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LeNet-5卷积神经网络
S2层与C3层连接的参数计算的思考???
首先图1是LeNet-5的整体网络结构图
图1 LeNet-5结构
该神经网络共有7层(不计输入层),输入图像大小为32×32。
层编号特点:英文字母+数字
英文字母代表以下一种:
C→卷积层、S→下采样层(池化)、F→全连接层
数字代表当前是第几层,而非第几卷积层(池化层.ec)
术语解释:参数→权重w与偏置b
连接数→连线数
参数计算:每个卷积核对应于一个偏置b,卷积核的大小对应于权重w的个数(特别注意通道数)
C1层:使用6个5×5大小的卷积核,padding=0,stride=1进行卷积,得到6个28×28大小的特征图(32-5+2*0)/1+1=28
参数个数:(5*5+1)*6=156,其中5*5为卷积核的25个参数,1为偏置
连接数: 156*28*28=122304,其中156为卷积过程连线数,28*28为输出特征层每一个像素都由前面卷积得到
S2层:使用2×2大小的卷积核进行池化,padding=0,stride=2,得到6个14×14大小的特征图(28-2+2*0)/2+1=14
参数个数:(1+1)*6=12,其中第一个1为最大池化所对应的2*2感受野中最大的那个数的权重,第二个1为偏置
连接数: (2*2+1)*14*14*6= 5880,虽然只选取2*2感受野中最大的那个数,但也存在2*2的连接数,即最大的权重为1,其余的为0
C3层:该层使用16个5*5大小的卷积核,padding=0,stride=1,卷积后得到16个10*10的特征图,(14-5+2*0)/1+1=10
该层第一个难点:6个输入图如何通过卷积得到16个特征图?
如图2所示,C3的前六个特征图(0,1,2,3,4,5)由S2的相邻三个特征图作为输入,接下来的6个特征图(6,7,8,9,10,11)由S2的相邻四个特征图作为输入,12,13,14号特征图由S2间断的四个特征图作为输入,15号特征图由S2全部(6个)特征图作为输入。
图2
该层第二个难点(这里我觉得最难理解,断断续续理解了几乎小半年):通过S2的输入,如何卷积得到C3的一个特征图呢?
我用C3层0号特征图举例,它由S2层0,1,2号特征图作为输入,由于C3层共有16个卷积核,即C3每一个特征图是由一个卷积核对S2层相应的输入特征图卷积得到的,如图3所示。
图3
这里值得注意的是,上图的卷积核是一个5×5大小具有3个通道,每个通道各不相同,这也是下面计算时5*5后面还要乘以3,4,6的原因。具体可参考多通道卷积。
参数个数:(5*5*3+1)*6+(5*5*4+1)*6+(5*5*4+1)*3+(5*5*6+1)=1516
连接数:1516*10*10=151600
S4层:依然是池化层,使用16个2×2大小的卷积核进行池化,padding=0,stride=2,得到16个5×5大小的特征图(10-2+2*0)/2+1=5
参数个数:(1+1)*16=32
连接数: (2*2+1)*16*5*5=2000
C5层:使用120个5*5卷积核对S4层16个特征图进行卷积,padding=0,stride=1,得到120个1*1大小的特征图,(5-5+2*0)/1+1=1
这里的计算跟C3相同,也是多通道卷积,因此5*5后面乘以16.
参数个数:(5*5*16+1)*120=48120
连接数: (5*5*16+1)*120*1*1=48120
F6层:共有84个神经元,与C5层进行全连接,即每个神经元都与C5层的120个特征图相连。
参数个数:(120+1)*84=10164
连接数: (120+1)*84=10164
Output层:输出层由欧式径向基函数(Euclidean Radial Basis Function)单元组成,每个单元由F6层84个神经元作为输入,输出0-9十个手写数字识别的结果
参数个数:84*10=840
连接数: 84*10=840
总结:本人初学深度学习,尚有太多不懂的地方,上述若有错误的地方,望请各位批评指正。在学习lenet-5的过程中,发现了一个可视化的网站:http://scs.ryerson.ca/~aharley/vis/conv/flat.html
http://scs.ryerson.ca/~aharley/vis/conv/
如果打不开,请多换几个浏览器
多通道卷积:可以看出卷积核W0,W1各自的三个通道各不相同
最后,引用了几个参考文章的链接:
http://blog.csdn.net/zhangjunhit/article/details/53536915
https://www.jianshu.com/p/ce609f9b5910
http://blog.csdn.net/qiaofangjie/article/details/16826849
https://www.zybuluo.com/hanbingtao/note/48548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