移植的时候,原先的土不好装进瓶子里,于是撒了点之前中蓝莓剩下的土,今天一看竟然发了芽,不过还是一副豆芽菜的模样。
身体累的时候,想要睡觉;心累的时候,反而喜欢找一些一直想做却没做的事情来倒腾。比如整理书桌,拂去积满的灰尘、重新摆放书的位置,看过的、没看完的,还有未启封的,心里沉甸甸的,却又感觉没那么累了。
中间的绿萝还是去年淘淘剪了一株拿过来的,一直养到现在,还是绿油油的,反而之前的母盆已经彻底蔫掉。
左边的文件袋里是大学时期的各种成绩单和证书,只在之前写简历的时候打开过;紧挨着的两本素描本还是空荡荡的,除了刚开始画的几张屈指可数的静物,曾经无比喜欢美术课呢。
旁边还有一本字帖,大学教我们现代汉语和语言学的曹老师自己写的,课间的时候带大家练过钢笔字、粉笔字,后来不带我们课的时候,也和室友一起选修过他的书法课,练字是一件需要时间打磨的事情,必须长此以往地坚持下去,才能看到自己想要的效果。
比如,以前在宿舍的时候、在图书馆的时候,小六总是会拿出一点时间来练习,没有过多仪式感的东西,更像是习以为常,淡淡地,却又绵长地像笔尖勾带的痕迹。
中间最底下的是一套《平凡的世界》,上大学时,每次去图书馆借的时候要么借不齐,要么永远都是破破烂烂的,但是辗转多次也算是看完了,毕业以后就在京东商城上买了一套,打算再看一遍的,不过至今还没有拆开。
最右边的现代汉语字典,花了差不多一张毛爷爷,那时候还是蛮肉疼的,所以一直很爱惜。后来用的最多的时候,竟然是看《中国汉字大会》,那段时间识字成瘾,没事就回来用钢笔写写画画,顺带还练了一下字。从第一期追到了最后一期,现在回过头来想想,当时不认识后来强记的,现在大多又都没了什么印象。回忆起来倒是很感动。
除去借给朋友的,来南京以后买的书绝大多数都在这儿了。左起第一摞是压根没看和只看了一部分的;中间一摞是已经看过一遍的;最后一摞是买来想看第二遍的。
三月份的计划是看掉四本书,月初从南图借来的,一直觉得自己挺忙的,然后一天天地过去了,到现在一本没看完,傍晚的时候心烦意乱的,要交的稿子也没有交,索性在人家催稿的时候提出了停止供稿,原因很简单,外部的东西已经占据了我太多的时间,我需要静下心来好好沉淀了。
上小学的时候思想品德上有这样一句名人名言:时间就像海绵里的水,挤挤总是会有的。老师们一直津津乐道地向我们传颂,而我们也总是在萎靡以后给自己注上这样一剂鸡血,立刻满血复活,特别有效。
那些买了却没看的书呵,好像就是在告诉我们:你又输给我了!姿态异常高傲。
很多人都会有类似的问题,买之前跃跃欲试、兴奋不已,恨不得一晚上就把它看完,等到真正拿到手的时候,又开始变得无所谓起来。手边的小零食在诱惑你、电视剧里精彩的情节在诱惑你、朋友圈一个又一个的小红点在诱惑你、微博不断刷新的新闻也在诱惑你……
等你终于忙完洗完澡的时候,好不容易闲下来,刚拿起书本不到两分钟,瞌睡虫又在召唤你,于是你看了一眼时间,安慰自己道:早点休息吧,明天还要早起上班!
曾经我有过之而无不及,如今已经改掉了七八分,只是被一些我自认为很感兴趣实际上却并非如此的事情所牵绊,兴趣太多不是坏事,但是我还是没有学会“聚焦”处理的方式。
很多人都有这种感觉,买回来一本书就会产生一种满足感,就算最后自己没有看完,没有消化掉,也会产生一种盲目的确信:我已经看过这本书,已经掌握这本书了。愚蠢并且无赖的想法呀,多么可笑!
在看书这条路上,我至今还是一个买的总比看得多的“伪装者”!算是附庸风雅吧,我觉得我可以真正风雅起来,愿你们也是!
PS:爱情里,陪伴是最长情的告白;书海里,手不释卷同样是最炽烈的热爱!
爱你不用多
每天一点点
-EN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