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知道为什么突然要做这样一个题目,原来纯粹真的是我的目标。和我的性格一样,喜欢独树一帜的纯粹。但在人力资源的职业路上,能做到纯粹是一件多么不易的事情。这大概也就是我们羡慕外资企业的原因吧。
为什么纯粹那么难呢?其实它不是从现在才变难得。或者说,一开始就这么难。中国从计划经济时代走来,以计划调控为市场主体时,不需要人力资源。那时称之为劳资。后来,改革开放了,企业管理机制在不断改革中,人事管理登上历史舞台。随着市场经济的不断深入,中国经济逐步由中小企业主导,企业治理模式也发生巨大的改变,这时,代表着西方管理思想的人力资源管理走入中国。最早被引入的地区是珠江三角洲,然后上海周边,再逐步在东部沿海城市和发达城市中得到很好的发展。
在今天看来,人力资源管理是“舶来品”,是企业治理和管理理念的“舶来品”。中国人和西方人对人力资源的理解有着千差万别,原因是社会环境以及受教育环境所引起的。同样,由中国人和西方人主导的中、西方企业中,人力资源管理的现状也是差别非常大的。
在这样的情况下,试想:中国人能做好或做到真正的人力资源管理吗?企业环境能给予真正的人力资源管理吗?人力资源从业者能真正得到充分的发挥空间吗?
这些许就是我想做一名纯粹的人力资源从业者的初衷吧!
可是,谈到了纯粹、初衷,就发现这是一个多么艰难的过程。我从业到今天,都不敢说能做到纯粹,试想我也就是这条路上迈出了那么一小步而已。
职业与收入
中国大部分企业中的人力资源从业者的职责兼顾了行政,还包含了人事管理以及劳资管理。这样的属性就注定了,人力资源岗位的从业门槛变得很低,也就成了广大求职者无从可去后的选择。据统计,中国民企中HR有80%以上都是从别的岗位转岗从事人力资源管理,仅有10%不到的人是一直从事人力资源管理或者人力资源专业的。那么也就带来了2个问题:1、那么多的人力资源专业毕业生去哪里了?2、为什么别的岗位人要转到人力资源岗位呢?
首先,人力资源毕业生都去哪里?回答这个问题就会涉及到职业与收入的问题。人力资源岗位在中国民营企业中,在改革开放的30年中一直不被重视(近期在企业中的重视程度虽有所提升,但是其位置任然不是很高,属于后端部门。),因此,岗位薪资一直在企业所有岗位中处于比较低的范围。很多从业者在积累了一定的经验,或有可能的情况下,会优先考虑转行,以提升收入。
其次,为什么别的岗位要转到人力资源岗位呢?关于这个问题,有个中国人特有的属性值得在这里提一提,那就是:我们很多人,都会认为人力资源从业者工作非常舒服、轻松、还没有压力和要求,总是盲目的羡慕别人。从别的岗位转入人力资源岗位的人,主要分为两种:一是无法胜任别的岗位,又无法安排的;二就是属于上面那种属性的。当他们转到人力资源岗位,才发现,人力资源岗位并不像他们想的那样轻松、舒服及毫无压力。咋办?再转?留下来?就这样,不断的轮换中,人力资源岗位成为了养老院和后勤部,一步步成为了打杂的、收入最低的部门,也成为了很多企业中背黑锅的部门之一。
还有一丝的纯粹吗?我在自己的职业生涯里,一直坚持专业性。即使我们不是专业科班出身,但是在从业的过程中,可以通过学习来获取专业知识。有人问,“怎么学呢?”“是通过实践来学习吗?”其实职业学习的方式有很多种,但是记住没有哪一种可以帮助你快速成为一名专业的人力资源从业者。什么是专业?“把平凡做到极致,就是专业!”——这句话里包含2层含义:1、要有足够的时间积累。经验的积累、知识的积累还有错误的积累;2、不断的总结、改善、实践、再总结、再改善、再实践……做到了这两点就能做到专业。
未完,待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