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写出好文章:结构,文章的骨架

结构之于文章,如同骨架之于人,一个人长得端正与否,骨架往往是最基础的一环,骨架畸形,脸长得再漂亮,身材再丰满,也难掩骨子里的病态。写文章也一样,旁征博引、字字珠玑,若是结构没有建构好,便难以摆脱全文塌陷的风险。

构建文章的结构骨架,有几个关键点:骨架构建——切入点——过渡——呼应、照应、悬念——层次——段落。掌握了这些内容,往往可以事半功倍。

1.骨架构建,先于文章写作。

这就跟建楼房,打地基一样。先有了骨架,才能保证我们的文章品貌端正,不偏离主题。

在写作之前,我们可以先明确自己要表达的核心、要写作的类型,然后构思一下自己的行文脉络,思考文章适合哪样一种结构,是“总分”,还是“总分总”等等。并逐一列出各部分间的要点,方便审阅检查。

文章结构方面,笔者认为,仍旧是“总分总”更受欢迎。虽说“总分”、“分总”也很常见,但使用不好,容易给人留下话没说完,或者不知所云的印象。“总分总”结构是风险最低的,可以帮助作者、读者理性文章的脉络。

当然,不仅全文可以使用“总分总”的模式,每个部分,乃至每个段落都可以,有助于提示文章的重点。

2.切入点,恰当精准。

切入点,也就是文章的开头部分,往往决定着读者是否愿意继续看下去,因此切入点要足够精准,足够切题,且足够有吸引力。

从很多高赞范文中可以发现,最受欢迎的切入点,往往是可读性高,且平易近人的,因此通常是身边的案例,或者时下热点;除此之外,也可引用名言或书中的经典内容,这点对于书评类文章尤其适用,如果引用得好,能够直接引起作者了解这本书的兴趣,也就是阅读你的书评文章的兴趣。

3.过渡,衔接自然。

过渡之于文章,如同筋连着血肉,过渡做得好,文章紧凑有序;过渡做得不好,文章松散如砂。

过渡,我们都学过,就是承上启下,为了让文章显得更流畅自然,常出现在话题切换之间。过渡的方法有很多种,如:叙述性过渡、设问性过渡、排比式过渡、关键词过渡、标题式过渡等等,我们可以依据自己的文章风格进行选择。

目前大家普遍使用的,都是标题式过渡,或者说成是分节式过渡,用小序号小标题隔开不同方面的内容,使文章结构更加清晰自然。但这种过渡仅适用于不同话题之间,同一话题之下的不同内容,比如故事与解释之间,也需要一定的过渡衔接,才能更加流畅自然。

4.结构紧凑,善用呼应、照应、悬念。

紧凑的结构,不仅仅依赖于过渡,很多时候,有意去照应全文,往往效果更好。做得好,能够使文章紧紧地聚在一起,避免读了下段忘了上段;做得不好,甚至是不做,则有可能使文章陷入“多头思想”的尴尬境地。

首尾呼应是我们小时候就学过的写作手法,到现在仍然适用,所谓“开头点题”,“结尾扣题”很多人都知道,却都没做到。其实操作起来很简单,只要我们时刻记着就行。比如开篇谈到“焦虑”这一话题,结尾就可以回扣如何应对焦虑,这样才不会使文章结尾显得匆忙或刻意。

不仅是首尾之间,各个部分也需要串成串,那就需要我们加入一定的呼应。我们的文章可以分成多个部分,但所有部分务必应该为题目,也就是主题服务。因此在各部分之间,就需要出现必要的呼应,时刻点题。仍然以“焦虑”为例,无论文章分成几个部分,必须确保与“焦虑”有关。

除此之外,悬念的设置也非常重要。悬念不仅适用于小说里,任何一篇文章都可以设置悬念。比如在文章开头部分设置一些简单的问句,或者利用他人的评价进行一个正反方面的对比,这些都能够巧妙而自然地引出后文的观点,帮助读者提问,使读者产生兴趣。

简而言之,就是时刻提醒自己和读者,文章所要表达的主题。

5.层次,递进式深入。

由表及里、由里及表,这些方法都无可厚非,关键一点就是,要让读者能看得出你文章的层次。文章有了层次,才会更加清晰,也更有说服力。

在这一点上,最常见的手法莫过于“由现象到本质”,“由个例到普适”这样一个过程。比如分析一个时事热点,我们可以从事件本身入手,挖掘其背后存在的问题,继而回归到自身和全人类,这样的事件给了我们怎样的启示。从而确保文章脉络清晰,行文完整,有思想且有深度。

6.段落,错落有致。

段落的长短,能赋予文章韵律性,同时也能增加排版的美观性。掌握好分段的技巧,往往能够让文章更加易读。

那么好的段落是如何形成的,答案是“自然而然”,用最简洁的话,坚持把想说的说完。只要是恰到好处的,是自然的,一个字可以是一段,一千字也可以是一段,不必苛求。切不可一昧求短,影响了读者阅读的连贯性;也不可啰里啰嗦,长篇累牍,让人失了兴致。

好的段落还应该是以“概括性的语句开头”,描述性和支持性的语句紧随其后。用后面的句子解释前面的句子,这样可以让作者的行文思路更清晰,也可以让读者快速抓住文章的要点。

好的文章是站在读者的角度去写,说明读者感兴趣的问题;好的结构也是,站在读者的立场,思考什么样的设置,更有助于读者阅读。文章结构是可以根据文章类型进行自由切换的,但前提是,你需要让人看到你的结构。如此一篇文章才会显得更为完整。

反观当下的很多写作者,似乎并不看重文章的结构和逻辑,不需要这些东西,也可以凭借激烈的言辞,或者易引发共鸣的槽点,赢得大量的转评赞。但不得不说,这样的文章不过是一种噱头,即使有10万+,甚至100万+的阅读量,仍然不能被称之为是“好文章”,没有学习和效仿的价值。

噱头只是一时的,质量才是永不褪色的真理。因此,在拥有“核心话题敏感度”,以及“敏捷的文思”,“流畅动人的表达”时,我们更需要完善的,是自己对于文章的架构能力,提升文章的质量。如此才不至于浪费读者的精力,也才配得起那100万的阅读。

而我们这些没有100万阅读的人怎么办?从结构开始,认真学习、牢牢掌握基本的写作技能,不断审视和改进自己的文章,才是我们应该努力的方向。

你可能感兴趣的:(如何写出好文章:结构,文章的骨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