晨读:《资治通鉴》[133]“贾谊《治安策 (4)》” ——刑不上大夫

晨读:《资治通鉴》[133]“贾谊《治安策 (4)》” ——刑不上大夫_第1张图片
图片发自App

【原文】 (略)

[白话文]

“凡人的智慧,能看见已经发生的已然,看不见将要发生的将然。礼,是防患于将然之前;法,是禁止于已然之后。所以,法的作用易见,而礼的价值难知。奖赏可以鼓励善行,刑罚可以惩治恶行,古代君王以此治理国家,坚如磐石。法令的执行,就像春夏秋冬一样确定,像天地一样公正无私,那有法治不就行了吗?为什么还要老说:“礼云、礼云”呢?那是重视在恶念未萌时,在细微的事情上就教导他,让人民在不知不觉中,一天天走向善,远离恶。孔子说:“听讼,吾犹人也,必也使无讼乎!”(要听讼断案,孔子的本事也不必别人强,但是,他志在兴教化而使天下和谐向善,没有恶行,没有纠纷,无需诉讼。)

[点评]
这段谈到礼 (道德)和法(法制) 的作用:礼是为了劝善,是防患于未然;法是为了惩恶,虽然也是惩戒,但禁止于已然之后。两者是互补的,不可偏颇。但是,在秦朝以法家理论治国走向极端,重法轻礼,苛政滥罚,导致民怨四起,王朝崩塌,汉之初急需纠偏,所以作为儒生的贾谊更加强调礼的价值。

作为天子,为天下考虑,要先定取舍,取舍定于内,则安危萌于外。秦王也想尊宗庙而安子孙,这个想法,和商汤、武王是一样的。但是,商汤、武王广大其德行,天下传了六七百年。秦王呢,治天下仅仅十几年,就大获全败。不是别的原因,正是汤、武的取舍得当,而秦王取舍不当。天下,是超级大器,看人主把它安放在哪。如今人们安放一件器具,把它放在安全的地方,它就安全;放在危险的地方,它就要倾覆。天下大器,也和一般器物一样,在于天子把它安放在哪。汤、武将天下安放于仁、义、礼、乐,子孙传承数十代,这是全天下人都亲耳听闻的。秦王把天下放置于法令、刑罚,祸及己身,子孙诛绝,这是全天下人都亲眼所见。这是非因果,不是都验证得太明显了吗?

[点评]
国家成败犹如安置器物,放在危险的地方就危险,防灾安全地方就安全,以此比喻立国理念的重要性,这点很对。对后世甚至将来都是有意义的。

人们常说:‘听人进言,一定要用事实验证,这样言者才不敢妄言。’如今有人说礼仪不如法令,教化不如刑罚,人主为什么不引用商、周、秦三朝的事情来验证呢!人主的尊贵,就像殿堂,大臣们呢,就像上堂的台阶,百姓则是地面。如果台阶有九级,高堂远离地面,则尊贵。如果台阶根本没有层级,接近地面,那地位就卑下。高者难以攀越,而低者容易欺凌,这是理所当然,形势如此。所以古代圣王制定等级序列,内有公、卿、大夫、士,外有公爵、伯爵、子爵、男爵,然后有官师、小吏、平民,等级分明,而天子高高在上,所以天子之尊贵,无人可及。

