形态各异的手型 第四十一篇 高把位的换把

七八把位的换把讲在四五六之后,其实与四五六一同讲也不为过,为什么要区分开呢?

一方面,孩子的接受能力有限,一次讲太多吸收不了,也无法在短时间内达到练习效果,另一方面,高把位确实有它的特殊性,对于不同的人来说,练习方法也是有差异性的。

如果要更细分的叙述,前一课所讲的四五六可以分三次讲,那样针对于孩子的学习,更细腻,更容易接受,穿插在日常教学中,有时候不是单一的讲一个内容。为了避免过于枯燥,会添加一些有趣味性的内容作为辅助练习。

高把位的手指按法要点

回到正题,高把位的特殊在于每个人的手指长短,手掌大小,因此有一些细微的差异,但归根结底,还是手的整体感摆在首位,换把是讲究换整体。有些手偏小的孩子可能下把所移动的位置要比手大的人移动的多一点。就如脚长一点的人同样是迈一样的步子,可以不用迈那么开,而腿短一点的人如果要迈开一样的距离就需要步子迈的更大一点。实际他们长脚和短脚的两个人迈开的距离是不变的。

因此距离不变,手因个人而异,在练习过程中,大拇指尽可能保持在琴颈下方,作为一个媒介,上把下把的过渡都需要它。

手大一些的人下七把或者八把手掌心可以依靠在琴侧板上,手指仍有余地立起来,手小一点也没关系,同样可以挨着琴侧板,手肘多帮一点忙,手指仍然需要立起来,之所以要强调这一点,是因为往往到高把位时,手越难掌控的情况下越要对自己的手指有所控制,切不可将手指塌下去。

塌指不但软面无力,更不可能将双音完成好,坍塌的手指无法独立的发出两个清晰的音,塌下去的肉和手指必定会碰到旁边的一根弦。

因此不单在以前讲过手指需要立起来,在高把位,换把过程中,始终都要这样保持住。

从低把位换到高把位的注意事项

前面讲四五六把换把时暂时没有提到一个距离的问题,但细心的朋友肯定会发现,从一到二,一到三,一到四,一到五,一到六,这个换把过程中手指需要移动的距离是越来越远的。前面一课所讲的重点是换的过程方法要正确,掌握好这一步之后才能讲下一步我们需要注意距离

距离的准确性是可以训练的,这个距离把握好了,音准就没问题了。前面的低中把位距离不远还比较好掌控,一旦到高把位,距离远了,手的阻力更强了,如何能做到轻松自如的到达目的地呢?答案就在我们这几课的内容里。

第一:保持手指在换的过程中处于悬浮状态,以此来减小阻力。

第二:大拇指这个过渡指一定要放松,带着把位上下滑动。

第三:找到距离感,就像一个看不见的人,想走到自己要到达的地方,一开始只能摸黑撞墙,直到慢慢熟悉了之后,自然而然便能准确的到达目的地而不受任何阻碍。

第四:手肘的弧度要配合换把的位置,由垂直于地面的位置到慢慢朝里的带动,舵式动作在此又需要重现江湖了。

把握好这四点,高把位的换把便不再是问题了,剩下的就是勤奋和汗水。

你可能感兴趣的:(形态各异的手型 第四十一篇 高把位的换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