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代西方史9-第二次世界大战-德国线(开战)

戈培尔

希特勒演讲中的声调、语气、节奏都是有讲究的,那么戈培尔的风格是什么样的呢。在德国发动全面战争之前给德国民众做的大洗脑直播中,在广场上集中了一战中上过前线的老兵、医生护士,在一大堆收音设备的摆放下,全国人民都在听这场演讲。

在演讲过程中,戈贝尔有一个提问法,提问会不断升级,一千多人在现场强烈的呼喊呼应,透过收音机传递给更多德国人的时候,这就产生了戈培尔效应。

这个效应就是他把少部分人的声音放大,来蛊惑更多人,甚至层层升级。这就很像沉默的螺旋理论,他的声音足够大,所以赞成的声音大,不赞成的声音小,尽管很多人心里持有不同的想法,但是不敢讲出来。

尤其在德国攻击波兰之前,纳粹德国的报纸广播一直在宣传德国侵略波兰制造借口,说波兰扰乱了和平,波兰会以武装入侵德国,柏林日报当时有个当日头条叫当心波兰,领袖日报当日的标题叫华沙扬言将会轰炸德国,波兰已经全境处于战争狂热当中,这种完全是弥天大谎,就是戈培尔的谎言重复一千次,他亲自出马发表了多场演出,这也是纳粹的一个洗脑狂人,这个人本来就是海德堡大学哲学博士,流氓懂文化真的很可怕。

闪击波兰

波兰拥有当时世界排名第七的装甲车保有量,远远超过第八的美国和第九的日本,飞机数量德国也只是波兰的一倍,从军事能力来看,波兰是可以与德国抗争的,为什么闪电战还能发挥那么大的作用?

闪电战是由德军名将古德里安创造的,他是闪电战术的奠基人,作为一个军事学家,他有两句很著名的话:只准集中,不准分散;朝向炮火的地方踩油门。这两句话中体现出来观点的就是出其不意,闪电战是二战期间德军经常使用的一个战术,他是要充分利用飞机坦克快捷的优势,以出其不意、突然袭击的方式出奇制胜。

古德里安最高担任了德军陆军总参谋长,出生于军人世家,十三岁的时候就被送到了军官学校学习,十七岁的时候已经成为了一个实习军官,他很喜欢创新,一战时候的方法已经过时了,现在要将流行和战术结合起来,那个时候已经开始重视坦克了,但是对坦克的定位是战斗布局的火力输送,坦克的三大特点没有发挥出来,一个是防御、一个是火力、一个是机动性。古德里安认为坦克首先是要跑得快,其次才是输出,防御是最后的,推翻了过去的一套理念,当时这套理论还被质疑,当时主流的还是步兵是主要作战决定性力量,装甲部队只是其辅助的。

为什么要选择波兰?他认为波兰是欧洲的走廊,战略地位是非常重要的,拿下波兰对德国来说就可以和东普鲁士连为一体,实现大德意志帝国的理想;


近代西方史9-第二次世界大战-德国线(开战)_第1张图片
image.png

德国对波兰的整体实力还是占很大优势的;波兰战略战术上的严重失误;波兰的内外政策,二战时期是大地主、大资产阶级执政的,和其他国家没有来往密切,他没有很多盟友,这就注定成为一直任人宰割的羔羊。

闪电战中有六个精髓:1.集结。把部队结合起来。2.展开。形成必须的冲击力。3.突破。形成重点突破以后,必须维持的冲击力。4.穿插。通过装甲部队以及其他机械化的部队来打开缺口。5.急需突破弱环节。6.席卷。以整个部队席卷整个部队的阵地。

奥斯维辛集中营

image.png

奥斯维辛集中营有死亡工厂之称,它的遗址现今还是对外开放的,位于波兰一个小城奥斯维辛,距离波兰首都华沙有300多公里,


近代西方史9-第二次世界大战-德国线(开战)_第2张图片
image.png

奥斯维辛集中营的一号营是1940年4月由希姆莱下令新建的,当时在1939年之前就已经有不少的犹太人进集中营,但是最恐怖的这个奥斯维辛是后来新建的,在德国入侵波兰后的半年内就建了这个集中营,1940年6月份,第一批人就运到奥斯维辛了,到1941年时奥斯维辛都有十万多名囚徒了,再往后有新建了2号营、3号营,包括毒气室等等都是在2号营、3号营建立起来的。