“乡里谚语说:‘欲投鼠而忌器。’这是很好的比喻。老鼠在陶瓷器皿边上,人们不敢动手,怕打坏了瓷器,更何况靠近人主的贵戚大臣呢?礼义廉耻,是用来治君子的,所以对大臣,可以赐他自杀,不可以加以诛戮或侮辱,所以脸上刺字的黥刑,割去鼻子的劓(yi)刑等刑罚,都不加到大夫身上,因为他们的地位,离主上不远。《礼记曲礼》规定:不许人查看国君御马的牙齿,践踏御马饲料的,要处罚,这就是早早的、远远的就预防对君王的不敬。如今王、侯、三公之尊贵,就是天子见了他们,也改容致敬,他们就是古代君王所称呼的伯父、舅父啊,而一旦有罪,也跟平民一样被处以脸上刺字的黥刑,割去鼻子的劓刑、剃光头发的髡(kun)刑、砍断脚的刖(yue)刑、鞭打或棍打的笞(chi)刑、当众辱骂的㐷(ma)刑、斩首示众的弃市之刑,那岂不是天子的殿堂,没有了台阶吗?被侮辱的人不是离天子太近了吗?他们如此没有尊严廉耻,却让他们掌握重权,他们不也像低层差役一样没有羞耻之心吗?望夷宫事变,赵高派人杀死胡亥,就是因为二世对皇族和贵戚大臣,毫无投鼠忌器的意识,一向重刑杀戮,所以秦国人也没有敬畏贵族乃至君上的心理,阎乐就敢当面逼皇上自杀。我听说啊,鞋子虽新,也不把它放在枕头上;帽子虽破,也不用来垫鞋底。那社稷大臣,他曾经在尊贵恩宠的高位,天子见他也曾经改容而礼貌的,官吏人民曾经匍匐以敬畏他的,如今有过错,皇上罢黜他就可以了,把他免职就可以了,赐他自杀就可以了,罪大的,灭族也行。但是,如果将他捆绑起来,用绳子牵着,交给司法部门,罚做苦役,让司寇小吏去鞭笞辱骂他,着是不应该让百姓看到的作为。如果卑贱者看惯了尊贵的大人,一旦失势,我也可以这样鞭笞辱骂他,那就是不是让尊者尊,贵者贵的教化了。

古代的大臣,有因为贪腐而被废黜的,不说他贪污,而是说他‘簠簋(fu gui)不饰’,食器、祭器不整齐;对污秽淫乱,男女无别的,不说他污秽,说‘帷薄不修’;懦弱无能,不能胜任,不说他懦弱无能,说‘下官不职’。所以尊贵的大臣有罪,不呼喝着指斥他,而是迁就着为他遮盖掩饰。所以当大臣有小罪,要被责问的,听说君王要责问,就自己穿上白冠牦缨的丧服,把剑放在盛水的盘子里,自己到请罪之室去请罪。皇上不会派人捆绑他牵引而去。其中有中罪被判流放的,听到判决,就自己毁了衣冠容貌威仪,前往放逐之所,也不用皇上用绳索套着他脖子牵着走。其中有大罪当死的,听到君命,就北面再拜,跪而自裁,皇上不会派人揪着他的头发把他按在地上斩首,只是告诉他:‘是你自己犯了罪,我对你仍然有礼节。’遇之有礼,则群臣自爱。培养人的廉耻之心,人们才会珍惜自己的节操。

君上设廉耻、礼仪以对待他的大臣,而大臣不以节行报效其上的,那真不是人类了。所以教化成而风俗定,则为人臣者都只管行为的大是大非,而不管对自己有利无利。大臣们能守节伏义,就可以授给他权柄而不必加以控制,如果君王早逝,太子年幼,也可以托孤给他。这都是砥砺廉耻,施行礼义所致。陛下如果能这样做,又有什么损失呢?这样礼遇大臣的事不去做,而听任侮辱大臣的刑罚一直施行,这也是我所说的可以长叹息之事!”

[点评]
以上贾谊的长篇大论谈论的都是一个主题,那就是“刑不上大夫” 。关于“刑不上大夫” ,从古至今无论是对字义的理解还是观点的辩驳争议很多,在此我也不妄加评论了。

贾谊说这件事,是因为绛侯周勃被逮捕下狱,之后又判无罪,所以借周勃之事,向皇上进谏。皇上深深地接纳他的意见,培养大臣的节操,以后凡是大臣有罪,都自杀,不再受刑。

[点评]
长长的《治安策》,满满的“忠臣心”,竟然被著名的明主汉文帝“深纳其言,养臣下有节,是后大臣有罪,皆自杀,不受刑”,只采纳这一点。不过,贾谊很多的谏言都被后来的汉武帝践行了。

你可能感兴趣的:(晨读:《资治通鉴》[133]“贾谊《治安策 (4)》” ——刑不上大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