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数据共享+影像云”双平台设计,为区域影像建设中的不同角色提供服务

“数据共享+影像云”双平台设计,为区域影像建设中的不同角色提供服务_第1张图片

区域影像平台建设能实现区域内医疗影像设备和人才资源的共享,通过集中诊断、远程会诊、典型病例管理、影像区域质控、远程在线教学等服务功能,助力基层影像诊断人才的培养,提高区域内医学影像诊断的整体水平。区域影像云服务平台服务的业务范围可以逐步扩展到超声、内窥镜、心电、病理、核医学等所有医技检查的诊断和会诊服务,完善医技检查信息和资源的共享。

 

作者信息


浙江大学医学院附属第一医院 毕佳敏


两个“平台”建设

 

为实现区域影像建设并实现为各个不同角色提供服务,提高区域医生整体诊断水平和就诊满意度提出两个平台建设,一个“数据共享平台”实现区域内医院检查数据共享,建立索引为医院间的检查互调以及后期和其他平台的对接提供数据基础。一个“影像云平台”实现区域内远程诊断、远程教学、区域质控、区域集中预约、患者端影像检查调阅等功能。

 

1.数据共享平台


数据共享平台的主要任务是实现各区域影像信息系统和各级医院PACS系统的数据与服务平台进行交换,将所有医疗机构的检查数据采集并存储到服务平台的数据中心。检查数据的采集采用了医疗信息集成引擎,基于医疗服务总线,配备针对HL7、DICOM、WebService、FTP和数据库等的大量标准和非标准适配器,实现通讯协议转换、数据结构转化、医学术语转换和医疗消息智能路由等医疗信息集成与交换的关键技术,通过可视化灵活配置的方式组合多层次组件实现异构系统之间的高效、高质集成。该集成引擎可以采集包括放射、超声、内镜、病理、DSA等静态、动态等医学影像、图像、视频;心电、脑电、肌电等电生理数据;检验数据、心电波形等医疗数据;同时支持对患者诊疗过程的各类医疗信息系统产生的医疗事件进行互操作。全面的医疗数据将为疑难病例会诊、典型病例研究、教学培训等服务的使用提供有力的数据支持。


数据共享平台采用先进的CDR架构,利用医疗信息集成引擎,把医院不同信息系统中的临床数据,以患者为中心汇总到CDR进行集中管理,并在此基础上,提供面向患者、临床、科研和管理的多种应用服务。

 

医疗信息集成引擎将部署在医院端的前置机上实现检查数据的采集,并将采集的数据注册归档到影像云服务平台上。

 

影像数据云归档服务  影像云归档系统基于云计算技术实现医院检查数据的云端备份和移动调阅功能,既为医院提供完整、安全的检查数据备份方案,又为医生和患者提供了随时随地查阅影像数据的平台。图1是影像云归档系统的应用架构图。


“数据共享+影像云”双平台设计,为区域影像建设中的不同角色提供服务_第2张图片

图1  影像云归档系统应用架构图

 

影像云归档系统分客户端和中心端两部分。客户端为影像集成服务子系统;中心端为影像数据云归档子系统。客户端的影像集成服务子系统由数据交换模块、DICOM服务模块、数据管理模块等组成。中心端的影像数据云归档子系统由患者信息交叉索引模块、影像数据归档模块、影像计算服务模块、数据管理服务模块、患者影像档案管理模块等组成。同时,系统为医护人员和患者分别提供了不同的数据管理、数据访问、及移动端访问界面,在保证数据方便调阅的同时通过严格的权限控制保证数据使用的安全性。下面分别从云端数据管理、云端数据访问和患者云档案三个方面详细介绍下主要功能。

 

云端数据管理  影像云归档系统为医院提供了云端数据管理网站,实现医院云归档数据的查询、统计、监控和授权等功能。

 

医院影像集成服务系统  通过集成总线实现各医技系统之间的交互、及数据和信息的交换,并采集各医技系统的检查报告和影像数据,进行统一索引和集中存储。此外,通过与医院其它信息系统(如:HIS、EMR等)进行数据和界面的集成,为临床医生提供全院医技检查数据的一致性访问。图2是集成平台的系统架构图。


“数据共享+影像云”双平台设计,为区域影像建设中的不同角色提供服务_第3张图片

图2  影像集成服务系统架构


 

影像集成服务  在实现医技检查数据共享的基础上,提供各类影像应用服务,如:集中预约、集成浏览和临床调阅、典型病例收藏、自助打印和短信服务、及在线监控等。

 

2.影像云平台

 

建设基于互联网的医疗影像服务云平台,打造区域网络化医疗服务平台,提供面向区域内医疗机构和患者的医技诊断、远程门诊、临床会诊、远程咨询、影像再确认等创新服务模式,打造真正的在线医疗服务和线下服务的闭环,实现区域内医疗资源的最优化、最高效运作,真正实现医疗信息化惠民服务。

