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
本文是对《算法》(橙色那本)动态连通性问题的学习笔记。对于该问题的解法,书本已经说得非常详细,同时也能很容易地在网上找到他们的答案(代码),而且解决该问题的数据结构,还是所有数据结构里面最简单的——数组,所以我觉得仅仅将该问题的答案(即代码)抄写上来同时作为笔记的重点并没有很大的意义。如同书中在该问题的开头所说的,大意是:我们学习这个例子,是为了学习设计和分析算法的基本方法。所以我将这篇笔记的重点都放在理解问题、分析问题、推导解法、算法分析这几个点上面。在学习完动态连通性问题后,我觉得对于算法类问题,理解问题、真正搞清楚问题的本质,比得到一个问题的解法更有意义。有时候,当你搞清楚问题的本质之后,可能已经自然而然得到该问题的答案。
提出问题
以下为算法第四版中文版的原话:
问题的输入是一列整数对,其中每个整数都表示一个某种类型的对象,一对整数p、q可以被理解为“p和q是相连的”。我们假设“相连”是一种等价关系,这也就意味着它具有:
>自反性:p和p是相连的。
>对称性:如果p和q是相连的,那么q和p也是相连的。
>传递性:如果p和q是相连的且q和r是相连的,那么p和r也是相连的。
等价关系能够将对象分为多个等价类。在这里,当且仅当两个对象相连时它们才属于同一个等价类。我们的目标是编写一个程序来过滤掉序列中所有无意义的整数对(两个整数均来自于同一个等价类中)。换句话说,当程序从输入中读取了整数对p和q时,如果已知的所有整数对都不能说明p和q是相连的,那么则将这一对整数写入到输出中。如果已知的数据可以说明p和q是相连的,那么程序应该忽略p、q这对整数并继续处理输入中的下一对整数。
类比生活,理解问题
为了更加深刻理解问题,我们将书中类比生活的几个例子展开来。
电脑与网络
假设现在有一间房,房子里面有若干台电脑,我们给它们编上号(从0到N-1,一共N台)。那么现在,每个整数就是一台电脑。于是原来的问题转变成:一开始(即我们还没读取任一对整数),所有电脑都在各自的网络里(其实就是没有任何网络,每个电脑都在一个只有它自己的网络里面)。我们随意挑选两台电脑(也就是开始读入整数对),每当挑选两台电脑,我想问,根据现在已知的网络(已有的输入),这两台电脑是不是处在同个网络里面(是否连通?是否处于同一个等价类)。如果是,我们不做任何处理,继续挑选另外两台电脑(即读取下一个整数对)。如果他们不在同个网络里面,我们要在这两台电脑间连上一条网线(即将他们标记为同个等价类),然后输出这两台电脑的编号(即输出这一对整数),然后我们继续挑选其他电脑(读取下一个整数对)。在这个例子里面,自反性指任何一台电脑都和自己处于同个网络里面;对称性指如果p号电脑和q号电脑相连,那么q号电脑也和p号电脑相连;传递性质如果电脑p、q相连,q、r也相连,那么p、r相连,即p、q、r处于同个网络里面。
人的关系
现在我们拿到一份人员名单,我们给名单上的人都标上号(从0到N-1,共N个人)。那么现在,每个整数代表了一个人。在这个名单上面,有一些人他们之间可能存在亲戚关系,有一些人之间可能没有任何关系。于是现在的问题转变成:一开始(我们还没读取任何的整数对),我们认为这里所有的人之间没有任何关系。然后我们随意挑选两人(也就是开始读入整数对),每当挑选了两个人,我想问,根据已有的亲戚关系(已有的输入),他们两人是不是亲戚呢(这两个整数是不是互相连通?是否属于同个等价类?)如果是,我们什么都不去做。如果不是,我想标记他们两个间是亲戚关系(标记他们为一个等价类),同时写出这两人的编号(即输出这一对整数),然后我们继续挑选其他的人。在这个例子里面,自反性指每个人和自己都是亲戚关系(这个说法有点奇怪,暂时找不到其他的说法);对称性指如果a是d的亲戚,那么d是a的亲戚;传递性指:省略..亲戚关系的传递性就不用我来说明了。
电路板
