017年开好车、住好房、开办公司的小裴总,没有人知道裴承前这些年来究竟经历了些什么。
“我送过桶装水、修过自行车,甚至还被人抽过耳光,但我很清楚,这些只不过是成功道路上的绊脚石。”
“零公里”是裴承前创立的速递服务平台,它针对传统的快递配送模式进行优化,实现了快件包裹的集中收揽与配送,大大降低了企业与快递公司的物流成本。
目前,公司业务已经免租金入驻了包含上海中心、金茂大厦在内的一百多家甲级写字楼,为上万家企业提供安全、便捷的服务。
“末端革命时代即将来临”
零公里创始人裴承前
成功的背后是艰辛的付出
用“逆袭”来形容裴承前的经历,应该是再合适不过了。
裴承前来自于盐城阜宁,16岁时,他来到了车水马龙的上海。除了父亲给他的150元之外,一往无前的决心是裴承前唯一拥有的财富。
为了生存,裴承前不得不做一些别人都不愿意做的工作。送桶装水、发传单……他做遍了各种脏活累活,然而即便是一天从头忙到尾,手头的收入也没法让他找到一处合适的住所。迫于无奈的裴承前只能勉强地睡在马路上或者是桥洞里。生活不是电视剧,但生活远比电视剧残酷。
直到第二年,裴承前才获得了一份正式的工作——送快递。在那个买不起汽车而电瓶车又尚未出现的年代,自行车是快递员唯一的交通工具。载着满满的包裹,从宝山骑到嘉定,再急急忙忙地赶去浦东机场,这是17岁的裴承前再普通不过的一天。
直到某一天,裴承前从老乡那里意外地获得了3000元,这让他突然萌生了创业的想法。
“依旧是送快递,但这一次是为自己而干。”创业不需要太多东西,一部电话、一沓名片、一叠报价单、一个热血的少年,这就足够了。
和所有上门推销的销售人员一样,裴承前跑遍了静安区的商务大厦,挨门挨户地介绍自己的快递业务。“被保安赶出去是常事,大不了绕一圈再回来。”但有一件事情,让裴承前印象深刻。
那是在裴承前日常扫楼的过程中发生的一件事,“我刚把报价单和名片递了过去,还没开口,那个经理就把这份东西撕得粉碎,当着众人的面,狠狠地砸在了我的脸上。”
裴承前还没缓过劲来,那位经理不由分说,立马又上来给了他一巴掌,差点把瘦小的裴承前打翻在地。还没站稳,就又被粗鲁地推出门外,一屁股坐在了地上。
望着紧闭的大门,裴承前的眼泪止不住地流了下来。
“那时候我就告诉自己,将来一定要出人头地!”想到这儿,裴承前“蹭”一下就从地上站了起来,擦了把眼泪,拍了拍裤子上的灰,带上标准式的笑容继续按响了下一家公司的门铃。
就是这种不服输的性格让裴承前收获了成功,生意路途越走越宽,迪士尼、prada都是裴承前的种子客户,而由于年纪尚小,合作伙伴们都亲切地称他为“小裴总”。
16岁时露宿街头的少年,一定想不到20岁的自己能够在上海买房买车。当年普通白领口中“没文化”、“没教养”的落魄小子,如今却能够在上海交大给高材生上课。这一切,都是源自裴承前的努力。
暗藏隐患的行业现状
快递员作为快递行业的基石,有着非比寻常的重要性,然而他们的生存现状却没有得到行业与社会的足够重视。
目前全国约有170万从事快递业务的人员,平均月薪约为4000元,仅有1%的快递员能够拿到8000元的月薪。
在低收入的背后,快递员背负的是每日12-15小时风雨无阻的高强度工作,以及无社保、公积金的隐患。
传统的收发件模式需要快递员利用电瓶车、电动三轮车甚至是摩托车进行配送,载具乱停乱放的现象屡见不鲜,而快递员还需承担快件丢失甚至是载具被偷的风险。
此外,越来越快的工作节奏使得快递员遭遇交通事故的几率逐渐上升,对公共交通安全造成了一定的不良影响。
据统计,2015年全国快递派送总量已达206亿,预计2020年将达到惊人的1000亿,而所需的基层快递员人数将突破500万。
随着包裹数量的逐渐增多,要想保持高效的配送服务,扩招快递员是各大快递公司目前解决这一难题的途径。但这样的解决办法在裴承前看来并不靠谱。“到2020年,快递行业根本不可能招满500万快递员!”
