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丨云飞
倒霉透了的《龙虾刑警》,在下映大半年之后,再度被网友“鞭尸”。起因竟然是一部韩国电影《极限职业》。
2019年1月在韩国上映后,《极限职业》一路高唱凯歌。在总人口5000多万的韩国市场,观影人次破千万即可称为爆款。《极限职业》早就突破1600万观影人次,在上映39天后也一举打破《鸣梁海战》所创造的1357亿韩元的票房纪录,成为韩国电影史上票房最佳影片。
看完《极限职业》的中国网友惊讶发现,电影剧情竟然跟2018年6月22日上映的《龙虾刑警》相似度极高。喜剧+警匪的类型片中,蹩脚的loser警察为侦破案件,盘下一家饭馆,却没想到打掩护的饭馆生意火爆,反派大boss更是饭馆的忠实食客。跌宕起伏的警匪故事,平添一股生鲜火辣的喜剧气息。
韩国爆款抄袭中国电影?韩国媒体回应称,《极限职业》与《龙虾刑警》本就是共用一个剧本,不存在谁抄袭谁的问题。原来,早在2015年,韩国编剧文忠日的《极限职业》成为一源多用文化征集展获奖作品,故事共同开发自然相似度极高。
同样的种子,却结出不同的果实,难怪网友会再次批判国片不如韩片。在《极限职业》的光环之下,《龙虾刑警》4.9豆瓣评分、票房近7000万的成绩实在寒酸。那么,在中韩合作多年持续不断的现在,一本两拍到底有哪些利弊,其市场前景又如何?
中韩类型片操刀能力高下立判,不悬浮的《极限职业》胜在真实
尽管在欧洲三大电影节上,中国电影所获超过韩国同行,但韩国电影在类型片成熟度、针砭时弊现实主义等方面更为突出。同样的剧本却截然不同的成片质量,《极限职业》胜在了对类型电影的操刀能力上。
喜剧与警匪动作的类型杂糅,本身有足够的戏剧张力。喜剧元素来自于人设,《龙虾刑警》中的警察们并非料事如神的推理高手,而是边缘化的不靠谱小队。王千源是不受待见、喜欢唠唠叨叨的缉毒组长,带领一生平庸无奇、却有一身厨艺的刘桦,擅长打架、身材遭到吐槽的麻子龅牙女警,毫无经验的菜鸟警察周游。奇葩组合+卧底警探,能呈现突如其来的笑料,喜剧的外衣与警匪内核相互碰撞,也有新奇的反差感。
《龙虾刑警》却在创作上走向虚浮。为突出小人物警察的成长反差,《龙虾刑警》中的王千源成为个人英雄主义眼中的中国警察,这与有组织纪律、重协作不凸显个人主义的显示形象相违背,观众难以产生代入感;影片叙事混乱,在警匪类型片上基本功不牢,路边摆摊戴无线耳机、警察有枪却非要用飞刀等细节不过关;奇葩组合的喜剧效果也没有碰撞出火花,故事前半程的喜剧笑料比较尬,纯粹靠沈腾等客串演员来带动。
与之相比,《极限职业》在叙事逻辑上不仅更为顺畅,人物塑造与剧情推演也相互交融。为了走出纸片化人物的窠臼,《极限职业》轻描淡写交代了人物背景,缉毒组长面临着被升迁无望的职业危机、新人在则在第一缉拿犯人时热血又逗比、长得太丑以致执勤时被阿姨当做跟踪狂魔……这些构成了废柴组合的行为动机,他们虽然闹出了被嫌疑犯电击、空中绳索脱缰等业务能力不精的笑话,但胜在冲劲十足,并为影片下半程的搏命火拼奠定基础。
细节更为考究的《极限职业》,在呈现网红饭店时也更为有心,裹上佐料的鸡肉在热油中翻滚,排骨味炸鸡让店铺成为远近闻名的网红打卡店,更增强了故事场景的真实感,与之相比,《龙虾刑警》的龙虾却让人食欲全无。
豆瓣4.9分的《龙虾刑警》真不冤,它是一部洋溢着个人风格、有导演独特艺术表达的商业作品,但实则缺乏对电影创作规律的基本尊重;《极限职业》无法比肩《雪国列车》《熔炉》《隧道》《汉江怪物》等经典作品,但胜在类型规整,能够与观众达成基本的观影默契。
一本两拍却结果迥异,《龙虾刑警》《极限职业》折射出中韩电影人在操刀类型片上的强弱。
近年来仅三例一本两拍,翻拍才是国产片更喜欢的“捷径”
中韩电影虽合作颇多,但近年来一本两拍的案例只有三起。《龙虾刑警》与《极限职业》、《找到你》与《Missing:消失的女人》、《奇怪的她》与《重返20岁》。从成片质量来看,《龙虾刑警》逊于《极限职业》,《找到你》优于《Missing:消失的女人》,《重返20岁》倒也没有输给《奇怪的她》太多。