假设我们有一块电路板,电路板上有若干个金属的点,现在我们给他们编上号(从0到N-1,一共N个)。那么现在,每个整数代表了电路板的一个点。于是原来的问题转变成:一开始(即我们还没读取任一对整数),电路板上各点之间均不通电。现在我们任意挑选两点(即开始读取整数对),每当选中了两个点,我想问,根据已有的连线,这两个点之间是否通电(专业一点叫做短路,对应问题就是这两个整数对是否连通,是否属于同一个等价类?)。如果他们原来已经是连通的,就不管他,我们继续挑选金属点(读取下一对整数)。如果他们原来没有通电(不在同一个等价类),我要在他们两之间连一条线(标记两个整数为等价类),然后输出这两个金属点编号(即输出这一对整数)。在这个例子里面,自反性指每个金属点和自己是通电的,对称性指如果电量能从p号金属流向q号金属,那么电量也可以从q号金属传到p号金属。传递性指如果p、q两个金属点相通电,q、r两个金属点相通电,那么p、r两点之间也通电的(如果你曾经被电过,我相信你一定理解~~)。
从生活中概括问题
通过以上几个例子,应该能够清晰地解释了动态连通性问题到底是什么,要干什么。连通、等价、等价类,这些都是什么意思。类比生活需要我们抛开严谨的定义,用一些不太严谨但通俗的例子来解释问题。我们不能直接拿着这些例子解题,但是通过这些例子,我们知道我们面对什么问题,我们要干什么事情。现在我们从生活中重新回来,概括问题:
我们有N个整数,并且规定这些整数之间可能会有某种关系。初始化时,我们认为他们之间暂时没有任何关系。现在我们成对读取这些整数,每读一对,都要判断,根据已知的关系网,新读取的一对整数之间是否存在关系。如果存在,忽略他们,继续读取下一对整数,否则的话,标记并且记录他们之间存在关系,同时输出它们的编号。
在电脑的例子当中,连通就是两台电脑之间(直接或者间接地)连着网线,一个等价类代表了一个计算机网络。在人的关系例子里,连通就是两个人是亲戚,一个等价类代表了一大堆的(又或者是一小堆的,甚至仅仅是一个人)亲戚关系。在电路板的例子里,连通是指两个金属点之间相通电,一个等价类代表了一堆被用导线连接的金属点。
我刻意将书本例子展开来讲,可能对于某些人说有点太啰嗦了,但是就我自己学习这个问题那个时候,我就觉得问题本身不好理解,关键就是问题有些抽象,不知道问题到底要干些什么。我相信还是有部分的人会感觉到这个问题不好理解,所以我还是详细地叙述书本里的例子。当你看完这几个例子后,你是不是更加能够理解问题,甚至,你已经对问题求解有了一定的想法呢。
数学抽象
从数学的角度概括问题
理解问题的过程要将问题变得详细,方便理解。而解决问题的过程,则是需要将问题变简单,变得更加容易处理。数学抽象可以精简问题,所以让我们从数学的角度来概括问题。从数学的角度能够看到问题的数学本质——如同书里所提到的,该问题的数学本质是集合与元素。根据集合与元素的关系,我们从数学的角度重新概括问题:
我们有N个元素,同时对应的有N个集合(注意这是初始化的状态,每个元素都默认在一个只有他自己的集合里面)。一旦读取一对元素,我们要问,根据已有的输入,这对元素原本是否属于同个集合里面?如果是,忽略他们,读取下一对元素。如果不是,我们将这两个集合合并,将两个集合变成为一个集合,然后将这两个元素打印出来。接着读取下一对元素。
注意一下
1>书本提到需要注意的一点是,当我们读取元素时,只要关心他们原来是否属于同个集合,并不关心(至少在这个问题里并不关心)从某元素如何走到另外一个元素,也就是说,我只关心两台电脑是否连接,而不关心两台电脑之间经过哪些网线。我只关心两个人是不是亲戚,而不关心某甲是否是某乙的二舅姥爷的嫂子的表妹。同样我也只关心两个金属点之间是不是相通电,而不关心这期间的电路有多复杂。我们所忽略的因素,使得我们能够用数学里的集合来概括问题。如果我们没有忽略这个因素,我们就不能够通过这么精简的集合来概括问题,可能需要添加其他什么标记或者元素,才能概括这个问题。
2>我们现在所讨论的数学集合,是没有删除或者切割操作的集合,这个和某些面向对象的集合非常不同,我们所讨论的问题里面没有"remove"这样子的操作存在,一旦两个元素被放进了一个集合里面,他们永远都在一个集合里面,就算合并两个集合,原来在一起的元素还在一起。
我们具体要做什么
从数学的角度概括问题,就是为了能够精简问题,从而得到问题的解。既然我们已经对问题进行了概括,现在需要根据我们所概括的情况,得到解决该问题需要做的事:
1>初始化时,我们会有N个元素,同时对应N个集合,N个元素直接用0到N-1个整数来标识,那么如何才能标识N个集合,同时还要将N个元素与它们对应的集合对应起来?
