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隋炀帝

       是日,重温《蒙曼说隋之隋炀帝》毕,感触良多。隋炀帝是中国历史上著名的暴君,他在位期间肆意妄为,亲手断送了其父隋文帝打下的江山,隋朝三十八年积累下的雄厚的政治、经济、军事基础,竟为唐朝作了嫁衣裳。千古以来,人们对隋炀帝的评价臧否不一,捧之者谓其明,抑之者谓其昏,这使得今人对于隋炀帝的认识颇为复杂。今天,我就以个人在观阅《蒙曼说隋之隋炀帝》时所汲取到的经验,详细论述一下隋炀帝的其人其事,对隋炀帝进行科学、客观的评价。

论隋炀帝_第1张图片
隋炀帝

       隋炀帝,姓杨名广,隋文帝次子,隋朝第二位皇帝。隋炀帝通过发动政变上台,此时的隋朝,正是一片欣欣向荣的景象。在前途大好的基础上,隋炀帝并未思励精图治之创举,而是滥用民力,建设一系列耗损国力的大工程,虽然在短短数年间造就了一系列令人惊叹的奇观,但是也在短短数年间消费了隋文帝时期留下的老本,为隋王朝敲响丧钟。隋炀帝之自大、自负,主要表现在他登基后的一系列政治措施上,例如他造东都、开运河、游江南、巡塞外、修长城,他的一系列举动看似目光深远、宏图万里、大计千年,实际上完全是他个人的面子工程,为满足他个人的自负感、虚荣心而乐此不彼。在隋炀帝统治的十四年间,隋朝外表上一派光明、强盛,实质上是一片黑暗、满目疮痍,隋炀帝无视历史发展规律和人民生活需要,一味将建设浩大面子工程的工作推到百姓头上,百姓食不果腹还要为服务隋炀帝一人的意愿而参加劳动,结果那时的青年男女死于国家名义的工程建设的就有一半以上;有的人为逃避官府征戍,情愿自残手足,并谓之“福手福足”。另外,隋炀帝为夸示夷狄,试图建立以隋王朝为中心的亚洲秩序,一再引入西北胡人,让这些胡人自由来往于隋朝京都的商肆之间,让他们随意食宿,并诏令汉人商贾不得收费,以此来夸示隋王朝的“富有”,打造其“圣人可汗”的光环;隋炀帝这种涂饰太平、自欺欺人的做法,不但把他统治下的百姓推进无底深渊,也为隋王朝的覆灭奠定基础。

论隋炀帝_第2张图片
隋末战乱

       隋炀帝不但志大才疏、罔顾民情,而且还暴戾拒谏、肆意杀戮。隋炀帝曾公开对大臣虞世南说道:“我性不喜人谏,若位望通显而谏以求名,弥所不耐,至于卑贱之士,虽少宽假,然卒不置之地上。”隋炀帝这句话的意思就是:我生性不喜人谏,如果已是达官,还想进谏以求名,我更不能饶他,如是卑贱士人,我尚可饶他,但决不让他有出头的日子。于是,在这种强烈恶劣的心理驱使下,隋炀帝面对一批又一批忠于国家、直言敢谏的大臣,直接用杀戮的手段回应他们,这种血腥的、粗暴的行为,屡见不鲜,无所不用其极。于是乎,在隋炀帝的朝堂之上,就仅剩那些只会阿谀奉承、趋炎附势、溜须拍马之徒,但凡是隋炀帝决定的事情,就成了不容质疑的最高指示,也被雷厉风行地执行,一鸟放屁,百兽颂香,官员们为保既得利益,一味奉承、欢呼,丝毫罔顾民生凋敝,亦丝毫罔顾危机逼近,自我陶醉,自甘堕落,自娱自乐。隋炀帝统治期间,官者贪财,兵者恋生,民苦不得诉,社会上下一片虚伪、浇漓风气,道德、良知、法治完全没落,维持国家机器运转的法律条文完全沦为统治阶级剥削、奴役百姓的借口和工具。在这样的背景下,所有官员成为隋炀帝为非作歹的帮凶,他们整日在揣摩上级的意思并想尽一切办法去取悦上级,丝毫来不及思虑民生问题,还把建设面子工程的责任分摊到每一位百姓的头上,百姓非但没在国家的一系列建设中获得利益,反而还一直在受剥削、受奴役,这样的王朝,焉有不亡之理?

论隋炀帝_第3张图片
隋末战乱

       孔子云:“己欲立而立人,己欲达而达人,己所不欲,勿施于人。”隋炀帝不懂为君之道,治国无方,扰民有术,把百姓带进一个无比黑暗的深渊,任何涂饰都无法改变他的暴君性质,所以他最后众叛亲离,在江都被缢杀也是顺天应人之事。隋炀帝在他统治的十四年间,耗损国家一半人数及无数巨资建造起一个个“奇观”,这些“奇观”看似伟大、辉煌,看似是隋帝国富裕、强盛、先进、兴旺的体现,实际上一个个都是灭亡隋帝国的罪恶源头,一时的鲜花着锦、烈火烹油,又能维持几日风光?炀帝虽去,殷鉴不远,他的教训启事后人:一切以个人意志强加于全国人民的,都不能长久,终将会灭亡,但凡是违背人民意愿的人和事,也终将为人民所抛弃,更无永恒之谈。

论隋炀帝_第4张图片
历史潮流

作者:

你可能感兴趣的:(论隋炀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