《奇怪的她》与《重返20岁》的孪生关系,曾在2015年引发热议。台湾导演陈正道执导奇幻喜剧《重返20岁》,杨子姗与鹿晗的组合不仅没有招黑,反倒成为新晋小花与流量演员的代表作品,《重返20岁》得益于剧本的良好本土化改造。
《奇怪的她》中略带粗鲁的奶奶形象,变成了《重返20岁》中温婉的东方女人;《奇怪的她》特立独行的孙子前卫中带有叛逆,而《重返20岁》在鹿晗的演绎下则颇有乖宝宝的气质。在电影音乐的选择上,《重返20岁》的本土化更为彻底,通过选用邓丽君《给我一个吻》等经典作品,为颇带梦幻色彩的都市童梦添加了情怀底色。还有对《还珠格格》多次化用的细节,让《奇怪的她》完成了对中国市场的“定制化”改造。
至于《找到你》和《Missing:消失的女人》,则是韩国剧本在雏形阶段时,就被中国与韩国制片方同时买下,再经过不同公司进行后期开发。经过本土化改编后的《找到你》,虽然在上映后有“抄袭《Missing:消失的女人》”等争议,但借助原本剧本基础人物架构与设定,从人物经历、教育背景、职业走向等方面的本土化改造,《找到你》的口碑甚至还好于韩版的《Missing:消失的女人》。
综上来看,一本两拍有相对严格的定义:无论制片方是相同抑或不同,剧本设定或是一方主导(如《奇怪的她》与《重返20岁》),或是中韩双方分别推进(如《找到你》和《Missing:消失的女人》),最终在相隔不远的档期上映,(如《龙虾刑警》与《极限职业》)。翻拍与之不同的是,被翻拍影片已经有成熟的剧本、较大的影响力与知名度,是对IP的再度开发与二次发掘。
不过,合作多年的中韩电影人,对翻拍要更为熟悉——近年来,仅有三例一本两拍,中韩一胜一平一负,但翻拍片却为数众多:同样是王千源主演的《“大”人物》,翻拍自韩国电影《老手》;王千源与郭富城主演的《破局》,有韩版《走到尽头》珠玉在前;杨幂与鹿晗的《我是证人》,翻拍自韩国电影《盲证》;霍建华、秦海璐联袂的《捉迷藏》,有韩国同名电影;尴尬无比的《外公芳龄38》,远不及韩版《非常主播》;此外,还有《分手合约》与《礼物》,《美好的意外》与《妻子小姐》等等,都是翻拍关系。
要话题还是要对比?一本两拍既有利也有弊
同为东亚儒家文化圈国家,中韩电影在文化基因上有较多相似之处。韩国导演姜孝镇曾把中韩影视合作分为四个阶段:第一阶段,演员输出与相互取景;第二阶段,技术合作成为中韩合作的主流;第三阶段,输出创意、模式和剧本;第四阶段,中韩影视进入真正的资本与市场的深度合作。
对影视业来说,创意共享的一本两拍,能实现差异化的接地气定制感,减少合拍片、翻拍片的水土不服,还能打通使用两国的优质影视资源。在中韩跨国交流合作的宏大话题之外,一本两拍对电影本身而言,还意味着更多的营销话题与宣发优势。
颇为有趣的是,在不知道是一本两拍模式时,电影常常闹出“抄袭”的乌龙。如《找到你》公映时,网友就质疑影片是抄袭《Missing:消失的女人》;《极限职业》在韩国票房高涨,中国网友质疑它是抄袭《龙虾刑警》,逼得韩国媒体出来澄清;还有《重返20岁》公映时,关于它到底是一本两拍,还是翻拍的争议也为人关注。
正因为有极为相似的剧情梗概与故事走向,一本两拍的电影作品能够互相借势,在宣发上凭空多了一大助力。《重返20岁》公映后,资深影迷详细列出影片与《奇怪的她》的不同之处,并对本土化处理进行全面分析。《找到你》平息了抄袭的风波后,根植于中国本土社会环境的剧本创作获得赞赏,反倒超过了早先上映的《Missing:消失的女人》。
不过,正因为强话题性,不可避免被拿来比较的一本两拍,如果一方在质量上相差甚远,会对影片的口碑伤害更大。让中国影迷尴尬的是,还曾以为《极限职业》抄袭《龙虾刑警》,却没想到是一本两拍的“双生花”,前者在韩国票房口碑双丰收,后者在上映大半年后被挖坟“鞭尸”。
除此之外,由于演员档期各异、项目开发进度不同,要实现同步公映很难实现,对观众来说先上映的作品更有新意,也更容易产生先入为主的影响,从而对后来者产生影响。《重返20岁》导演陈正道,就曾一遍遍对媒体解释,“绝无模仿”。
同题操作,更需水准与品质。一本两拍这条路,弊端和优点一样突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