2>当我们读取了某一对元素时,需要判断他们两个是否处于同个集合(这个就是问题1,如果解决了问题1,这个就不是问题了),然后如果他们原来不是同个集合,我们如何将他们各自所属的集合并在一起(其实这个是问题1引申,如果你能标识N个集合,在需要合并的时候,只要修改集合标志就可以了)。
问题小结:最后我们总结一下,我们啰嗦了那么久,解决问题就是做到:
1>对于某个给定元素(某个整数),能够查到它所在的集合。
2>当读取到两个不同集合里的元素,可以将两个集合合并。
解决动态连通性问题,核心就是解决这两句话。
从数学到问题的解
从数学到API
我们已经高度概括我们要做什么,为了将我们要做的事情再具体化,我们需要根据我们做的概括,写出API,好让我们可以继续解决问题。既然我们输入的是整数,那么就可以直接用整数标志各个元素,同时,也很自然而然地可以用整数表示各个集合,所以抽象出来的API如下:
int find(int p);//对于某个给定元素,能够查到他所在的集合,函数输入的是元素,返回的是该元素所在的集合(的标识)。
void union(int p, int q);//当读取到两个不同集合里的元素,可以将两个集合合并,函数的输入是两个集合里的元素,函数会将两个集合合并。
boolean connected(int p, int q);//判断两个元素是否属于同个集合,很显然的,这个方法只要调用"find()"方法并作一些处理即可。
这里只写了方法的签名,没有像书里面那样写出整个完整的类定义,因为我觉得算法的核心都在这几个方法里,甚至说就在前两个方法里面(前面两个方法对应我们总结的两句话),所以写出他们即可。除了一些细节性的东西,其实整个问题的解,关键就是"find(int p)"方法以及"union(int p, int q)"方法,后文讨论的重点也将是它们。
从API到数据结构
数据结构的性质将直接影响到算法的效率,因此数据结构和算法的设计是紧密相关的。——《算法》(第四版中文版)。
根据书本的轨迹,我们已经做完了这些事:提出问题、理解问题(类比生活理解问题)、概括问题(从生活中概括问题,再从数学层面概括问题)、得出API(从数学的精简抽象当中,概括出了API)。能够得到API已经是非常具体的一件事。现在我们再具体些:得到实现API的数据结构。不论你是用哪一个数据结构,根据我们之前说得到的结论,你的数据结构需要能够做到以下事情:
1>对于某个给定元素,能获取到它所在的集合。
2>能够合并不同集合里的元素。
现在我们来看一下,书本里的算法如何做到这两件事。
quick-find算法
算法思想
"quick-find"算法使用数组解决这个问题,他用数组下标表示每个元素,数组每个位置所存的值,就是这个元素所在集合。
什么意思呢,这里我们展开来讲,我们通过前面电脑那个例子理解。假设我们在电脑的左右两边分别贴上一张标签,左边那张标签表示这台电脑本身的编号,右边那个标签表示这个电脑所处的网络的编号。初始化时,每个电脑左边那个标签的值等于右边标签的值(因为初始化的时候,直接用电脑的编号代表电脑所在网络)。我们随意挑选两台电脑,只要查看他们两个的右标签是否相等,就能知道他们是否处于同个网络里面。假设我们现在挑选左标签为p、q两台电脑,p电脑的右标签为m,q电脑的右标签为n,此时我们需要做的,就是找到这间房里所有右标签的值为n的电脑,然后将它们右标签都改成m。然后继续挑选新的电脑。这里,左标签就表示数组下标,同时也是元素自身编号,右标签就表示数组每个位置具体的值,同时也是元素所处集合。
现在我们知道这个算法如何解决我们所提出的两个事情:
1>对于一个给定元素,我们只要获取数组里面该下标所对应的值,就是这个元素所在集合。
2>如果要将x、y两个集合合并,只要遍历整个数组,将数组里所有存着x的数改成y就可以了(反之亦可)。
"find()"方法与"union()"方法耗时
在我们使用数学的方法严谨地计算算法的效率之前,我们通过电脑网络这个例子想象一下,如果让你判断两台电脑是否处于同个网络,很容易吧,你用眼睛看下就好,但是如果让你合并两个计算机的网络,你每次都需要跑遍整间房间,那么现在"quick-find"算法的特性也就出来了:
对于"int find()"方法,它很高效,但是对于"union()"方法,每次都要遍历整个数组,随着数组元素越来越多,越来越慢。
现在我们严谨地来计算一下(需要说明的一点是,我们使用“访问数组的次数”代表“时间复杂度”),首先是"find()"方法,如下:
//这个方法不用计算时间复杂度了,他就是1
public int find(int p){
return id[p];
}
现在来看"union()"方法,如下:
public void union(int p, int q){
//分别获取元素p和q所在连通分量标识
int pID = find(p);//1号语句,这条语句需要访问1次数组
int qID = find(q);//2号语句,这条语句需要访问1次数组
//如果他们处在同个连通分量里面,直接返回
if(pID == qID){
return;
}
//遍历所有的元素,当遇到和p处于同个连通分量的元素,将他们的连通分量改成与q相同,就是合并连通分量
for(int i = 0; i < id.length; i++){
if(id[i] == pID){//3号语句,这条语句需要访问n次数组
id[i] = qID;//4号语句,这条语句最少执行1次,最多(n-1)次
}
}
count--;//标记连通分量少了一个
}
现在我们来看一下,首先执行1号以及2号语句,它俩总共需要访问两次数组,接着需要遍历数组(不讨论pID == qID这个情况),“遍历数组“”这个行为将会导致3号语句执行n次,所以3号语句就会访问数组n次(这里n == id.length,即数组的元素个数)。这个方法里面唯一不确定的,是第4号的语句。如果在p所在的集合里,只有p这一个元素,那么4号语句就会执行一次。另外,如果在p所在的集合里,已经有了(n-1)个元素,也就是说在q所在的集合里,就只有一个元素,那么此时4号语句就会执行(n-1)次。因为p所在集合全部要修改标志,改成q的集合标志。此时我们可以得到"union()"算法的时间复杂度:
在最好的情况下是:1+1+n+1 = n+3。
在最坏的情况下是:1+1+n+(n-1) = 2n+1。
注意这是"union()"方法的时间复杂度,不是整个问题耗时。
总耗时
分析完了"union()"方法之后,我们可以很快得到"quick-find"算法解决问题的复杂度。对于算法耗时分析,我们总要分析最坏那个情况。那么"quick-find"算法最坏的情况是怎么来的?根据我们已知道的,我们可以这样推出最坏情况:
"union()"方法调用次数越多,访问数组次数就会越多,越是耗时-->最终剩下的连通分量个数越少,则"union()"方法被调用的次数越多(因为"union()"方法每次都会减少一个连通分量)-->如果最后只剩下了一个连通分量,则"union()"方法被调用的次数达到最大,则此时的输入耗时达到最大。所以,假设每次输入都会减少一个连通分量,那么对于n个元素,在经历了(n-1)次输入之后(也就是在调用了(n-1)次"union()"方法之后),需要访问数组的次数最少是:(n+3)(n-1)→O(n2)
这个分析所得到的,是指如果最后我们就只得到一个连通分量,那么不论你以什么顺序输入,你最少要访问数组(n+3)(n-1)次。最后我们得出的结论是,"quick-find"算法对于最终只能得到少数连通分量的输入,所需要的处理时间是平方的级别。
quick-union算法
算法思想
"quick-unioin"算法与"quick-find"算法都是使用数组解决问题,也用数组下标直接表示元素,但是数组每个位置所存储的元素含义不同。现在我们展开来讲:
初始化时,我们一共有n个结点,对应n棵树,每个节点都是它自己所在的那棵树的根节点。我们开始读取数据对,每读取到两个元素,我想问,它们两个是否处于同一棵树?如果是,那忽略它,如果不是,我将这两棵树合并。合并的具体做法是,将A树的根,直接挂到B树的根下,原来A树的根节点,成为B树第二层的节点。在这个算法里面,数组下标仍然表示每个节点,某个下标里面所存的值,是该节点在树里面的父节点。每一棵树代表一个集合,每棵树的根节点标识着这个集合。很显然地,对于每一个给定的元素,我们总能找到它所在那棵树的根节点。
