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沉市场格局,刀背藏身,刺刀见红




01



2019年,在各大平台纷纷晒出自己的双11战报之时,拼多多甩出了一封公开信,表示“双11不过是拼多多平常的一天”。


而后,拼多多与聚划算几乎同时开启百亿补贴,鏖战下沉市场。这大概是两方第一次刺刀见红的正面狙击。


聚划算承载着阿里系下沉市场开疆拓土的重任,拼多多则不满足“五环外”毅然选择上行之路。


史诗级的开场本以为是势均力敌的对抗,不过这一年的两方百亿补贴对垒,于旁观者看来,却是拼多多噱头大于成果遂失其鹿。


四月,拼多多开启潮鞋补贴,与两大鉴定平台“get”与“知解”合作,准备打造自己的球鞋销售闭环,正面对撞彼时的球鞋第一平台“得物”,但因为模式上没有丝毫创新,只是一味补贴成本,并未解决鉴定的准确度等问题,消费者反响平平;加之供应链把控失衡,导致纠纷频现。甚至被中消协点名批评。真正意义上赔了夫人又折兵。


反观聚划算,6月与8月两期潮鞋活动,直接联动厂家与消费者,将鉴定环节直接省却,从品牌方来保证正品,市场反应良好,这笔生意也有良性循环的可能性。


相似的坑,这一年中拼多多踩了无数次。


苹果产品补贴打了两个月,却因为时间差的关系,没有吸引来真正果粉群体代表的优质客群。营销端的用力过猛,反而打出了一个“真果粉不上拼多多”的认知。


结果,苹果第一次以官方直营旗舰店的名义打折,还是在天猫。


消费品折戟,拼多多又把眼光指向了高客单价的汽车,与特斯拉的合作前期皆大欢喜,后期一地鸡毛,以至于如今要对簿公堂。严重折损了品牌的公信力不说。同属高品质电动汽车的小鹏,新品首发又放在了聚划算。

下沉市场格局,刀背藏身,刺刀见红_第1张图片


时间倒回到一年前,拼多多股价飞涨,资本市场期待拼多多在下沉市场站稳之后,能顺利上行。


然而一年之后,拼多多活跃买家花费不过1875,用户平均月花费不到70块,正式宣告上行失败。


而随着Q2财报发布,821日拼多多美股暴跌13%,资本市场不看好当下之余,第一季度GMV的真实性也被重新提到桌面上,可谓第一鸡毛。


下沉市场格局,刀背藏身,刺刀见红_第2张图片


当焦头烂额的拼多多打扫干净上行之路,准备回归时,却发现下沉市场问鼎者已经换成了聚划算。


需求侧,在拼多多依旧死磕客单价之时,聚划算年轻消费者构成已经突破60%,不说年轻市场的认可度,单看核心数据的层级,拼多多就被甩在了身后。


供给侧,在拼多多想法设法优化自己货架知识,这一年聚划算已经助力上万个核心品牌的成长,定制给自己的消费者群体。



02



如果一年前,阿里说要抢夺拼多多的下沉市场恐怕没人相信,但通过聚划算,阿里一次次打在了拼多多的痛处。


在供求端,拼多多最大的问题无非是客户消费力不够,供应链影响力不足;而这两点都被阿里死死的拿捏住。


这一年来,拼多多的补贴的明显是在向上拓展更具消费力的用户,无论是上文的苹果补贴,还是特斯拉补贴,一切都透着一股“我要高客单价”的功利感。


但我们换个方式思考,拼多多在19年底补贴苹果手机的时候,有多少本属于苹果手机的用户群经历了首发、双11之后还没有买?


而且整整两个月的营销活动挂在首页,称其为果粉节的拼多多也未曾考虑过,真正把买一部Iphone 11当做过节的消费者,似乎也无法提供起平台上行的推动力。


而拼多多心水的高质量果粉用户,早就在首发日,双11等关键节点,在聚划算下单了。


这又牵扯到第二个问题,国内论供应链的掌控力,无人出阿里其右。在这个基础上,聚划算背靠阿里对商家有更大程度的议价权。相应的,更大的消费者流量也让商家更乐于让利出来。


