宜之的茶

站在宜之的门外,听风声拍打帘布,细密有节奏,宜之的风是醒着的。

长条书案的水器里,秋色的银柳,软了枝叉,抽出一簇簇的绿,宜之的水是活的。

每周二下午,我们都会在宜之上课,学书法。

休息的时候,老师会带我们喝茶。

老师喜白茶,长带藏品给我们品尝。从茶聊起,陶器、瓷器,窑口、笔、墨、纸、砚,到政治纵横、宗教哲学,虽蔓延亦有法度。

一直是老师布茶,学生喝茶,状似无礼,但是沏茶毕竟是专项技术,大家不敢冒昧,只能恭而受之。

门廊里有石刻的“宜之”两字,字迹圆润饱满。而这一刻,时光和逊美好,友人相宜而安,见“宜之”两字,越发心生欢喜。

聊历史、现今及传承,思博大与微渺。

想起一百多年前,友邦的一位诗人兼画家说:这个国家长久以来的苦难,已经夺走了他们探索生命意义的热情。中国人喝茶,已失去唐宋的幽思情怀,变得苍老又实际,他们成了现代人。

百年前的民国,以我们今天的目光回望,虽有国难,但风云际会英雄辈出,传承的美学在那一刻依然有家国赋予的美丽注脚。

但他们依然是被邻居痛惜而失望的。

不难想象,真正现代人的我们离祖先的期许有多远。

于是,这注定是一条需要低下头,拱起身,一步一步找寻的路。

时代潮流裹挟着所有人成巨浪,一路奔涌,如梦幻如泡影般。

我们太需要精神契合的同路人,横向坐标定位自己,以镜像参照自身,确保不会迷失。

我们更需要祖先留下的文化,用它史诗般厚重的力量规范引领,以漫长时间为轴的纵向坐标,确定我们的来处与归途。

只要站的够高,我们才能清楚地看到自己的位置。于是学习、承接、传播、延续,一切必然而有序。

溯漫漫,历史的长河里,你我虽渺小亦有自己的使命。

当身心沉醉在这些古老器物之中的时候,我们,难道不是被层层筛选,被认可、被指定的吗?

于是,一碗茶,只要端起来,就是传承。

你可能感兴趣的:(宜之的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