现在我们知道这个算法如何解决我们概括出的两个问题:
1>对于某个给定元素,我们获取到根节点,就获取到他所在的集合。
2>如果要将p、q两个元素所在的结合合并,只要将p所在的树的根,挂到q所在的那棵树的根下(反之亦可)。
"find()"方法与"union()"方法耗时
在使用数学方法来计算效率之前,我们仍然想象一下,对于"find()"方法,从一棵树任一节点向上追索,直到找到其根节点,很显然地效率一定小于(等于)"quick-find"算法。对于只有一个节点的树,"find()"方法效率和"quick-find"算法一样。但是随着树越长越高,"find()"方法耗时可能将会越来越长(只是可能,因为这取决于输入),最终得到n阶耗时。而对于"union()"方法,显然每次执行这个方法,最多只要在两个元素的树里面做遍历,而不需要扫描所有的树(不用遍历整个数组)。单从这个方面来讲,它的效率一定高于(等于)"quick-find"算法里的"union()"方法,但是具体能快多少,它有很大的浮动性,因为输入顺序不同,将会导致我们拼接出来的每棵树深度不同,甚至树的数量也不一样。
现在我们严谨地来计算一下,先看"find()"方法:
private int find(int p){
while(p!=id[p]){//1号语句,最好情况下仅执行一次,最坏情况下要执行(n+1)次
p = id[p];//2号语句,最好情况下不执行,最坏情况下会执行n次
}
return p;
}
对于深度为零的节点,"find()"方法的1号语句就执行一次,2号语句不用执行,此时算法总共需要访问数组1次。而当节点的深度为n(注意了这里的n是节点深度,不是元素或节点的个数),"find()"方法需要对数组做(2n+1)次的访问(1号语句2号语句各自执行一次,就能沿着“树枝“往上“爬”一层,对于深度n,需要“爬”n次,一共访问2n次数组,然后最后还要执行一次判断,此时该判断一定会成立,因为已经“爬”到了,所以最终就会访问数组2n+1次)。
现在来看"union()"方法:
public void union(int p, int q){
//分别找到两棵树根节点
int pRoot = find(p);
int qRoot = find(q);
if(pRoot == qRoot){
return;
}
//将一棵树挂到另外一棵树下
id[pRoot] = qRoot;
count--;//连通分量个数减一
}
显而易见,该方法就是在两次"find()"方法之后,再加一次数组访问(如果给定两个元素原来就在一棵树下,那就只有两次"find()"方法调用,不用再加一次数组访问)。你在这里千万不要想当然的觉得访问次数==2(2n+1)+1,两个元素所在的树不一定是同一棵树,就算他是同一棵树,两个元素也不一定处在同个深度里面,"union()"访问数组的次数受具体元素影响。由于我们已经得出"find()"方法耗时,而且"union()"耗时主要还取决于"find()"方法,那么对于"union()"耗时,我们能有大概的结果了,但是没有必要精确计算。同时,这也很难精确计算。
总耗时
从上面的分析得到,整个问题的总效率,基本就由"find()"方法决定,所以我们只要研究在不同的情况下面,"find()"方法的耗时即可。
如同分析"quick-find"方法,我们也来推导一下最坏情况,我们知道:
"union()"方法耗时受"find()"方法影响-->"find()"方法耗时受所输入元素在树里的深度影响,而且每棵树里最“底层”那片叶子就是树里深度最大那个节点,同时该深度就等于树的深度-->树的深度受输入的顺序影响,同时也受最终连通分量个数影响。但是我们可以想象,如果最终只得到一棵树,而且这棵树每一个节点,最多只有一个孩子时,此时树的深度达到最大。现在我们可以得到最坏情况下的输入。假设我们现在输入p、q两个整数,并且每次都将整数p所在树,挂到q所在的树下。