按照历史记录,一直到1945年的1月27号,苏联红军解放波兰,奥斯维辛集中营的一些人才得到解脱,但之前已经有一百多万人死在那个地方了,1947年的7月2号,波兰国会立法,将奥斯维辛集中营旧址改为殉难者纪念馆,到现在集中营也是二次大战中重要的受害者纪念场所。

有一部知名的电影《辛德勒的名单》就是讲奥斯维辛集中营的,所有关押到这边的人,他们最终命运除了惨遭屠杀之外,随身的财务也会被劫掠一空,包括死者身上的牙齿,头发、皮肤都不放过,纳粹会用遇难者的皮肤做手套,做灯罩,用头发做垫子,假牙上的金子融化以后存入德意志银行,德国法西斯在集中营中设立了用活人进行医学实验的专门实验室,用残忍医学把某些囚徒,比如双胞胎、侏儒作为实验对象。当时大家在奥斯维辛集中营是大量的使用了毒气室,在他们看来这是效率最高的灭绝犹太人的方式,他曾经创造过每天能够毒死6000多人的记录,如果枪毙消耗子弹,而且在电影中也看到过这样的情节,为了迷惑受害者,让你安心的进去,造的如浴室一般,进去之后赤裸的毒死在毒气室当中,这个地方目前作为德国纳粹对犹太人种族灭绝的一个铁证,也对后世人类历史当中对极端意识形态引发的后果有警示意义。

德国进攻丹麦

近代西方史9-第二次世界大战-德国线(开战)_第3张图片
image.png

在战略上丹麦比较不重要,之后打挪威丹麦可以作为一个集结区,但是并没有那么重要,问题在于它与德国接壤,必须要收到一些控制,丹麦的国土相对来说小一些,特别是国土平,德国的坦克作战又是非常理想的,相对弱小一点的丹麦陆军也没有成功抵抗的可能,问题就是丹麦还能坚持多久。

在一开始,德军进攻的过程中,丹麦的部队也是抵抗的,一千多名德国陆军在哥本哈根港口登陆后,有皇家卫队分遣队与他们接战,但没打几发子弹。德国有几个分队的轰炸机呼啸的飞过天空,他的飞行目标是途径哥本哈根,但是并没有丢炸弹,这样的做法是在威胁,表示我们要平民,当时丹麦的国王立即投降。

在当时,德军有个思路是不战人而屈人之兵,丹麦的老国王克里斯蒂安当时已经是年过半百,从军事力量上来说,他还不及波兰,打的话肯定是打不过的,在当天早上八点多丹麦人就在广播中听到丹麦人已经接受德国保护的消息,德军在四十个小时之内控制了整个丹麦,德国也没有解散丹麦内阁,而是扶植倾德势力,派遣德国专员,入驻丹麦内阁,来指导老国王的工作,在丹麦人看来,德军之前在波兰的作为已经能够震慑到他们了,而且英法两国至今没有动静,也指望不上,遇到这样一个穷凶极恶的邻居,投降、保全本土人民,在当时看来是丹麦唯一的出路了。有趣的一件事,丹麦被侵略之后,他们的国王每天就骑着马溜一圈,告诉大家,我还在,丹麦还没有亡。在德国拿下丹麦以后,下一个目标就是挪威。

德军突袭荷兰、比利时

近代西方史9-第二次世界大战-德国线(开战)_第4张图片
image.png

荷兰是1940年5月10日被德国侵略的,德国侵略时找了个流氓般的理由,之前德国用炸弹炸掉了德国境内一座大学当中的一个女子寄宿学校和一个医院,因为此事有几百人伤亡,德国就说这件事情是荷兰干的、是比利时干的,为这件事情荷兰女王不仅是谴责了德国,另外一方面荷兰女王下令,军方做出行动,所以说荷兰动员时间非常早。

第一,弄了一个皮尔长线,依据荷兰边境上的堡垒阵地做了条防线,但这个防线是有缺口的;第二,荷兰有些土地的地势较低,当时荷兰人是准备通过炸大坝、造洪水阻挡德国,但是由于德国是空降,绕开了;第三,作为一个四十一万平方公里的国家,多少会有点战略纵深,也比较依赖英方,按照当时的荷兰想法,坚持几个星期,等到英法联军登陆荷兰,就没有事了。后来,通过了大量的空投,这种防线被切割成几段随后崩溃,由于空投绕开了水攻,再往后也坚持不到几个星期。