从目前的快递员人群结构来看,20-30岁的青年男性占了大多数,而快递员这份职业需要年龄与精力作为硬件基础,只有很少一部分的快递员能够在4年之后依旧留守在目前的岗位。况且,快递员本身就是一份流动性很高的职业。
而在2020年,快递员职业的适龄人群多为95-00后,其普遍的高等教育经历以及独生子女身份使得这批青年在职业的选择上更不倾向于压力较大的快递行业。对于本就招不满人的快递行业而言,这无疑是一个噩耗。
解决快递行业的痛点
“要想提高快递员收发件的效率,就必须在末端建设上做文章。”正如裴承前所说的那样,其实国内几家规模较大的快递公司早在几年前就在末端市场做了不少的投资与尝试。
从最初顺丰推出的“嘿客”,再到圆通的“妈妈驿站”,还有百世汇通的“邻里”、韵达的“速邸”,各家快递公司争先恐后,赶忙着建设自家末端投递网店。甚至连天猫、京东等电商平台也相继推出了各自的自提点。
每家快递公司或电商平台的末端网店都有着不同级别的资金投入,装修风格、服务理念、店铺职能也不尽相同。它们之间唯一的共同点就是:入不敷出。
究其原因,是由于网点资源的不充分利用。A公司的末端网点自然是不允许其竞争对手B使用的,而自身的业务营收又无法弥补网点经营的高额成本费用。B公司为了跟上竞争对手A的步伐,无奈之下也只好搭建自己的末端网点。在市场的压力下,两家公司毫不意外地都陷入了亏损之中。
同样承受着巨大压力的还有办公写字楼。一方面,快递员随意出入写字楼,对物业管理而言是巨大的考验。在给予快递员方便的同时,也给了小偷、传销人员浑水摸鱼的机会。
另一方面,快递员的频繁出入也无形中增加了电梯运行的成本。据裴承前的计算,一栋40层高的商务大楼,普通电梯完整运行一次的成本大约为37.5元。无需统计每日快递员使用电梯的次数,我们也能估算出这绝对是一笔不小的费用。
快递配送环节中存在的诸多问题,让快递公司、大楼物业都深受其苦。有没有什么办法可以解决这些难题呢?裴承前作为从业十多年的老兵,觉得自己有义务帮助在泥沼中艰难匍匐的快递行业。
皆大欢喜的“零公里”
2013年8月,零公里正式成立。
与其他末端网点不同的是,零公里是纯粹的第三方平台,它不为任何一家快递公司单独服务,也不与任何一家快递公司有股权上的关联。因此,零公里平台可以配合任何一家快递公司的服务。“做百家事,赚百家钱。”
零公里的运营模式并不复杂,一百平米左右的布柜空间配备一位驻点人员就能够满足末端的日常运营。值得一提的是,零公里入驻大楼并不需要支付任何费用。“我们确实是为写字楼提供了便利,为大楼维护降低了成本。”
网点一般位于写字楼的大厅,方便物业管理的同时也节省了快递员逐层派件的时间。快递员只需把大量的包裹存放至零公里快递柜,并以短信形式即时告知客户即可。
而客户寄件也同样是利用零公里快递柜,简单的几步就能够完成电子下单,并且可以自由地选择目前市面上主流的快递公司。如果客户有特殊要求,依旧可以选择让快递员上门服务。
在这样的运营模式下,客户与快递员无需配合双方的时间即可完成业务,真正解决了快递行业的“最后一公里”难题。
目前,零公里已经成功入驻了上海百余家甲级写字楼。针对写字楼白领人群的特点,零公里目前已经在办公用品采购以及鲜花配送上进行了诸多尝试。“除去快递收发平台之外,零公里还应该是一个综合采购平台。”
在服务区域不断扩张的同时,裴承前还打算延伸市场,充分利用末端的便捷属性。
末端争夺愈演愈烈
2016年是中国快递行业上市元年,几乎所有的主流快递公司都陆续完成了上市,这也意味着更猛烈的厮杀即将展开。
裴承前认为,得末端者为王。目前全国有二十多家企业在争夺末端市场,几大快递公司更是动用了亿元级别的资金用于末端建设。谁能打好这一场混战,谁就能在未来的竞争中取得优势。
在谈话中,裴承前列举了滴滴出行作为例子。“目前没有一家企业能够像滴滴出行那样霸占末端市场,快递行业的这场战争才刚刚开始。”裴承前猜测,2018年就会出现末端市场的“巨无霸”,届时快递行业格局将会发生显著的变化,因此,2017年的企业战略规划显得尤为重要。
随着越来越多的竞争对手涌入市场,裴承前不仅没有慌张,反倒表示欢迎。“市场不可能靠个别公司的努力而成熟起来,我更希望是大家一起去完善这个行业,互相学习,一起进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