现在讨论最坏情况,一图胜千言。笔者画图技术不好,不要见怪。在最坏的情况下,我们读到如下图所示一棵树(每列左边数字表示的是每次输入,右边表示输入之后这棵树会长成什么样子)。从左到右看这幅图,这个输入将会逐渐得到一棵深度很大的树。
最坏情况是这样的:
每次输入的整数对都是(0,i)其中i=1,2,3....(n-1),然后最后还只剩下一个连通分量。就能得到图中所示这个情况。在这个情况下面,每次调用"union()"方法,它会发生(2n+1)+(2m+1)+1次的数组访问(其中n为上图所示0元素所在的深度,m是整数对(0,i)里面i元素所在的深度,很明显地m == 0,最后的1是指合并两棵树的操作,他会访问一次数组),所以最终它会发生(2n+1)+1+1 = (2n+3)次的数组的访问。由于i是有规律变化的,我们还能将这个式子再具体一点:对于整数对(0,i),"union()"操作将会访问数组2i+3次,节点0的元素深度为i,节点i的深度为零。所以处理n对整数所调用的"union()"方法,对数组做的访问次数为(2i+1)(其中i从1到n变化),即2(1+2+....+n)+n~O(n2)(由于存在平方项,所以省略n)。在最坏的输入结果同时最坏输入顺序之下,访问数组的次数为平方阶的。
根据我们刚才说得,如果最后只剩下了一个连通分量,可以得到最坏情况,但是我们也提到过,算法耗时还受输入顺序影响。现在我们来看一下,在最后只得到一个连通分量的情况下,算法耗时最少情况,一图胜千言:
同样,每列上边数字表示每次输入,每列下边表示输入之后这棵树的样子。从左到右看这幅图,将会得到一棵深度超小的树(深度==1),最好情况是这样的:
每次输入的整数对都是(i,0)其中i = 1,2,3...(n-1),然后最后剩下一个连通分量。就能得到如图所示情况。在这个情况之下,每次调用"union()"方法,它会发生(2n+1)+(2m+1)+1次的数组访问(其中n为0元素所在的深度,m为i元素所在的深度,由图可知n == m == 0),所以每次调用了"union()"方法,访问数组的次数为3(超级快)。那么按照这个输入,对于编号为0~(n-1)的整数,输入(n-1)对整数之后,将会调用(n-1)次"union()"方法,最终得到1个连通分量,访问数组的次数为3(n-1)~O(n),此为线性的复杂度。
对于以上分析我们得到,如果最后剩下一个连通分量,在最好的情况之下,"quick-union"算法耗时仅仅达到线性级别,大大优于"quick-find",然而如果在最坏的输入顺序之下,"quick-union"算法耗时依旧达到平方级别,相比较于"quick-find"算法,提高的并不明显。
加权quick-union算法
回顾原始"quick-union"算法,根据之前做的分析,我们可以很容易地看出,"quick-union"算法效率主要受到树的高度影响,尤其是在最坏输入的情况下。算法效率低实际上就是由于树太高了。同时回头看一看"quick-union"算法里的最坏情况,可以发现,如果我们经常将较高的树挂到较矮的树下,就会导致整个算法效率低下。按照这样子的想法,就得到了加权的"quick-union"算法:每次合并两棵树时不再是随机的,总是要将较小的树挂到较大的树下面。这样就能避免得到一棵长得好像“单链表”那样的树。
算法思想
加权"quick-union"算法,是在普通"quick-union"算法的基础上进行改进,基本思想和原来的是一样的,只是加了一个数组,用来记录每棵树的节点个数。我们知道在原来的"quick-union"算法里面,每个集合(每棵树)由根节点来做标志。所以在加权"quick-union"算法里面,新添加的数组的含义是:这个数组的下标,就是树的根节点,某个下标对应的值,就是这棵树的节点个数。比如某棵树根节点为元素m,如果size[m]的值为n,那么表示“以m元素为根节点的那棵树,一共有n个节点”。其实这个数组的作用,就是输入根节点,获取根节点所在树节点个数。
这里帖出了完整的加权"quick-union()"算法,虽然重点仍然是在"find()"方法以及"union()"方法里面,但是由于多了一个数组,同时还要做一些初始化,为了不显得太突兀,还是贴出完整代码。
