陈海贤自我发展心理学笔记(8):第二改变序列:如何区分有效和无效改变?

 这节课是关于行为改变的最后一节课。 前几节课里,讲了改变的应有态度,阻碍改变的心理机制,以及引发改变的四个原则和方法。 这节课是反思一下改变本身。

为什么要反思改变本身呢?改变有什么不对吗? 一方面,我们总是期待改变,对改变心存向往,这是对的。 另一方面,如果我们不知道改变的方向,盲目地想要有所不同,“追求改变”本身就成了我们的心理舒适区,变成了我们逃避真正改变的借口。 事实上,想要改变本身是一把双刃剑。 我们追求改变的背后,隐藏的心理状态就是对现在的自己不满。这种不满,可以转化成发展的动力,但也可以让你走上另一条路,让你焦虑、迷茫、自卑、手足无措,或者陷入一种重复但无效的改变之中。本节课的内容,是帮助我们思考:我们的改变是有效的吗?

改变的两个层次

曾经有来访者问陈老师:“怎么才能过上理想的生活?” 陈老师问他:“什么是理想的生活?” 他说:“我并不想赚很多钱,我只想要做有趣的工作,充分实现我的价值。” 陈老师问:“那你现在的工作怎么样呢?” 他说:“我刚辞职,正在找工作。我毕业三年,这是我的第三份工作。换工作的理由很多,相同的是,每次工作半年,我就会感觉非常焦虑。我就会想:这不是我想要的工作。我不想庸庸碌碌地过一生。老师,我怎么才能充分实现我的价值呢?” 陈老师想了想说:“你还是想别想实现自我价值的事情了,还是先想想怎么挣钱比较实在。” 陈老师这么说,并不是想打击他。看起来,他一再努力在改变,但有些东西却从来没有改变过。而陈老师只是想让他停止这种无效的循环。

陈老师下面讲的可能有些绕,但很重要。 事实上,改变有两个层次。 一个是作为内容的 改变。在这个例子中,就是工作。另一个是应对方式的改变。在这个例子中,就是他不停换工作的这个行为。 来访者一直改变的是“内容”。而真正需要改变的,却没有改变的,是用不停换工作应对焦虑的方式。 盲目寻求变化,没办法安顿下来踏实实践,这才是他真正的问题。 有时候,“改变”作为应对本身,也需要改变。

这在心理学上,有一个专用名词,叫做“第二序列改变”。 它来自一本叫《改变:问题形成与解决的规则》的书,作者是美国心理学家保罗.瓦兹拉威克(保罗·瓦兹拉威克{德语:Paul Watzlawick},生于1921年,美国心理学家,出生于奥地利,是通信理论的领军人物 ) 瓦兹拉威克在这本书里,讲了很多例子说明:为什么改变没有解决问题,反而改变本身成了问题。

一位朋友曾给陈老师讲过一个他自己的故事,是对第二改变序列最好的说明。 这位朋友在大学有一段时间陷入了一种刨根问底的思想状态。别人觉得天经地义的事情,他都会想很多。 比如他会想:为什么要学英语?为什么要读书?为什么要出国?为什么要工作赚钱…… 过度思考带来的问题是:他做任何选择都很犹豫,因为他总想在源头上把事情想清楚。 这浪费了他很多时间和精力。他很痛苦,想要改变。做了很多尝试,却总不成功。 他去和父母讨论解决办法。 妈妈对他说:“你呀,就是犹豫。下回,你做选择的时候,要根据自己的价值观给自己的不同选项排序,这样不就容易了吗?” 后来,他去问爸爸,他爸爸说:“你这是一种特殊的才能。很多人只会根据常识生活,但你会用理性思考。我现在手下有很多员工,我要让他们建立起理性思维都很难。可是你呢?天生就会了。不要被常识蒙蔽,凡事问为什么,这是审视世界的好习惯。虽然费点时间精力,但很值得。” 他爸爸说:“你不仅不需要改,而且还要保持这个习惯,将来会排上用场的。” 他觉得爸爸说的也有道理。回去后,他虽然还好思考和纠结这个问题,却不在尝试改变了,结果,他的心情反而好了起来,想的也没那么多了。

为什么鼓励他改变的妈妈没能让他改变,反而是鼓励他不改变的爸爸,促成了他的改变呢? 这里用第二序列改变来分析一下。 遇事多想、选择犹豫,这是那个朋友改变的内容。而他总觉的自己有问题,想要改变自己的状况,这是他把改变作用一种应对方式。 他妈妈给的建议,是改变内容,而他爸爸改变的,是“他想要改变”这个应对方式本身。 为什么爸爸的建议更有效呢? 这就和心理学的另一个非常重要的概念有关——自我接纳。 自我接纳的本质:舍弃 “自我接纳”这个词,很多人都听说过,但一般情况下,人们对自我接纳有两个重大误解。 第一个误解是,以为自我接纳是不改变。从第二改变序列这个概念,你就能理解,接纳自我本身就是改变,而且是很难的改变。 难在哪里?难在忍受。