于是,百亿补贴每次价格战的拼刺刀中,拼多多每成交一笔,利润永远比聚划算低,亏损永远比聚划算多,风险永远比聚划算大。


供应链的优势不仅仅体现在价格上,如今的聚划算单品种类上千万个,而拼多多摒弃掉三无、山寨产品后,品类尚不到聚划算一半。


用户消费力不足,货架丰富度不够,进货成本又高。这场下沉市场的角逐,主动权从一开始在聚划算手里。


供求之余,拼多多在营销手段上的选择,则让人看见了这家公司战术上的勤奋,战略上的懒惰。


首当其冲的就是,在价格已经不是优势、补贴已经捉襟见肘的节骨眼上,拼多多依旧没有告诉消费者“为什么要选择拼多多”。


时至今日,拼多多的正面属性标签依旧只有“便宜”,反倒是抖音、b站等内容平台,拼多多通常与“翻车”“搞笑”等关键词捆绑。


在消费者心智建立这件事上,拼多多输得一塌糊涂。



03



再者,即便是双方都在造节,拼多多也有种有力使错了地方的别扭感。


上文中苹果用户换完了新机才开始做果粉节的行为不算个例;


这半年的拼多多先是在球鞋市场崩盘,得物模式出问题,球鞋用户都在家里蹲的节点上卖鞋;


然后是,在死忠用户第一时间享受过国产特斯拉的物美价廉后,开始卖Model 3


接着这几天,在聚划算助农运动进行了一年,项目已经退居二线之后,在这个买年货偏晚,中秋尚早的9月出,拼多多开启丰收节,开始做农产品;


诸如此类的活动不胜枚举,你一定能感受到拼多多在造节这件事上的诚意,但同时也会对他们选择的切入点表示万分的疑惑。

这一点,聚划算做的至少就符合逻辑很多。


卖苹果,要么首发日,要么双11给一个消费者无法拒绝的价格,要么就是苹果官方首度折扣;


卖鞋,就让黄牛无生意可做。


最近的民生计划,也是让普惠的概念打到了用户的基础民生品类。


我不想在这里称赞聚划算但显然,相比起东一榔头西一棒子的拼多多造节,聚划算起码更符合消费者的认知与购物习惯。


最后,拼多多始终没有意识到,它的消费者究竟想要什么。


下沉市场的消费者,最大的属性就是价格敏感。消费者需要A,但A太贵,所以拼多多提供A的低配版给消费者,功能阉割、质量打折、但能满足消费基本的使用需求。


简单地说,拼多多一直在做的,就是用便宜货满足下沉市场。


看似逻辑无懈可击,但我们对比聚划算之后,就知道拼多多谬之千里。


当产品价格与消费力不匹配的时候,聚划算习惯在供应链上解决这个问题,价格高,就把价格谈下来;谈不下来,就培养生态链自己做。


这两种方式,拼多多都没能力做到。


下沉市场的消费者,需要的是便宜的商品,而不是便宜货。


当他们意识到,花费一样的钱,可以在聚划算买到拼多多没有的优质产品,享受拼多多没有的正品保障,后者的式微也就理所应当了。


除了供求段与营销端的实力差距之外,相比拼多多,聚划算展现出的市场影响力更大。


上文中拼多多并未公布19年双11的数据,除了公开信中所说“不过是平常的一天之外”,未尝没有数据并不喜人的原因在。同理,618等关键节点上,拼多多总是表现得过于“低调”。


反观天猫不仅拿下了618三分之二的市场份额。聚划算更是拉动天猫618超三分之一的成交量。去年的天猫双11上,聚划算诞生了31个过亿单品,1064个千万爆款单品。


除此之外,站在618与双11的当口,聚划算又为年轻人开辟了第三个购物节—99划算节。去年,划算节GMV达到585亿——今年拼多多第一季度GMV也才3000亿。


随着今年划算节的启幕,聚划算隐隐坐拥电商第三大节,这等影响力是拼多多不敢想象的。



04



19年三月聚划算正式新生,到19年年底,拼多多开始发力。


当两大平台开始用百亿补贴为切入点,第一次正面抗争的时候,谁都不会想到,这也许是两家最后一次鏖战。


如今下沉市场终于定鼎,王座上却不是曾经的“五环外之王”拼多多。


上半年,拼多多上行之路困难,玩法无非三把斧,造节,造节,造节;补贴,补贴,补贴。这本质上是产品力不足,供应链弱化,营销手段单一的体现。


相比起来,对聚划算来说,造节更像是战术层面的玩法。多轨并行,全面赋能,这些更高层的品牌构建,才是聚划算刀背藏身发力点。


如果说在战术层面,拼多多还有一战之力,那么显而易见的,在战略层面上,拼多多输的一塌糊涂。


于是,拼多多失其鹿,聚划算夺之。


你可能感兴趣的:(下沉市场格局,刀背藏身,刺刀见红)