 

远程医疗服务  主要包括远程诊断(会诊)服务和远程医学教学服务两大部分。其中远程诊断服务包括远程影像会诊、远程心电会诊、远程超声会诊、远程病理会诊、综合疾病会诊、远程门诊、远程咨询等;远程教学服务包括教学资料库和典型病例库建设、在线视频教学、远程手术示教、远程教学查房、在线病例讨论(在线影像读片)等。

 

用户管理系统  实现平台所有用户资料的统一管理:医疗服务机构的注册和审核;职业医生的注册和审核;医疗服务终端消费者(患者、家庭健康)注册管理;支持用户通过网站、微信、App、客服电话进行注册。实现平台各个子系统之间的单独登录;提供会员的消费记录的查询统计。

 

机构服务系统  医疗机构、医生集团、专家个人在平台上开设影像诊断服务中心,为其它机构提供放射、心电、超声、病理检查的诊断和会诊服务。专家端支持PC、PAD、PHONE设备进行诊断;支持专家与专家以及与申请方的多人视频交互;支持诊断结论的语音输入,以及将语音转换为文字报告。

 

集中诊断服务中心  为合作医院提供集中诊断服务。合作医院可以仅安排人员进行登记和拍片,由服务中心负责诊断;也可以进行初步诊断,由服务中心负责审核确认。为保证合作医院及时为患者提供服务,程序提供诊断报告超时报警,提醒医师及时或优先处理。为避免医师挑选报告书写,程序提供自动任务分配策略。可根据医师专长,或固定数量进行分配。程序提供报告修改功能,方便医师签字后再做修改。修改时,先锁定当前记录,不允许其他人(包括合作医院在内)进行任何操作;同时短信或手机App通知合作医院。修改完毕后再解锁。

 

远程会诊服务中心  提供疑难影像的离线会诊和在线交互会诊功能,支持点名专家进行会诊。会诊服务支持基于视频的病例讨论模式,实现会诊专家与申请医生、患者的远程“面对面”交流,达到良好的互动效果。会诊时影像可无损同步显示,支持不同屏幕分辨率的自适应调整。视频流支持多种标准编码格式和压缩比设置,满足用户不同网络环境的接入需求。

 

在线质控各服务中心  可以提供在线质控服务,对管辖范围内的合作医院的医技检查数据进行抽查,开展质控评分,并提出整改措施,帮助区域内医疗机构和医生提高医技检查和诊断质量。

 

远程教学服务中心  提供基于视频的远程教学服务,包括结合典型病例库的在线课程管理(创建、浏览、点播课程等),在线考试、在线读片(病例讨论)等。

 

区域影像系统所需硬件采用云服务器和云存储,较之传统的建设模式有着明显的优势,支持现有应用和新出现的数据密集型应用,可以简便、迅速地得到所需要的计算能力;提高计算资源的利用效率,实现绿色计算;提供医疗卫生信息化新模式,有效降低管理成本。基于云计算、大数据分析等技术响应国家“互联网+医疗健康”的号召区域影像平台,为患者提供移动端设备影像检查调阅,远程医疗协同服务让患者在家门口享受到上级医院的服务,提高患者就诊满意度。为医生提供远程教学、区域质控等服务提高区域内医生的就诊水平,节省医疗资源。影像云平台利用云计算来实现用户管理、任务管理、资源管理和安全管理,实现信息资源集成,提高医疗IT资源的使用率,同时为IT管理部门的运维提供更多的便利。

 



-END-


报名参会


2018 医疗 IT 创新研讨会暨医院数据处理与应用发展论坛





推荐阅读

国家卫健委“三定”方案出炉,新增内设机构凸显大健康理念

孙立峰谈健康服务三步曲(二):服务是核心

衡反修:临床决策支持系统的既往和将来

朱杰:再谈区块链——何当金络脑 快走踏轻秋

暨大附一院吴庆斌:从诺兰模型看医院信息化建设当下二三事

到2020年电子病历要建到什么程度?医政医管局提出具体要求!

深化医改下半年重点任务发布,医疗信息化攻坚战将从七方面展开!

国家卫健委首次批复7个科技体制改革试点项目,提升科技资源开放共享力

医学影像行业的深入变革,需要从更深层次的数字化开始

詹松华:医学影像与AI之间依旧隔着一道“玻璃门”

梁长虹:具有医学人文和社会学意义的人工智能才是终极

转型中的博弈:医学影像人工智能落地基层为何这么难?

更细化的建设意见来了!国家卫健委发布分级诊疗制度建设重点工作通知

解放军总医院血管外科主任郭伟谈人工智能:应用制式和程序化手段规范临床行为

北医三院CIO计虹:如何建设有信息化特色的服务体系?





©以上文章来源

e医疗原创文章,转载请注明来源。

你可能感兴趣的:(“数据共享+影像云”双平台设计,为区域影像建设中的不同角色提供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