历史上有很多“红颜祸水”的例子,比如许多朋友都熟悉的杨贵妃。
唐玄宗为了讨美人欢心,直接从南方快递荔枝给她吃。八百里加急,小小荔枝跟边关战报一个待遇。
于是就有了“一骑红尘妃子笑, 无人知是荔枝来”。但这样的劳民伤财,老百姓肯定不乐意,民怨也就随之四起了。人们都说:“这个杨玉环真是祸水啊。”
本是开创了开元盛世的一代明君,晚年却因此背负了污点。
殊不知,唐玄宗已经算是相当克制了。为博美人儿一笑,曾有君王做得更夸张。
夏朝最后一位君主叫履癸,就是著名大反派夏桀。他为了让美人笑一笑,可是收集了全国的酒,又撕烂了皇宫里所有的绸缎。
这美人是谁呢?她就是我国有史以来的第一位亡国皇后——妺喜。
01 小国有施有妺喜
妺喜本是有施国的公主,又是个出了名的美人儿。有多美呢?
有诗称赞她的美丽:“有施妺喜,眉目清兮。妆霓彩衣,袅娜飞兮。晶莹雨露,人之怜兮。”
从诗中我们能看出,妺喜不止颜值高、身材好,脾气性情更是和顺。温柔又漂亮的女子自然惹人怜爱。
妹喜虽然成为了夏桀的女人,但她并不是被迎娶,更不是因为爱情。只因,她是一名战俘。
当时夏桀横征暴敛,各个属国都苦不堪言。有施国虽物产丰富,也渐渐纳不起贡了,就想着光脚的不怕穿鞋的,带头不朝不贡。结果,大夏国打的就是出头鸟,大军压境,有施国大败。
有实力才有话语权。战败的有施国只能赔钱求和,把牛羊、马匹、奴隶和美人,乖乖地都上交给了大夏国。这其中就有妺喜。
当女人的美丽被当成武器的一刻,美丽就成了女人的原罪,妺喜的原罪也就从这时开始了。
02 酒池裂帛美人笑
夏桀生得人高马大,孔武过人。他跑得飞快,能追上飞奔的骏马。他力大无穷,能一把折断鹿角、敢和老虎肉搏。
这样的男人让年少的妹喜害怕。在这个战败国“公主”的眼中,夏桀残酷暴虐至极。
可为了宗族生存,妺喜只能离开故国,也离开了情郎伊尹。美貌的妺喜自从进了夏宫,便成日的不见个笑脸。
面对着这样一个可怖壮汉,更心怀国仇家恨,任谁能笑得出来?
夏桀却很高兴。他本就喜好美色,面对妺喜这样谪仙一样的风姿,自然将她视若珍宝。不但封妺喜为王后,更每日把妺喜抱到腿上,看都看不够。为了逗妺喜笑,夏桀想尽了办法,奈何怀中的美人儿依旧愁眉不展。
直到宫中的一次饮宴,一位大臣酒醉摔了一跤。妺喜突然“噗嗤”一声笑了出来。
夏桀问妺喜:“你可是笑那大臣失仪?”妺喜答道:“妾是笑他,没有喝酒前正正经经。喝起酒来没有节制不说,酒醉以后还摔得这么难看。”
夏桀大喜,于是就天天在宫中饮宴,只为了让妺喜看大臣们喝醉的丑态。但是,那一日大臣失仪,惹妹喜发笑的消息不胫而走。大臣们在喝酒时分外小心,几日饮宴下来,再没有大臣喝醉,妺喜的脸上又没了笑容。
夏桀身边有个佞臣,叫赵梁。他献计给夏桀:大王何不建一个池子,把酒倒到里边。这样美人可以随时看人喝酒醉酒。
于是酒池很快建了起来,大的可以泛舟其上。夏桀整日召人来酒池喝酒,妺喜看着这些人的醉酒丑态,笑了。
酒池之上,夏桀与妺喜日日享乐。偶然一次,一个宫人不小心扯破了妺喜的衣衫。妺喜不但没有生气,反而笑了。
夏桀知道后又一次大喜,原来裂帛之声也能引美人一笑啊。
当国库里的丝绸一股脑堆到妺喜的房间时,妺喜心绪复杂。这个让她被迫远离家园和情郎的男人,为了让自己一笑竟然能荒唐至此。试问当年的伊尹又为自己做过什么呢?
哪个女人不希望有个深爱自己的男人呢?哪管他的暴虐和荒唐。
03 爱生恨起妒又来
年轻的妺喜,招架不住这样的深情。她那颗不谙世事的心,悸动不已。
丝绸一匹匹的抬进夏宫,酒池里酒醉致死的人也一个个抬走。那些抬走的死人里,有奴隶也有大臣。
老臣关龙逄坐不住了。他一次次劝谏夏桀杀了妺喜。夏桀非常生气,直接下令杀掉了关龙逄。
“妖后”之名就这么传开了,这使得原本暴戾好色的夏桀,又多了一个昏聩的骂名。而这昏聩的源头,自然是迷惑圣心的妺喜。
人们说:“如果妺喜没有这么妖媚,大王怎么会流连温柔乡,做出这许多荒唐事来?”
