长平之战

公元前260年发生了一场秦国和赵国的著名战役“长平之战”,因为年代久远知道的人或许不多,为什么要写这场战役?农耕畜牧时期人口是第一生产力,人口预示着经济的发展。同时代的西方国家,战争所涉及的人口是几百,几千,上一万人口那是一场了不起的战争。长平之战赵军45万,秦军50万,也是中国历史上最早的,规模最大的战役,这在西方国家是不可想象的。

秦国打韩国,韩国国土被拦腰切断,上党郡(今山西)的17座城池被孤立了,上党郡这个地方易守难攻,战略要地十分重要,秦军一下子没打下来。没有国家的支持上党郡自身当然也是难保的。韩王下令上党郡可以投降,但是上党郡守将冯亭及百姓不愿降秦,秦法严苛秦军残暴。

上党与赵国接壤,冯亭派使者通报赵王,把上党送给赵国,也是给自己找了个靠山,赵国陷入两难境地。上党这么好的战略要地,秦国久攻不下的,这么好的一块肥肉就这么白白送过来了,能不要吗?另一方面他们也很清楚,这个便宜也不好占啊,最后赵国还是把上党郡接受了下来。

秦王大怒,派秦军50万人由王龁率领,几乎夺回上党地区并继续向赵国长平(今山西晋城)发起进攻,赵国派兵45万人由战国四大名将之一的廉颇率领。廉颇主动出击三战三败,再后改成只守不攻,以期在时间上拖垮秦国。秦国远程作战,军粮的运输也是一项庞大的工程,赵国有地理上的优势。

但是秦国自从商鞅变法,又新增了蜀地作为粮仓后,国力大增,最先扛不住的反而是赵国,赵王多次催促进攻,廉颇拒不从令。赵国又派使者求和不成,反倒被秦军利用了反间计,说秦军最怕的是赵括不是廉颇,赵王本来就对廉颇不满,于是换成了满腹兵书没有实战经验的赵括,赵括兵败,成就了“纸上谈兵”的成语。秦军呢也把王龁换成了刽子手一样的著名将领白起。

赵括急于求胜,更改了廉颇的部署及军规,更换将吏主动进攻。秦军佯装战败引诱赵军离开陈地,切断赵军后援,赵军被秦军围困40多天后弹尽粮绝,后赵括被射杀40万赵军投降,“赵军反复无常,不全部杀掉,恐怕日后成灾难”基于这样的考虑,40万赵军被诱到山谷之后被惨绝人寰的射杀坑埋,只放回了240个年幼的士兵。

春秋战国时期,是一个很讲礼仪的贵族文化,杀降兵是被不耻的,秦国偏居一隅,文明程度远远低于其它各国,是当时别国眼里野蛮的流氓国家,白起杀降在当时是一件举世震惊的事。

白起是战国有名的屠夫,杀降不是第一次也不是最后一次,赵国百姓对他恨之入骨,当地人用红油调料沾豆腐寓意着吃白起的脑浆喝白起的血。当然白起也是中国古代杰出的将领被后人崇拜和瞻仰祭祀。“一将功成万骨骷”,壮士出征英雄悲歌。

长平之战表面上是赵括要负主要责任,实际上是赵国国力无法支撑,不得已改变廉颇只守不攻的策略。赵国从占小便宜开始到大败结束,大伤赵国元气,也加速了秦国统一中国的步伐。便宜不好占啊。


历史文章:

商鞅变法与秦国的崛起

孟子的囧事

荆轲刺秦皇——一出历史的悲剧

诸葛亮之职场篇

诸葛亮为什么娶丑妻?

微信扫一扫

关注该公众号:西梅

你可能感兴趣的:(长平之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