public class WeightedQuickUnionUF{
private int[] id;
private int[] sz;//这个数组用来记录每棵树的节点个数
private int count;
public WeightedQuickUnionUF(int N){
count = N;
id = new int[N];
for(int i = 0; i< N; i++){
sz[i] = 1;//初始化时,每棵树的节点个数都是1个
}
}
public int count(){
return count;
}
public boolean connected(int p, int q){
return find(p) == find(q);
}
public int find(int p, int q){
while( p != id[p]){
p = id[p];
}
return p;
}
public void union(int p, int q){
int i = find(p);
int j = find(q);
if(i == j){
return;
}
if(i
算法效率
由于我们已经详细分析过了原始"quick-union"算法效率,就不需要从头分析加权后的算法效率。同时对于加权的"quick-union"算法,研究的核心应该是在各种的输入下面,树的高度如何变化。我们依旧来推导下最坏情况:
加权"quick-union"算法效率比原始的提高,是由于加了数组来记录树的节点个数,本质上是每次合并那时多了一句判断代码-->如果这句判断代码没有意义,那么加权"quick-union"算法做的优化效果变差-->判断代码每次都将小树挂到大树上面,如果两棵树每次都是一样大,那么判断代码没有意义,此时加权算法达到最坏情况。
好了现在我们得到最坏情况下的输入:
如果总共有偶数个元素,我们的输入导致了,每次都是两两合并,然后再到每次都是四四合并,然后再到八八合并。这样子的输入情况就会使得加权"quick-union"算法“表现”最差。因为这个输入之下加权"quick-union"算法用来优化所加入的判断语句,所起作用已经很不明显。如图,这图是从书本里抄来的。
至此,我们看到了加权"quick-union"算法最坏情况下的效果,很显然地,比起原始的"quick-union"最坏情况下的树的高度,明显的优化了很多,而这仅仅是添加了一个数组以及一些判断语句。
这篇笔记写到这里,已经基本完成了算法问题的理解、分析、设计算法以及算法分析,对于加权"quick-union"算法总体效率分析,以及后面路径压缩算法,书本已经分析的很详细,笔者也没有什么新发现,也就觉得没有必要又将答案在抄一遍。这篇笔记写到这里差不多了。
总结
本文所写是笔者对《算法》动态连通性问题的梳理。我们经过理解问题、设计具体算法以及编写代码解决问题、算法分析三个阶段深入理解动态连通性问题。
>在理解问题的阶段,我们通过提出问题-->类比生活,理解问题-->从生活中概括问题-->通过数学抽象高度概括问题这一系列步骤理解问题实质。
>在设计算法及编写代码阶段,我们通过从数学抽象推导API-->由API选择具体数据结构-->根据数据结构编写代码,并且获得一个初步的解。
>在算法的分析阶段,针对每一类算法(其实一共也就两类),都描述了算法思想,单独分析"find()"方法以及"union()"方法耗时,由算法的特性推导最坏情况下的输入,并且计算最坏情况下算法的耗时。进而对比不同算法优劣。
乍看之下我们似乎做了很多事情(三个阶段并且每个阶段还有一系列的步骤),其实可以简要概括一下,对于以后会遇到的算法问题,我们需要:
>详细理解问题并且通过数学抽象精确定义问题。
>通过数学抽象写出解决问题所需的API,根据API来选择数据结构并且设计算法。
>针对数据结构特性以及算法特性分析算法,尤其需要根据算法特性分析最坏输入时的算法耗时,同时还要在不断迭代中改进算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