影响力

憨厚甘甜,久而弥笃。

写在前面

未来,属于终身学习者。

我这辈子遇到的聪明人(来自各行各业的聪明人)没有不每天阅读的——没有,一个都没有。 – 查理·芒格

未来的世界将不再需要单一的技能型人才,而是需要具备完善的知识结构、极强逻辑思考力和高感知力的复合型人才。优秀的人往往通过阅读建立足够强大的抽象思维能力,获得异于众人的思考和整合能力。

很多人读书,追求的是干货,寻求的是立刻行之有效的解决方案。其实这是一种留在舒适区的阅读方法。在这个充满不确定性的年代,答案不会简单地出现在书里,因为生活根本没标准确切的答案,你也不能期望过去的经验能解决未来的问题。

从单一到复合,从知道到精通,从理解到创造。

写给自己

19年,整个一年对于自己来说,很忙很累,最大的收获应该是“认知提高了吧”。

这一年,仍然一些问题和人困扰自己。但自己的心态有所成长,不再纠结于所有事情,控制欲也不再那么大。无法沟通,暂且理解为沟通双方的认知高度不一样导致的吧。

20年,希望自己迈出去,接触更多的人、事,阅读更多、更广的书籍。

自动化时代的原始顺从

考虑多方相关信息并据此做出正确的决定,这种信息处理上的优势使人类成为地球上的支配物种。然而,技术的进化远远快于我们,当代生活中繁多的变化、选择和挑战,使得我们越来越频繁地发现自己陷入跟低等动物一样的处境之中:外界环境的错综复杂超出了我们心智的处理能力。

​至此,使得我们在做决定时,越来越难于对整个局面加以全盘考虑了,尽管只靠孤立数据容易做出愚蠢的决定,“分析瘫痪”让我们只好更多地把注意力放到环境中通常靠得住的单一特点上。

​这种矛盾依然在继续。但获取、存储和管理信息的能力越发影响财富和权利的分配。

稀缺 – 数量有限、东西紧俏

场景一:每天只卖指定数量(创造稀缺)

场景二:青少年反叛的根源在哪里?

场景三:「脉脉」上看到这样一则消息:VipKid 取消了房补福利,然后员工哭爹骂娘,说公司没有良心,不要脸。

题外话:对于《影响力》这本书,下面阐述的内容本放到了本章节,有关联但是个人感觉些许牵强。

  • 对失去某种东西的恐惧似乎比获得同一物品的渴望,更能激发人们的行动力。
  • 保住既得利益的愿望,是心理逆反理论的核心。
  • 走上革命道路的,往往是至少品尝过了更美好生活的人。
  • 自由这种东西,给一点又拿走,比完全不给更危险。
  • 到手了的,不经一战是没人会放弃的。

「场景三」个人感悟:

第一种声音:我之所以选择该公司,就是应为当时给我开了这么多条件(或者因为这些条件,我选择了降薪),现在取消掉了,我的利益被直接削减了!
第二种声音:房补本身就是额外福利,收回也是合法合规。如果公司经营缩减成本,收回额外福利有什么问题?这家公司员工太没良心,我要是这公司高管,肯定心寒!

之所以,出现这两种声音,是因为大家心态和角度不同导致的,谁对谁错,无绝对。前者把自己当成了公司的打工者,时时刻刻争取个人利益最大化没问题;后者,把自己当成了公司的一份子,可以福祸共享,有同理心,具备感恩的情怀。这两种人,无可避免公司中总都会有,区别对待即可!

社会认同 – 在判断何为正确时,我们会依据别人的意见行事

在判断何为正确的时候,我们会根据别人的意见行事。我们对社会认同的反应方式完全是无意识的、条件反射式的,这样一来,伪造的证据也能够愚弄我们。

场景一:在景区等地方,选择吃、玩的东西,即便几家店提供的是几乎相同的东西,你仍然会选择排队人数最多的店家(熟不知,是不是店家故意请来的“演员”)

场景二:买一样东西,犹豫不决时,服务员肯定会告诉你,这个很抢手,最近已经卖出了多少多少件,就剩最后几件了(社会认同 + 稀缺)

场景三:年会–无锡行,大家在讨论技术沉淀时,当多数人在说投入产出比、拿来主义等;内心只有不忿吗?是否有一些话是为了迎合大家所说?

