五、六十年代我国曾流行过一首苏联歌曲《 卡秋莎》。当时我正年轻,学的又是俄语专业,所以不但爱唱,而且更爱用俄语演唱 《卡秋莎》我与丈夫就是在《卡秋莎》的歌声中由相识相知到相恋相爱的。
十年浩劫,破“四旧”外文书刊差不多都给烧光了,连大学里的俄语课本也不敢留,我却千方百计地珍藏着一张手抄的又黄又旧的歌纸,那就是《卡秋莎》。
这些自然已是陈年旧事了。
没想到的是在三 四十年后, 我竟有幸多次用俄语演唱《卡秋莎》,这不能不说是我退休生活中的一大乐事。
93年我刚退休不久。 有一次我听了杭州经济广播电台华芳小姐主持的《老歌新点》节目后,十分感动,马上提笔给电台写了一篇题为《卡秋莎--- 一首难以忘怀的老歌》的短文。没想到文章很快就播出了,华芳小姐又对我进行了电话采访。当时我老伴正患病住院,在病床上听到了我在电台里用俄语演唱的《卡秋莎》,十分激动。
一个月后,我因《卡秋莎》一文作为电台的特邀嘉宾,走进了播音室,作了一次现场直播,我又用俄语唱起了《卡秋莎》。
97年春节前夕,杭州经济广播电台在好时达歌舞厅举办了一次
“老歌新点”听众联谊会,我也应邀参加。 就在活动即将结束的时候,观众又要求我面对面地给他们再演唱一次《卡秋莎》。
盛情难却,我被拥到了台前。谁知我刚一开口,激动的泪水就一个劲儿地往外流,歌曲还没唱完,我已泪流满面了。台下的观众打着节拍与我和声,场面极为感人。歌声一结束,不少观众蜂拥而上,一个个要我签名留念,激动的泪水再一次蒙住了我的双眼……
谁知这一来却惊动了浙江电视台。当时主持卫视周末版《岁月
如歌》栏目的谢丽君小姐和她的同事扛着摄像机直奔我家而来。当即就进行了电视采访,那个专辑就叫《卡秋莎》,自然我又唱了一段《卡秋莎》。
在《岁月如歌》栏目即将改版时,浙江电视台作了一次总结性回顾,我有幸被邀请与著名主持人毛威先生和唐倩小姐一起再上
镜头,节目中又出现了我和老伴唱《卡秋莎》的情景……
在文化部离退休人员服务中心和中国政策科学研究会老年政策委员会共同举办的2000——2001年度中华老人诗文书画大赛活动中, 我的作品《卡秋莎》入选《中华老人诗文书画作品集》, 并荣获三等奖。于是我便赴京参加在全国政协常委会议厅举行的笔会暨颁奖大会。那是我第一次上北京,真是欣喜若狂。
2006年,浙江图书馆文澜书评会为切合“俄罗斯文化年”在中
国的开展,增进中俄文化交流,促进广大读者对俄罗斯民族和文化的了解,举办了 “俄罗斯情结” 的征文活动。我的《卡秋莎之恋》入选了。 被选作品放大后放在大厅里展览。 老伴还特地在那里为我摄影留念哩。
不久,应浙江人民广播电台“精神家园”栏目编导杨顺安先生之邀,我、老伴和才七岁的小外孙女一行三人走进了广播室,与主持人文燕小姐一起作关于“俄罗斯情结”的现场直播。老伴侃侃而谈俄罗斯文学,小外孙女朗诵一段俄罗斯著名诗人普希金的 "我的纪念碑" ,不用说,我在畅谈俄罗斯民歌后,又用俄语唱了<<卡秋莎>>.
今年, 杭州明珠电视台办了个新栏目<<岁月如歌>>.我又带着小外孙女去“歌”了一回 <<卡秋莎>>.
写了这么多,还忘了介绍<<卡秋莎>>哩!