一开始德国在进攻荷兰一些重要城市据点时,付出了极大地代价,特别是在海牙地区,德国无比强大的D22空降部队被打散,德军1500人当俘虏,可以说这支部队被全歼,在这种情况下,希特勒采用了地毯式轰炸鹿特丹的方式,迫使荷兰投降,这种地毯式的轰炸,一天的时间,导致整个鹿特丹的市中心炸成了一片瓦利,数万人无家可归,这样的情况让荷兰觉得外无救兵,内有消耗,荷兰在被侵略5天后,宣布投降,签署了投降书,5天的时间,德国对荷兰取得了重大的胜利,这样的一种做法让希特勒尝到了地毯式轰炸对对方重要城市的甜头。1500个战俘后来被送到了英国,一直待到了二战结束,也可以说是运气好,保住了性命。希特勒在伞兵作战计划上也做出了微调,原来是非常重视伞兵的,伞兵在对阵挪威、对阵荷兰初始战役时发挥了奇兵的作用,快速拿下了对方的桥梁、要塞。

比利时受到法国人修筑马奇诺防线的影响,也修建了一些防守要塞,其中虽有名是埃本埃韦尔要塞,这个被号称为欧洲最强要塞,这个要塞当时配置了120、150、210榴弹炮,而且是地上地下攻势连接在一起,包括战壕、铁丝网、可伸缩式的装甲炮塔和机枪堡,囤积了大量的粮食、弹药,而且能够抵御重型轰炸机,比利时看来,几乎是无解的一个要塞,德军针对这个要塞,在1939年就开始了秘密作战训练,在1940年5月10号,德军成功突击降落之后,伞兵们迅速用准备好的炸药给每个旋转炮塔上安了一发,要塞平行射击是比较好的,防控能力比较弱,直接落在头顶上,而滑翔机飞行的时候没有声音,悄无声息的落在要塞的上方,以至于哨兵发现有敌情的时候都来不及抵抗,当时有大量躲在地下的比利时炮兵被新式炸药的冲击波震死,当天德国人以伤亡不超过200人的代价拔掉了这个号称欧洲最强的要塞,对于这次参与了要塞袭击的伞兵们后来被希特勒授予了骑士铁十字勋章。

阿登战役

1940年德军要突破法军防线时,选择了阿登高地,选择了地势险峻的阿登山区,冲过了马斯河。一开始,法军还误判了德国是希望法军把马奇诺防线里面的人抽出来去补阿登高地,并不是来真的,便于向马奇诺防线发动总攻,但实际上严重误判,一开始法军派了第二、第五期兵师去阿登高地增援比利时,结果到了那边就遭遇了德军的硬装甲部队,法军的骑兵师几乎是全军覆没,在阿登高地横冲直撞的德国装甲军当中,有一个第七装甲师师长就是大名鼎鼎的隆美尔,在后文中戏份也是比较多的,在北非战场会详细说到。当时是隆美尔先头部队向西的时候部队跑的快了一点,导致自己的箭头和后面拉了三十多公里的空档。如果当时法军或者比利时来个反突击也难说,但那个时候法国军队、比利时军队已经被闪电战大的惊慌失措了,四处奔逃。隆美尔后来回忆说,在这场战役当中战壕里、公路边上、壕沟里、桥梁的涵洞里,到处是法国的士兵,他们惊慌失措的样子让他都不敢相信,法军的这种大崩溃让德军都很吃惊。最后的结果就是德军突破阿登高地以后,后面的部队慢慢补上,马奇诺防线被整个架空。

这次战役当中,德军正确选择了主攻方向,在空军的掩护之下,几百两坦克穿行于阿登密林当中,横渡马斯河,剿袭英法比卢联军的后路,这样一来德军通往巴黎的路就打开了,这其中也爆发了一场规模很大的空战。5月14日,英法联军试图通过空袭来扭转战局,英法轰炸机在战斗机的掩护之下,直扑河流渡口,德军出了5个联队的战斗机,升空拦截,双方投入的飞机各500架,一千多架战斗机在天上飞来飞去,战至夜幕降临,英法空军损失惨重,撤出战斗,德军的浮桥完好无损。这场战役之后,就是1940年的5月15号,当时的法国总理雷诺给英国首相丘吉尔打了个电话,说这战我们恐怕要完,法国可能要守不住了,丘吉尔是万没想到,而且丘吉尔为了给法国盟友打气,5月16号飞到巴黎,到了政府大楼外面,里面已经在烧文件,准备离开了,此刻对丘吉尔的考验是很大的,到底是跟德国人谈判,还是继续的战斗。

你可能感兴趣的:(近代西方史9-第二次世界大战-德国线(开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