越来越多的大臣谏言杀了妺喜。夏桀起初无视,后来干脆把谏言的大臣统统杀掉。
朝堂之事,女人哪里懂得。妹喜只知道这个男人为自己做的这一切,是从没有人为她做过的,自此全心全意爱着夏桀。
至于那传得沸沸扬扬的“妖后”之名,就随它去吧。不是不在意,只是不在乎罢了。
但是好景不长。夏桀在一次攻伐中又得到了两个美人。一个是琬,一个是琰。她们使妺喜失去了夏桀地宠爱。
直到此刻她才明白,对于夏桀来说,自己不过是一时玩赏的战利品。琬、琰二人的得宠让妺喜嫉妒。
夏桀的宠爱使妹喜彻底沦陷,也激起了人们对她滔天的恨意。妹喜不在乎骂名,但无法忍受新宠替了她这个旧爱。
嫉妒让妹喜作出了一件可怕的事情,尽管她的初衷只是想重获夏桀的爱。这件事让妹喜彻底坐实了“妖后”之名,再也摆脱不了被后世唾骂的命运。
04 善恶人心最难测
妺喜辗转联系到了已投奔商汤的伊尹。有着青梅竹马的情分,伊尹一口答应了妺喜的请求:亡了大夏,但是帮助妺喜和夏桀归隐。
伊尹曾投过大夏。彼时,年轻的他尚做着扭转乾坤、助国君整顿王朝吏治的美梦。夏桀却对他不屑一顾。听完伊尹的慷慨陈词后,对他说:“我是天上的太阳。天上的太阳什么时候灭亡,我就什么时候灭亡。”
伊尹含怨羞愤而去,投奔了商汤。但他从没断了做贤臣的念头,到了商汤,自然也希望有所建树。而今,妺喜带着这样的目的而来,岂不是有如神助?
一个为着归隐,一个为着仕途。妺喜与伊尹开始隐秘地联系。
只是妺喜不知道,多年的情分在权利面前实在不堪一击。岁月岂会无痕?粉饰太平的,就只有妹喜一个人罢了。
她正一步步走进伊尹的布局之中。在这个权欲熏心的局中,她仅仅是一颗棋子。
浑然不知的妹喜,一边憧憬着重新拥有夏桀,一边将一封封通敌的书信传到了伊尹手中。
此时的夏桀已到晚年,也越加昏聩。他为了享乐,干脆建了一个超大的宫殿,让宫人们整日整夜的歌舞,更是与琬、琰二人吃吃喝喝,甚至整月不理朝政。
夏国百姓苦不堪言,怨声载道。伊尹抓住了这个时机,潜入了夏国。
他像讲故事一样讲述了当初自己受辱的经历,把夏桀的话说与了夏国百姓。百姓们激愤不已,纷纷指着天上的太阳说:“就让我们和这天上的太阳一起毁灭了吧。”
伊尹知道,大事要成了,夏朝的气数尽了。此时,仅差一个发兵的理由。
不久,商汤大军势如破竹一般冲进了夏宫,高喊着:“妺喜是狐妖!杀掉妺喜!妺喜迷惑大王!”
伊尹多么聪明,没有比“清君侧”更好的发兵理由了。
妺喜没料到伊尹如此狠毒无情。商汤军队大张旗鼓打进宫来,自己的命运可想而知。
倒是夏桀,在生死关头想起了她的温柔美好,带她一起逃往了南巢山。
有人说,妺喜和夏桀终于过上了隐居生活;有人说,他们最终也没有逃脱商汤的追杀。
不管如何,妺喜的一生至此已落幕。比起她最终的结局,似乎后人们只记住了她“妖后”、“第一亡国皇后”、“红颜祸水”等骂名。
相传妺喜的母国有施国,就在现在的山东省蒙阴县。可是那里的后人们,甚至都不愿把她写进县志里。只有小小的村落皇娘沟,因着村民们的淳朴,还有着这位倾国美人的零星记录。
然而,把一个王朝覆灭的原因推给一个女子不是很可笑吗?女人生得漂亮何错之有?妺喜只不过是男权社会的一个牺牲品罢了。
如果夏桀不是那般暴戾昏聩,导致贤臣纷纷离去,百姓苦不堪言,又何至于斯?
如果伊尹不是那般攻于心计,利用妺喜的感情,又怎能轻易覆灭夏国,最终位极人臣呢?
权力、爱情纠缠不休,诡计、心机轮番上演。在这王朝更迭之时,善恶之间,真能分得明明白白?
搅入这时代洪流中的妹喜,何其不幸,又何其无辜。
本文版权归作者微度是个老太阳所有,任何形式的转载请联系本人。谢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