卡秋莎是俄语译音. 她是一位姑娘的芳名. 这个姑娘希望守在边疆的爱人能痛击敌人保卫祖国,并把爱慕之心作了大胆的表白。
在第二次世界大战中,在英雄的苏联人民反法西斯的卫国战争中,更确切地说,是在1942年的斯大林格勒战役中,苏联红军首次启用了一种威力强大的新型火箭炮,给希特勒军队以摧毁性的打击。苏军战士给这种火箭炮取名为卡秋莎。
歌曲还可追溯到1938年莫斯科著名文学家芮吉宁准备创办一本杂志,他把著名诗人伊萨柯夫斯基和著名作曲家布朗介尔邀请到编辑部来,希望他们为创刊号写一首歌曲。
离开编辑部,在归途的汽车上,作曲家对诗人说,他当时正领导一支爵士乐队,他需要一首可供乐队演出的歌曲。伊萨柯夫斯基想起了不久前才写下的几行诗,于是当场写下来交给了布朗介尔。歌词所表现的诗情、纯真和音韵美一下子打动了作曲家,歌曲很快就谱成了。首场演出是在联盟大厦圆柱大厅内举行的,获得了巨大成功。演出大厅极为轰动,掌声如雷,观众如狂,演员不得不重唱了三遍之多。
就这样,《卡秋莎》在全国流行起来,后来越过千山万水流传到国外。第二次世界大战期间,意大利游击队把它的曲调发展成为一首战歌,名为《风在呼啸》,借以鼓舞人们的斗志;保加利亚游击队有时甚至用它作为口令;在法国、美国等国家,人们也往往填上其他内容的歌词来演唱。
这首歌于5、6十年代开始传入我国,举国上下也极为流行。懂俄语的用原文演唱,不懂俄语的用中文演唱,真是男女老少,谁都会哼上几句《卡秋莎》。
所以,《卡秋莎》对我来说更是“情有独钟”了。
还记得我的那张又黄又旧的《卡秋莎》歌纸吗?它可是出尽了风头:电台才刚作了介绍 ,电视台又为它放大“定格”…… 我真想把这张颇具历史意义和爱情色彩的《卡秋莎》歌纸亲自送到乌格拉河畔的《卡秋莎》纪念馆去。那是著名诗人伊萨柯夫斯基的家乡。诗人家乡的人民,自行集资建造了这座世界上独一无二的为一首歌曲而建造的纪念馆。他们用整段的圆木搭起了一座独具俄罗斯传统风格的木屋,木屋里陈列着《卡秋莎》的各种语言的歌词、唱片、音带;响着《卡秋莎》旋律的电铃,还有各种有关这首歌曲的回忆录和剪报。屋子左边安放着一块球形巨石,石上嵌有一块金属牌子,牌子上铭刻着《卡秋莎》的第一段歌词:
“ 正当梨花开遍了天涯,
河上飘着柔漫的轻纱,
卡秋莎站在峻峭的岸上,
歌声好像明媚的春光……”
这首歌从誕生之日起到今天,人们就从来没有忘记过它。只要这熟悉的旋律一响起,我就会不由自主地停下手中的笔,抬起了头,又一次全身心地沉浸在那美好动听而又让人奋发向上的旋律中,仿佛我又回到了年轻的大学时代……
影响
《卡秋莎》这首歌在当时成为了一个独特的社会现象。在前苏联,千百万人把歌曲中的卡秋莎当作栩栩如生的姑娘,一个深深爱着战士的姑娘,她执著地等待着前线爱人的来信。战争期间,有许多红军士兵通过报社给姑娘写信,倾诉衷肠。
歌曲在苏联卫国战争期间曾出现十余种歌词变体。
歌曲《卡秋莎》在中国也广为流传。
[编辑] 同名自行火炮的名称来历
1942年初,一种速射的自行火炮在苏联乌拉尔的沃罗涅日州的共产国际兵工厂里以惊人的速度被大批量地生产出来,并很快装备到红军部队。这种火箭炮的正式型号是BM-13,这是一种多轨道的自行火箭炮。共有8条发射滑轨,一次齐射可发射口径为132毫米的火箭弹16发,最大射程8.5千米,既可单射,也可部分连射,或者一次齐射,装填一次齐射的弹药约需5~10分钟,一次齐射仅需7~10秒。运载车时速90千米。该炮射击火力凶猛,杀伤范围大,是一种大面积消灭敌人密集部队、压制敌火力配系和摧毁敌防御工事的有效武器,所以,战士们非常热爱这种武器。
这种火箭炮的发射架上标着字母“K”,这是共产国际兵工厂出厂时的标记,K是俄文共产国际单词的第一个字母。操纵火炮的红军战士就根据这个字母“K”,把大炮命名为“喀秋莎”,这个别名迅速在苏军里传播开来。后来士兵们把他们的82毫米BM-8型火箭炮也称为“喀秋莎”。德军则称之为“斯大林的风琴”(德语:Stalinorge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