人只要有焦虑,总是要有改变的。可是,顺境逆境都是人生常态,有时我们需要忍受不好的境遇,哪怕暂时看不到希望。 第二个误解是,把自我接纳获取另一种好处的途径。 经常有来访者跟陈老师说:觉得自己很多地方都不好。很想接纳自己,可是怎么做的呢? 当来访者这么说的时候,他其实是把自我接纳当成了了获得幸福、平静、快乐的手段。他心里想的是:如果自我接纳了,那我就会变的更好了。 这里,他本质上还是行为改变。追求自我接纳这个追求本身,就是他无法接纳自我的原因。 自我接纳不是追求,而是舍弃。 舍弃的是什么呢?那就是对生活的过度控制,对“完美自我”和“完美世界”的幻想和执念。

心理治疗领域,有一个很著名的疗法,叫做“森田疗法”,它的核心理念是:带着问题生存;为所当为。 意思是,不要纠结于自己的问题,把它当成你生活的常态,去关注你真正想做的事情。这才是自我接纳的真谛。 回到刚才那个朋友的故事。为什么爸爸的建议起效了呢? 是爸爸把他想要改变的问题,变成了一种不需要改变的资源。 这个理由说服了他,让他能够放下自己的焦虑,不再盲目追求改变。而正是这个放下,让他从无效的改变中解脱出来,实现了真正的改变。 有效改变的判断标准 说到这里,会让人有些糊涂。

前面几节课都是在讲改变,这节课又说接纳自我很重要。那么什么时候该追求改变,什么时候该接纳自我呢?或者说,什么时候改变是有用的,什么时候是无用的,什么时候改变会成为一个问题? 陈老师给出了一个简单的标准:看你改变的动作,究竟是改善了你的状况,还是维持了你的状况,甚至是让你变得更糟了。 通常,无效的改变会维持症状,形成一种恶性循环。如果你的改变包含在这种恶性循环里,那你就要小心了。

举个例子:我们偶尔会失眠,失眠会让人很痛苦的。但是,如果失眠的人想改变失眠这件事,你他就会变得非常警惕。 本来在疲惫中迷迷糊糊要睡着了,他一个念头“我快要睡着了”,马上又清醒了过了。要想改变的念头加剧了失眠,这就变成了一种恶性循环。 前面那位不断换工作的来访者也是如此。 他的目标时实现自我价值,实现自我价值是需要积累的,可是这个乌托邦式的目标让他不断寻求改变,从而打断自己的积累过程。 越是这样,他越焦虑,越焦虑就越想改变,于是形成了恶性循环。 所以,当我们想要改变的时候,要问自己两个问题: 一是,你所遇到的,是世界的不如意,还是需要改变问题?

我们这个世界,本身就有很大不完美,它不是按照我们的需要设计的。 比如:我们会偶尔焦虑、会失眠,会心情不好、会遇到各种挫折。 但这些都不是问题,它是世界运行的常态。(或者说,我们每个人来到世间,需要适应这个环境,你的主观意愿只有在和环境适应中被动的展示,人是环境的一部分,相对于无限的空间和时间来说,人只是一个匆匆过客。更好的适应才是最好的生存法则。)如果我们错把世界的不如意,当做我们解决的问题,改变不仅不会有效果,还可能成为问题。 二是,我们想要改变的努力,有没有打断自然发展的进程? 一棵树从种下种子,到开花结果,有其自然发展的规律。 工作需要积累经验,关系需要培养感情,这也是自然发展的过程。 身体或者心理受伤,慢慢地疗愈也需要一个过程。

所以,当你想改变的时候,要思考一下:如果我不做改变,世界自然发展的规律是怎么样的? 不能因为想要摆脱焦虑就急着改变,如果我们的改变是企图打断这种自然发展的历程,那它不仅没有效果,而且还会变成问题。 讲到这里,关于行为改变的 课程就结束了。下面简单回顾一下: 首先讲了行为是如何被维持的,改变的困难在哪里。改变很难发生,是因为: 1 旧的行为有它的好处; 2 心理舒适区让我们用熟悉的方式处理问题和适应环境; 3 我们每个人都有阻碍改变发生的心理免疫系统。(心理免疫X光片) 接下来讲了改变的四个原则: 1 检验行为背后的规则,行为检验; 2 积累一些小成功。小步子原理; 3 养育你的行为“场”; 4 激发情绪。 最后,我们辨析了有效和无效的改变。无效的改变本身就是一种心理舒适区。 当我们讲对改变的改变,也就是进入自我接纳的时候,我们其实已经进入了思维的领域。 改变不仅包括行为的改变,还包括思维的改变,人的想法和行为是相互影响的。

你可能感兴趣的:(陈海贤自我发展心理学笔记(8):第二改变序列:如何区分有效和无效改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