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参观硬盘工厂之“难”
收到参观希捷公司分别位于无锡和苏州的两家硬盘工厂的邀请之后,笔者的心情可谓喜忧参半——喜的是终于能够一偿迈拓时代未能实现的“夙愿”,忧的是不知从何下笔……
笔者自从业以来,一直对硬盘(驱动器)及其相关技术情有独钟,而老天也颇为眷顾,令笔者有幸在不算很长的一段时间内先后参观了希捷(Seagate)、迈拓(Maxtor)、日立(Hitachi GST)、三星(Samsung)、西部数据(WD)乃至南方汇通(GS Magicstor)等厂商的硬盘驱动器制造厂,亲眼见证了生产技术的演进过程。
重游无锡只为硬盘(希捷两大硬盘厂参观手记之一)_第1张图片
2002年的希捷无锡工厂外景,厂房外还是老的Logo
举例来说,2001年11月参观WD马来西亚工厂,和2005年4月初参观WD泰国工厂,其间相隔三年有半,可以看到后者的生产设施要先进许多,自动化程度有了非常明显的提高。而在笔者的WD泰国工厂参观手记问世一年半之后,文章下面的评论区又出现了“希捷无锡厂的水平比这个高了几层楼呢”的留言。虽然笔者个人也感觉,作为业内规模最大的厂商,希捷的生产水平领先于WD,但跨度长达18个月的比较还是难脱“刻舟求剑”之嫌——毕竟在IT领域,这段时间足以改变很多事情。
重游无锡只为硬盘(希捷两大硬盘厂参观手记之一)_第2张图片
四年多之后的希捷无锡工厂,新的Logo所处位置并不显眼
既然生产技术的进步速度如此之快,参观硬盘工厂的文章应该不难写才对。问题在于,硬盘厂商对记者的态度是“既利用又防备”,通常不允许我们进入净室参观——笔者前后近10次的经历中,从未获得踏入“禁地”的待遇。本来能看到的就有限,还没有拍照的权利,导致有利用价值的素材少得可怜。因此,在硬盘驱动器的详细构造和生产流程都介绍过至少一遍之后,对于工厂本身,还能写些什么呢?
无锡:故地重游只为硬盘
无锡和苏州都是我国有名的旅游胜地,但周三晚上抵达无锡、周五上午离开苏州的行程意味着我们将无暇他顾。周四上午,一早出发的我们在路上小费周折之后,终于抵达位于无锡新加坡工业园的希捷国际科技(无锡)有限公司。
重游无锡只为硬盘(希捷两大硬盘厂参观手记之一)_第3张图片
希捷无锡工厂位于无锡新加坡工业园
希捷无锡工厂成立于1995年7月,当时面积只有约6000平方米,500多人。2002年10月下旬笔者曾来此参加新厂启动仪式,新厂的启动使无锡工厂的总面积达到3.5万平方米,员工总数升至4000多人。在那之后,该厂又先后引入了磁头堆装配(HSA)和笔记本电脑硬盘的生产,成为希捷公司第一间同时拥有磁头装配、印刷电路板(PCB)和硬盘制造部在内的具有校园理念的生产基地,总面积已达58000平方米,拥有约12000名员工。
重游无锡只为硬盘(希捷两大硬盘厂参观手记之一)_第4张图片
无锡工厂主楼大堂的布局未变,只是Logo改了(下面和希捷科技公司中国区总经理杨建初先生合影的可不是笔者哦)
目前希捷在美国、墨西哥、马来西亚、中国、泰国、新加坡等地设有工厂。其中美国工厂主要负责新品研发以及磁头晶圆和盘片(如迈拓收购的MMC Technology就位于加州的Milpitas)的制造,墨西哥工厂主要负责处理世界各地的返修产品,马来西亚槟城的工厂切割磁头晶圆,新加坡工厂主要负责企业级硬盘的生产,泰国工厂及中国工厂负责硬盘的组装和印刷电路板、磁头堆的制造等。作为希捷公司全球最大的硬盘驱动器生产基地,希捷无锡现在以生产台式机硬盘为主,同时包括笔记本电脑和消费电子(CE)产品硬盘,发送给全球的消费者。
重游无锡只为硬盘(希捷两大硬盘厂参观手记之一)_第5张图片
大堂(上)、厂房(左下)和工厂外铭牌(右下)的希捷Logo,看出区别了吗?注意“Seagate”右侧的弧线组——公司内部使用的是4条,对外时则为5条
希捷无锡工厂大事记
  •  1995年7月,成为希捷在中国建立的第一家硬盘装配工厂;
  •  1997年7月,第二间硬盘装配车间开始运作;
  •  2001年12月,第三间硬盘装配车间投入运作;
  •  2002年5月,通过在无锡的第四间车间引入电子组装业务机构(EAO,生产硬盘驱动器的PCBA),从而启动无锡校园运作理念;
  •  2003年6月,通过磁头堆装配(HSA)运作的引入,希捷无锡的校园理念得到了加强;
  •  2005年11月,另外一座车间投入使用,从而拓展了希捷的笔记本电脑存储运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