  • 当我们自己不确定、情况不明或含糊不清、意外性太大的时候,我们最有可能觉得别人的行为是正确的。
  • 相似性,我们会根据他人的行为来判断自己怎样做才合适,尤其是在我们觉得这些人跟自己相似的时候。

指定一个人(穿红色马甲的帅哥),说出我要帮助,请帮我叫救护车! 减少了不确定性,让周围人注意到你的状况,搞清楚他的职责。

最后,维特效应:自杀新闻大肆报道,会增加自杀率。原因:这些人根据其他陷入困境的人如何行动,决定自己该怎么做。

权威

场景一:近年来,通过专家座谈类节目推广产品的越来越多。

对于权威的服从,即便是强调自我的当今时代,大多数人也大大低估了其可怕的效力,书中列举了著名的“米尔格兰姆实验” – 即受试者为了服从研究人员的指令,不惜将高压电击置于同伴的身上,而当时并未考虑过他人的死活。

​ 一旦我们我们意识到服从权威在大多数情况下是有好处的,那就很容易不假思索地服从。从而,权威人士说话,让本应该考虑的就变得不相关了。

  • 正是因为它太有道理,很多时候,哪怕权威人物说的完全没有道理,我们也会照着去做(护士不假思索的按照医生开具的明明漏洞百出的的诊断书执行,屡见不鲜)。
  • 头衔比当事人的本质更能影响他人的行为。
  • 这个菜不好,推荐两个稍微便宜些的菜品(服务员赢得了信任,后续再选择酒水、甜点等,依然让她推荐)。

承诺和一致 – 人有一种言行一致的愿望

场景一:朋友圈,「学习英语」每日打卡、(一条重要的心理学原理:公开承诺往往具有持久的效力。朋友知晓 – 喜好,推广度也会更好 – 双赢)

场景二:购买高价格的东西,销售给出了很大的优惠力度,决定购买了,最后时刻又推给你各种其他的小东西,你稀里糊涂就购买了(比如,购买汽车、汽车配件),最后你是否获得的你想想中的优惠呢?

当我们做出一个选择,之后我们会想方设法的证明这个选择是正确的。这种想法往往在现实中演变成为一种自我欺骗的行为。如果是当众选择,维护你选择的动机更厉害(陪审员就是一个例子,举手表决的,最后鲜有人改变自己最初的判断)。

登门槛:当我们接受琐碎请求时务必小心谨慎,一旦同意了,会提高我们对后续分量更大的类似请求的顺从度,还能使我们更为乐意去做一些跟先前答应的小要求毫不相关的事情。开始拒绝,比最后反悔要容易

抛低球: 运用于销售,先给人一个甜头,诱使人作出购买的决定。而后,等决定做好了,交易却还没有最终拍板,卖方巧妙地取消了最初的甜头。

总之,只有当我们认为外界不存在强大的压力时,我们才会为自己的行为发自内心的负起责任。 威逼利诱是行不通的。

互惠

有了互惠体系,人类才成为人类。

场景一:为什么精明的政客会让连普通人都能看出来的愚蠢的“水门事件”发生?

场景二:为啥商场提供这么多的免费试吃?

利用人心里的亏欠感,施加别人甚至强加别人一些恩惠。即使这些恩惠让人生厌,也会触碰他的“按钮”,让他更容易接受你,难以拒绝你。

拒绝后撤: 想让你答应我的某个请求,会先向你提一个更大的要求,这个要求是你一定会拒绝的。拒绝后我再提一个小的请求(真正的请求),你就会觉得我让步了,你也应该让让步,于是就答应了我的真正请求。(先生,5美元的门票需要吗?那买一根1元的巧克力棒吧!)

知觉对比: 先触碰冷水,再接触温水;先触碰热水,再接触温水。你所感受到虽然都是温水,但是感知完全不一样。

社会实验:和他人谈判,分一笔钱

  • 一开始对方就要其中的大部分,而且很顽固,拒绝让步;
  • 一开始对方就要其中的一半多点 ,而且很顽固,拒绝让步;
  • 一开始对方要其中的大部分,然后逐渐让步,变成一半多一点。

我相信,大部分人对于第三种的结果会满意,虽然和第二种的结果一样,但这个过程中,你努力了,有责任感、别人让步了,你的满意度也就提升了。

喜好 – 由各类喜好诱发的好感会使我们自然而然的顺从

我们大多数人总是更容易答应自己认识和喜爱的人所提出的要求,对于这一点,恐怕不会有人感到吃惊。令人吃惊的是,有些我们完全不认识的人却想出了上百种方法利用这条简单的原理,让我们顺从他们的要求。

场景一:为什么特百惠公司的家庭聚会能使每天的销售额超过250万美元?

场景二:为什么在审讯嫌疑犯的过程中“好警察”、“坏警察”搭档的方法巧妙地运用了喜好原理?

制造商乐意花大价钱让自己的产品跟当前文化热潮、流行艺人联系起来。何尝不是在博得大家的好感?对于个人也是这样,我们喜欢把自己跟好消息联系起来,躲开坏消息。当然,还有这样一批人,在以个人成就为傲的时候,不会沾别人的光;只有当其于公于私的威望都很低的时候,会借助他人的成功(吹嘘自己与他人成就的关系)来恢复自我形象。这些人内心深处个人价值感过低,因为成就不来自本身。

欢迎关注个人微信公众号:「Super 前端」
影响力_第1张图片

你可能感兴趣的:(杂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