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集百家之长,有一家之言

又到了一年一度的和其他博士生交流的时间。

一边听,一边记忆了几个带有总结意味的句子,作为话题之间的天然分界限。

中间穿插的案例,有的是用来佐证话题的,有的可能是临时想起来的。案例信息的准确性没有经过考证,请勿当作参考资料。

以下以讲述者的视角来记录几个要点。


两个关键词:identity、insight。

identity指你在学术领域的成体系的、有标识度的研究成果。insight指对问题本质的理解和打破现有认知的角度。

(1) identity不能太大。

比如,具体到数学统计学中的张量研究,而不能说identity是机器学习,或者数据挖掘。这太宽泛了!也太累了!
Z.ZH的identity就是机器学习。他基本上在机器学习领域的各个领域都立了碑。但是他很特殊:第一他自己会搞科研,第二他会带学生,第三他带的学生愿意跟着他。通常只占一两项就很不错了,但他全占了。【第一个案例:机器学习】

(2)我们领域更注重insight。

我们领域的实验的时间很短,精力主要放在insight和理论推导。然后写related work和组织文章,时间一周左右吧。
我帮人改论文发现了一个坑,发觉这是整个领域绕不开的问题,顺藤摸瓜又发现四个子问题。于是从三月份开始,第一篇用了“它山之石,可以攻玉”,投了巨无霸。然后又解决两个子问,继续投了巨无霸。(短短半年,三篇巨无霸,值得学习和反思!)
insight一旦找到,推导出来,做实验大概一周或者一天,然后就是写文章。
爱因斯坦发现光速不变原理的过程很简单。比如一个人站在楼上,楼下静止的人看这个人,和骑自行车看这个人应该是一样。可是爱因斯坦发现,传统牛顿力学成立,麦克斯韦方程成立,那么相对论就不成立。可是相对论那么漂亮,我希望它成立,怎么办呢?找现在的漏洞。推推推,推出了光速不变的结论(大概意思)。【第二个案例:光速不变原理】

六个核心观点

1. 集百家之长,有一家之言。

我看他们的文章,就能看出有没有insight。因为有些人就是了解各方面研究,却能提出自己的见解。
在一长条的思路上,抓住一小步。我首先相信我这步是对的,这时就要去看,现有方法有什么问题,为什么会冲突。然后找出问题,打破人们的认知:“我一直以为是这样,闷头做就行了,但是你说得好像挺有道理,无法反驳”。T.M就是这么做的。
另一种说法是:si 曾xiang识,与zhong不tong。

2. 学而不思则惘,思而不学则怠。

这里的学,指的是和更优秀的人交流、合作,读他们的著作、文章也算。
一个人闷头干的时候,大多数都是“思而不学”。除非在读文章。
跟别人合作一定要快!因为要给人留一个好印象!
H在和老师合作时,中午聊完,晚上就跑了实验给出反馈。比如正常需要一两万图片,就先跑一二十个。

3. CS领域的东西可分为四种:

(1)它山之石,可以攻玉。
这里指的不完全是单纯的“应用型研究”,而是在旧东西中间发现了新口子,需要很好的insight。
(2)组合问题A+B=C。
这里也不是完全指“把A问题和B问题组合起来,用两种方法求解”,那太low了。而是两种问题叠加在一起,形成了更复杂的C问题。
(3)老问题,新方法。
这里会有流派冲突和争执。因为要指出之前的方法的问题。
(4)新问题,老方法。
这部分工作一定要快。比如出了一个新的组合问题,我证明现有的群智算法能很好地解决这个问题。

4. 你一定不要认为你在研究“真理”,而是遵循"社会构建论"。

搞数学的才分绝对的“对错”,并且“对错”有前提假设条件。
比如,在欧几里得的几个假设条件下,三角形内角和180度。而在黎曼几何中的三角形会出现内角和不等于180度(大概意思,不了解黎曼几何,不清楚对不对)。【第三个案例:数学】

而搞科学研究就是在搞“社会构建论”那一套 ,大多数人认可你的工作,能走出自己的路,就可以了。我们不要求方方面面都正确,在某种条件下,在某个小地方起作用就行了。
比如,法国有个科学家搞了一个小波相关的东西,这东西在大多数主流领域都扑街了,比如图像数据、文本数据等,基本属于干啥啥不行,但唯独在天文数据上效果很好。这个科学家做了多组实验,忠实记录了结果,结论告诉大家:xxx领域都别用啊,只有天文领域的实验结果还能看。但是后来,开发现引力波的人找到了这篇文献,用在了数据分析的一小块,并且专门在论文里致谢了这个科学家。【第四个案例:引力波】

5. 你知道T精力这么充沛的原因是什么?

是因为早晚游泳。
早上六点,晚上七点,每天雷打不动。
所以他一年都不生病。

6. 某双一流要求在M年内,发N篇一区,这种能完成吗?

那要看具体是中科院一区还是JCR一区。
如果是JCR一区,应该可以完成。某非开放期刊也是一区,水N篇(坚定脸ing)。
其实收到这种offer,先花一周时间去问问人,能不能发出来,有把握再去(前提: 合同上白纸黑字把留校条件写出来)。

如果是中科院一区,在M年内发M-1篇应该还行。
原因是我们领域注重insight,而不是实验。
如果是我,就带着自己的文献调研结果,打飞的过去找同行大佬,找个早茶店包场喝茶。
我们半天时间交流找出insight。然后飞回去,证明写出来,轻车熟路做实验,写完就投。
之所以M-1,是因为审稿周期长,是个不确定性因素。

你可能感兴趣的:(科研经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